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探访长汀,见证「红军桥」畔鱼水情

2024-10-22军情
位于闽赣交界的长汀,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中央红军第九军团长征出发前的最后一战就发生在这里。解放军报记者来到长汀探访——
「红军桥」畔鱼水情
■刘华勋解放军报记者 陈晓杰
闽西崇山峻岭之间,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红军长征第一村」——松毛岭下的长汀县中复村。10月中旬,记者跟随武警龙岩支队长汀中队官兵踏访中复村,感悟这片红色热土上军民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鱼水深情。
中复村村口有一座客家廊桥,前桥的4根桥柱上,离地约1.5米处刻有一道深深的线条。「这座廊桥被当地群众称为‘红军桥’,是当年红军在中复村设立的征兵处。」长汀中队指导员温添荣告诉记者,「当时征兵有一条规定:‘人比枪高当红军’。因为红军使用的‘汉阳造’步枪带枪刺刚好1.5米长,行军时要背着步枪跑,所以要求报名参军的人身高至少达到1.5米。」
温添荣说,刻线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一开始,征兵线只是临时用笔画一道,一些身高不够又想参军的年轻人就半夜爬起来,偷偷把征兵线「降低」。红军知道后,就用刀刻了这条线,但身高差一点的年轻人依然昂着头、踮起脚,争先恐后当红军。这些踊跃报名参军的年轻人,大部分牺牲在战场上,再也没有回来,这道线后来也被称作「生命等高线」。
2004年出生的新兵黄安然,听完「生命等高线」的故事,轻轻抚摸着那道刻线,感慨地说:「那些先辈参加红军时的年龄,比我还小。我真想知道,他们是抱着怎样的信念,义无反顾走上战场的。」
过了「红军桥」,就是红军老街。街边斑驳的墙面上,依然能清晰看到「支援前线」「节省粮食供给红军」「为保卫长汀苏区而战」等标语。街道两旁,保留至今的一些老屋已无人居住。温添荣指着不少群众家门口长短不一的门板告诉记者,当年在松毛岭战役中,村民纷纷卸下门板为红军修工事、做担架,战斗结束后没人能分清哪块门板是自家的,便有了家家户户门板参差不齐的独特景象。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红军老街走过,记者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是中央红军第九军团长征前的最后一役,远处的松毛岭上不时传来隆隆炮声,中复村户户无门板、家家无闲人,齐心协力帮助红军修工事、挖战壕、运弹药、抬伤员……
红军老街的尽头,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祠堂,那是松毛岭战役的红军指挥部,也是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观寿公祠。松毛岭血战七天七夜后,红九军团接到战略转移的命令。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将士在此召开誓师大会。喝完村民准备的客家米酒、接过村民送来的尚有余温的红鸡蛋,来不及抖落身上的硝烟,红军将士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我曾在书上读到刘伯承元帅说过的一句话,‘只要你是为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而战,战争夺去你一只眼睛,群众会给你千万只眼睛;夺去你一只手,群众会还你千万只手’。看着眼前的红色旧址,重温红军长征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真正理解了这句话。」二级上士童欣感慨地说,来一次中复村,他对「军民鱼水」4个字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分。
观寿公祠左前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横着刻了一行小字——「红九军团二万五千里」,竖着刻了4个大字——「零公里处」。「每年新兵下队后,我们都要组织大家到中复村瞻仰红色旧址,到这座石碑前举行宣誓仪式,就是希望新战友铭记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牢记我们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温添荣告诉记者。
「松毛岭上红旗飘,红军战士逞英豪。岭下人民齐支持,军民合作阵地牢……」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陈列馆墙壁上的这段歌词,是中复村附近的乡亲们耳熟能详的山歌,描绘的正是当年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的情景。
细细品读这段歌词,一级上士姜长远感慨地说:「当年,红军将士与群众结下鱼水情谊,是一个以心换心、心心相印的过程。今天,作为新时代红军传人,我们更要赓续革命传统,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该中队官兵参观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陈列馆。张祺摄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见证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二万五千里长征,书写了军民一心、众志成城、患难与共的光辉篇章。瞻仰一处处红色旧址,该中队官兵有一个共同感受:没有哪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哪一种力量,比军民团结更强大。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人。弹指一挥间,90年岁月流转,战火硝烟早已远去,红军与长汀人民鱼水情深的故事依然在传颂,军民同心的传统依旧在延续。
多年来,无论是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还是担负急难险重任务、奋战抗洪抢险一线,处处都有该中队官兵的身影。他们常年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竭尽全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结对帮扶驻地村镇,援建2所小学,把子弟兵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爱写在闽西大地。
「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参观完中复村红色旧址,新兵黄安然畅谈心得体会,「新征程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一场远征。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能汇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之力,在军民一心、团结奋斗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