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祖国不会忘记」4枚纪念章,见证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血与火

2024-10-02军情
老兵裴先茂。王希明 摄
华声在线全媒体见习记者 崔贝勒 通讯员 王希明 马先菊
6月是裴先茂生命中难忘的月份,他在6月出生,在6月入伍,更重要的是,他在6月跨过鸭绿江,成为了一名 「最可爱的人」。
9月28日,记者在常德临澧县采访抗美援朝老兵裴先茂。谈起志愿军经历,他说,抗美援朝三年,其中的故事「数不清、讲不完」,最终都凝结成了4枚沉甸甸的纪念章:抗美援朝和平万岁纪念章、抗美援朝纪念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颁发的纪念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功勋章。
在裴先茂的记忆中,纪念章背后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历历在目。
1935年6月7日,裴先茂出生在湖南临澧,「从小顽皮、机灵」,不爱循规蹈矩,读了几年书后在机缘巧合下,被县大队领导看中,在1950年6月刚满15岁时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1951年初,抗美援朝前线部队来临澧征兵。「好男儿怎能不去前线保家卫国!」心怀报国志向的裴先茂咬破右手食指写下血书请战,获得批准。
1951年6月初,16岁的裴先茂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成为了百万英勇志愿军中的一员。
「路过鸭绿江的时候,完全不紧张,只有骄傲。」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裴先茂被编入志愿军第15军44师师部直属侦察连,成为了一名侦察兵。
此时入朝,正是志愿军第五次战役的最后关头,没有任何休整和缓冲,裴先茂和战友们即刻投入血与火的战场,在枪林弹雨中锤炼,在生与死的边缘成长。
侦察兵作为一个部队的先头军,往往需要深入敌军,活动在战场的交界线,非常危险。
「有一个晚上,我单独执行侦察任务,化装成一个朝鲜伢子,偷偷潜入敌人阵地,观察到这个阵地有敌人一个连驻守。等到敌人大多钻入鸭绒筒子睡觉,我赶紧溜回去报告情况,并提出不用重武器的作战建议。」裴先茂说,师首长听取了他的想法,用一个排的兵力摸上敌人阵地,他先解决了敌人哨兵,其他战友就用刺刀捅杀还在做美梦的敌人,整个战斗过程不到一刻钟,消灭了敌人一个连。因为表现突出,裴先茂被记三等功1次,受到了师部通报表扬。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开打。裴先茂所在的44师配合在五圣山正面战场作战的45师,进攻391高地。此时的裴先茂已经被提拔为重机枪排班长,重机枪「一手二把三合拉,四拔五转六机匣」的操作口诀他至今烂熟于心。
「上甘岭战役打得苦哇,没吃没喝。美军飞机一轮一轮地轰炸,气焰十分嚣张。我们来不及挖战壕,死了很多战友,重机枪排连续补员了几次,我的背部和腰部也被炸伤。」裴先茂的回忆带着沉重。
看着天上轰鸣的飞机,裴先茂气不过,「心想横竖都是死」,端起重机枪迎着领头的一架飞机就是一顿扫射,敌机中弹着火,拖着黑烟一头栽在远处的山上爆炸了。
「重机枪打飞机」的事情在军中引起不小轰动,裴先茂也因此荣立二等功并火线提升为排长,受到志司总部和金日成表扬,被授予一枚银质奖章。
1954年5月1日,裴先茂终于再次跨过鸭绿江,在热烈的锣鼓声中,望着「欢迎最可爱的人凯旋回国」的横幅,他忍不住热泪盈眶。
「当年和我一起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的战友,绝大部分都长眠在了异国他乡。」如今,年近九旬的裴先茂身体健朗,有时会骑上他的自行车去河边兜风。他打算把珍藏多年的纪念章捐赠给湖南革命军事馆。在他的心目中,这些纪念章,也同样属于那些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们。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