自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陆地战争之一,同时也是一场科技含量极高的战争。对于中国而言,这场战争更具深刻的警示意义。
此前,许多人存在一种被称为「导弹决定论」的误解,认为只要发动足够密集的导弹袭击,就能迫使一个国家屈服。从海湾战争、空袭南联盟到伊拉克战争,美军的「导弹雨」频频亮相,展现了高超的技术。因此,不少国家将武器发展的重心放在了导弹上。
在伊朗、朝鲜等小国的阅兵仪式上,巨型导弹由发射车运载,常常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核心亮点。仿佛只要拥有导弹,且导弹数量越多,胜利就有了稳固的保障。
俄乌战争的实际情况表明,导弹的效能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显著。自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便对乌克兰的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等城市发射了数千枚各类导弹。仅在战争的首日,就发射了30枚3M14巡航导弹以及数枚「伊斯坎德尔」高超音速导弹。
前线作战部队甚至使用了「伊斯坎德尔」导弹对基辅防御圈内乌克兰军队的自行火炮进行打击。
然而,事实表明,这些导弹甚至无法对乌克兰军队造成瘫痪的效果。相反,乌军在密集的导弹袭击下依然从容应对,稳固了防线,成功守住了基辅和哈尔科夫。
曾经,西方军方普遍认为,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足以在短时间内摧毁北约的所有机场。然而,在基辅战役中,俄军几乎耗尽了所有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却依然未能击溃乌克兰军队的顽强抵抗。这仅仅是俄军「洗地」战术失败的一个典型例子。
自战争爆发以来,俄军累计发射了逾万枚各种型号的导弹。然而,从整体战局来看,这些导弹的效果却如同将一把糖撒入大海,连一丝涟漪都未能激起。
尽管俄乌冲突与台海局势的性质有所不同,但我们仍能产生某些联想。如今,网络上依然存在一种观点,主张用导弹对台湾进行「洗地」,通过部署在东南沿海的数千枚中程和短程导弹,对台军进行火力覆盖,彻底摧毁敌军,让美日联军在支援行动前望而却步。
然而,从俄乌战争的结果来看,导弹「洗地」战术的效果令人存疑。别说几千枚导弹,哪怕发射上万枚,也难以促使台伪当局迅速屈服。
一、导弹没有那么神奇
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导弹并非那么神奇。它实际上就是一种能够自主飞行的炸弹,并无特别之处。导弹的主体主要由飞行和制导系统组成,战斗部相对较小。与JDAM炸弹相比,导弹的威力和精确度都逊色不少,但其价格却高出数千倍甚至上万倍。
在现实战争中,所需的轰炸与毁伤火力通常以数十万计。从二战、越战到海湾战争的经验可以看出,要想对战争产生决定性影响,至少需要投下25万颗500公斤级炸弹。那么中短程导弹呢?它们的战斗部通常只有三五百公斤的炸药。
如果要达到与常规重磅炸弹相同的效果,至少也需要25万枚导弹。
请问哪个国家能够富裕到把精确制导导弹像普通炸弹一样随意使用?即使是美国也无法做到。曾经美国在阿富汗用战斧导弹轰击了几座塔利班的帐篷,结果国会对这件事批评了好久。以导弹进行地毯式轰炸本身就是不可取的战术。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敌我双方的态势。我军目前可投入使用的弹道导弹,主要包括东风11和东风15,这两款忠诚导弹的射程均在1000公里以内,且具备技术成熟、库存充足的优势。
此外,中国还拥有可以用于攻击的巡航导弹,其中以长剑10为典型代表。该导弹的战斗部重达450公斤,射程可达1500公里。虽然飞行速度不算快,但其具备掠海飞行的能力,难以被台伪雷达捕捉弹道轨迹,突防性能非常出色,且具有较高的打击精度。
不得不提的是,尽管我军导弹部队实力雄厚,但仍未达到能够实现导弹覆盖全地面的水平。目前,我军在东南方向部署了9个近程导弹旅和3个巡航导弹旅,一次齐射约能发射430枚导弹。
以每枚导弹携带500千克战斗部计算,总共投放的弹药量仅为200吨。显而易见,若将这些弹药均匀分散在战场上,效果将十分有限。
