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俄罗斯海军派遣其唯一的现役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前往地中海执行任务。这次远航暴露了俄罗斯海军在远洋作战能力上的严重短板,尤其是在后勤补给方面的问题。由于「库兹涅佐夫」号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其燃料和物资消耗量巨大,而俄罗斯当时缺乏足够的远洋补给舰,导致航母在航行过程中频繁面临燃料和物资短缺的困境。
![](https://img.jasve.com/2024-12/389ae28581efd4fb507fd2e7f15d3a15.webp)
为了维持长时间的远洋航行,航母及其护航舰队需要定期进行补给,包括燃油、淡水、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然而,俄罗斯在此次任务中遭遇了严重的补给难题。欧美国家提前与沿岸国家达成协议,拒绝俄航母停靠补给,迫使俄海军官兵不得不节衣缩食,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只能依靠有限的储备物资勉强维持。这种局面不仅影响了官兵的生活质量,也严重影响了航母的作战效能。
俄罗斯海军的补给能力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尽管俄罗斯近年来开始建造新型补给舰,但这些舰艇的排水量较小,通常只有数万吨,且采用了民用舰体设计,动力系统为柴油机,航速仅为16节左右,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化航母战斗群的快速机动需求。此外,这些补给舰的补给能力也相对有限,难以支持大型航母及其伴随舰艇的长时间远洋作战。
![](https://img.jasve.com/2024-12/b32cbb3e1e1515a16dca8518777dee0d.webp)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和技术,但在经济衰退和技术人才流失的影响下,许多关键技术逐渐荒废,尤其是涉及航母补给系统的相关技术。虽然俄罗斯曾经拥有先进的补给设备和系统,但由于长期缺乏维护和更新,这些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这使得俄罗斯在建造新型补给舰时遇到了诸多困难,尤其是在关键设备的采购上,受到欧美国家制裁的影响,俄罗斯无法获得所需的先进补给站设备。
面对这一困境,俄罗斯转向中国寻求帮助。中国在航母补给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综合补给舰的设计和建造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的901型综合补给舰排水量达到4万吨,航速超过30节,具备强大的补给能力和高效的补给效率,能够为航母战斗群提供持续的物资支持。
![](https://img.jasve.com/2024-12/542f30e613b2f4006fcc729bcc49873d.webp)
应俄罗斯的要求,中国向其提供了5套先进的补给站设备,包括横向干、液两用补给设备和纵向补给设备。这些设备是保障航母舰队补给的核心技术,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目前全球仅有少数国家掌握。中国的援助不仅解决了俄罗斯补给舰建造中的关键问题,还大大提升了俄罗斯海军的远洋补给能力,确保了「库兹涅佐夫」号及其伴随舰艇能够在远离本土的情况下保持战斗力。
![](https://img.jasve.com/2024-12/7c9704f4d30d1b97a6d2164a48b58f60.webp)
中国对俄罗斯的援助不仅是技术上的支持,更是两国军事合作深化的体现。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尤其是在军事技术和装备研发方面。中国的帮助使俄罗斯能够更快地恢复和发展其远洋海军力量,同时也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赢得了更多的战略伙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