台伪军的防空力量并不弱,经过长期的军事建设,其防空导弹的密度甚至超过了以色列,宛如一只铁刺猬。
台军已经建立起海、陆、空相结合的远、中、近立体防空体系。面对台伪方面的陆基和车载雷达、天空中的预警机,以及密集部署的「爱国者」导弹、「天弓」导弹和「天兵」防御系统,我军在突破防御时,必须投入大量精力,运用电子战手段瘫痪其雷达和防空系统。
比起台伪当局的防空火力,台湾独特的地形更为棘手。台湾本岛以山地为主,地形极其复杂。早在台湾刚回归祖国时,蒋介石就计划将其打造为「反共模范基地」。1949年,蒋介石败退至台湾后,便着手精心布局岛内的防御工程,尤其是针对山地的防御建设。
经过蒋介石和蒋经国两代人的开发,台湾的中央山脉几乎被挖掘殆尽。自然山体的强度常常被低估。即便将全人类的火力集中投向中央山脉,也不可能将其炸平。当年美军在硫磺岛战役中,对面积仅22平方公里的硫磺岛持续数天狂轰滥炸,投下数万吨炸弹,然而依托地下工事的日军,损失却不到百人。
一旦战事爆发,台军高层将能够进入位于地下的圆山、衡山指挥所进行指挥。我军若稍有迟缓,便可能错失「斩首」的最佳时机。
除了指挥系统之外,台伪的海陆空三军都能够藏身于地下,依托山体和钢筋混凝土建筑固守防线。台军的F16战机甚至可以从山体内起飞,对我军进行绝地反击式的袭击。
试问,仅凭区区数千枚导弹,如何能对隐藏着数十万大军的台伪地下系统造成威胁?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导弹雨」不仅无法对山体造成实质性的损害,甚至对较大的城市也无能为力。俄乌战争的例子表明,面对像基辅和哈尔科夫这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导弹并不能带来致命的破坏。
台湾人口密集,位于地震带,因此建筑标准极为严格。在二战时期,每一栋建筑都堪比碉堡。除非直接击中承重墙,否则难以使建筑倒塌。即使倒塌,废墟也会形成三角形结构。从斯大林格勒和之后的格罗兹尼战例来看,废墟往往比完好的建筑更易于防守。
因此,即便发射一万枚,甚至十万枚导弹,也无法让台军屈服。导弹绝非决定战局的终极武器,更无法左右战争的胜负。网友所设想的「非接触作战」完全不现实,不可能取得成功。
二、台海之战很可能是一场艰难的血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海军决定论」、「空军决胜论」和「导弹决定论」一度甚嚣尘上。这些不涉及直接接触的作战方式,使得陆战中产生的巨大伤亡显得更加难以承受。二战结束后,许多国家对过于沉重的人员损失已难以接受。
关于台海战争,许多网友表现出过度乐观的态度,甚至有人宣称「台海之战上午开打,下午就能发放身份证」。俄乌战争爆发后,更多人主张台海之战绝不能手软,甚至建议打击发电厂、自来水厂等民用设施,企图通过打压台湾民众的意志,迫使台当局屈服。
当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民用建筑发动空袭时,许多网友欢呼:「就该这么打。」但结果如何呢?如今,俄乌双方仍在基辅、哈尔科夫、红利曼、马里乌波尔和巴赫姆特等地进行着惨烈的战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尽管遭受俄罗斯的无差别打击,乌克兰并未因此产生反战情绪,反而对进攻者的仇恨更加深刻。
政治学家罗伯特·佩普曾表示:
「回顾过去75年的所有战争,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是,空中打击无法引发民众反抗其政府……事实上,在过去30多次重大战略轰炸行动中,空中力量从未成功迫使民众走上街头提出任何要求。」
此外,现代工业经济并非脆弱的结构,难以轻易摧毁,即便是大规模的空袭也难以产生显著效果。
最后,战略轰炸几乎无法对当地的陆军造成实质性削弱。非接触式战争只能起到辅助性的效果。无论是导弹密集打击还是炸弹倾泻,都很难动摇一个政权的根基。
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空袭,持续了整整78天,导致约500名平民丧生或受伤。然而,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米洛舍维奇是在民众因无法承受苦难而屡次向他施压的情况下选择投降的。
与此同时,南联盟陆军的伤亡也非常轻微。尽管北约进行了超过 3000 次空袭,投放了 1.4 万枚机载武器,南军却仅损失了 52 台重型地面装备。平均每摧毁 1 台南军的重型装备,北约需要动用 60 架次的打击和 269 枚空对地武器。
真正让米洛舍维奇屈服的,是美国克林顿政府通过俄罗斯向他传达了一条明确的信息:
「若他不选择投降,北约将很快派遣地面部队进入科索沃驻扎。」
正是因为地面部队的威胁,才迫使南联盟向北约屈服。
巧合的是,美军曾长期对伊拉克实施空袭和封锁,试图通过制造痛苦来迫使伊拉克人民推翻萨达姆政权。然而,萨达姆政权却在这样的压力下依然稳固地维持了长达11年的统治,丝毫未见动摇。
美国这才意识到,战争的胜负只能由陆军决定。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不再局限于空袭和导弹战术,而是直接出动了地面部队,最终导致萨达姆政权迅速崩溃。
因此,在台海之战中,虽然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争夺至关重要,但最终决定胜负的力量只能是陆军。至于封锁和导弹袭击,它们只能起到削弱敌方的效果。而那种「留岛不留人」式的对民用设施的攻击,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收复台湾的战役是为了实现神圣的统一,目的是以武止戈,而绝非屠杀同胞。解放军历来不会伤害老百姓,过去如此,今天依然如此。
只有当陆军登陆,台伪军才会真正投降。我军在夺取台湾的制海权与制空权后,应趁美军援助未至之际,大规模渡海,占领滩头阵地,随后在城市和山地中清剿台伪军。
鉴于台湾地形复杂,无论是登陆作战、巷战还是山地战,过程都将十分艰难。台湾居民的服役率较高,一旦进入战时,可能会征召数十万人加入。因此,我军的陆军兵力绝不能过少。当年粟裕为攻台准备了六十万大军,如今若要发动攻台战役,兵力规模也绝不会低于六十万。
此外,我们还需做好强大登陆力量的准备。目前,我军装备了3艘075型两栖攻击舰、8艘071型船坞登陆舰,以及51艘各类坦克登陆舰,另有至少51艘724、726、728型气垫登陆艇可用于抢滩作战。一次性能够将2万大军输送上岛。
如果局势紧迫,还可以征用民间渔船和商船进行兵力运输。必须全力以赴,以雄狮搏兔之势应对。
有人常说:「上策是用谋略,其次是打外交战,最下策才是攻城。」对台湾问题,最理想的方式当然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然而,若逼我们走到绝境,攻城则成为不得不为之的选择。可以预见,台海之战极有可能是一场惨烈的血战,伤亡将十分惨重。
导弹的作用仍不可忽视
尽管导弹无法发挥决定性作用,但仍能起到削弱敌方力量的效果。
导弹的破坏力与普通铁炸弹相当,但它具备更高的精确打击能力和灵活的机动性,因此非常适合用于袭击敌军首领、高价值的军事目标、重要建筑、武器设施以及关键节点。
乌克兰使用暴风阴影导弹,曾造成十余名俄罗斯高级将领阵亡;圆点导弹成功击沉了俄罗斯的「莫斯科」号巡洋舰。同时,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也对乌克兰的「海马斯」和「爱国者」防御系统造成了严重打击。
因此,我军的导弹必须用在关键处,精准打击台伪当局的首脑、军舰、机场、仓库及桥梁等重要目标。绝不能将导弹当作普通炮弹使用。
此外,我军的精确导弹还肩负着震慑美日等外部援军的任务。我们必须利用导弹打击美国和日本的航母及盾舰。如若局势紧迫,甚至需要动用中远程导弹摧毁美国在日本的港口和机场。
此外,我们还应更加重视「远火」火箭弹和精确制导炸弹的应用。与导弹相比,这类武器数量充足且火力强大,完全能够通过其规模和威力扭转战局。目前,我们已经拥有雷石-6、飞腾系列激光/卫星制导炸弹以及雷霆系列激光制导炸弹。
总而言之,台海之战的艰难不可低估,我们必须做好应对超出预期伤亡的准备,切勿抱有仅凭非接触式甚至非人道手段使台伪军及美、日援军屈服的幻想。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摒弃一切幻想,做好战斗准备,以破釜沉舟、猛虎扑兔的决心,彻底歼灭敌人。在实现祖国统一的圣战中,应尽可能减少敌我双方的伤亡,尤其要避免平民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