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92,立即返回基地。」
这样的呼喊,已在南海上空回荡了23年。人们始终未曾忘记那场发生于2001年4月1日的令人愤慨的悲剧。当天,美国电子侦察机非法闯入我国海南岛上空,编号81192的战斗机在被撞后受损坠海,飞行员王伟跳伞后落入海中。
![](https://img.jasve.com/2024-9/204a7507fd079356ab071815655a9bcb.webp)
尽管我国当时迅速作出反应,十余万军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地毯式搜寻,但81192和王伟的踪迹终究没有再次被发现。
那么,那场事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为何投入了如此多的人力进行搜寻,却依然一无所获呢?
2001年1月,小布什就任第43任美国总统后,迅速摒弃了前任总统克林顿推行的对华友好政策,转而将我国视为「美国最大的潜在战略对手」,并同时加强了在我国周边的军事布局。
![](https://img.jasve.com/2024-9/64508df006fcabeb4d9df2e18605b774.webp)
2001年4月1日,美军一架EP3电子侦察机无视国际法,擅自闯入我国领空,在海南岛附近海域上空进行非法军事侦察。
我国沿海哨卡发现这一情况后,迅速上报,海军航空部队随即指派两架正在附近巡逻的主力战机——歼8II型战斗机前往拦截。
当我国两架战机在距离海南岛东南方向104公里的我国近海上空拦截美军侦察机时,该区域属于我国的专属经济区。
尽管国际法允许他国飞机和舰船在此自由通行,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6条和第301条明确指出,不得侵犯他国领土,并应尊重沿海国家的领海与领空安全及秩序。
![](https://img.jasve.com/2024-9/b6d55a22632091c10b9410af0f099142.webp)
美军所使用的飞行器并非普通的民用客机,而是一种配备高科技侦察设备的军用侦察机。显而易见,美国的这一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违反国际法,更是对我国领空的公然侵犯。因此,我国采取驱离行动完全合法且合情合理。
据当时参与驱离行动的飞行员赵宇回忆,最初在我军战机进行迫近驱离时,美军飞机选择了调头撤离。然而,就在我方两架战机准备返航时,这架侦察机却再次调头返航,并不断做出挑衅动作。
![](https://img.jasve.com/2024-9/b06331924efb9e05eddd62c551c13dac.webp)
面对美军飞机的嚣张挑衅,驾驶81192号战机的王伟迅速迎面而上,贴近对方,展开进一步的驱逐行动。
在最接近的时刻,他与美军机仅保持三到四米的距离。王伟甚至摘下面罩,直接向美军飞行员打出手语。
然而,侵犯我国领空的美军机却采取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行动:用侦察机特有的大型螺旋桨打击了王伟战机的尾翼。喷气式飞机的尾翼因此受损,导致王伟的飞机迅速失去控制,仅仅在几十秒内便失速坠向海面。那一瞬间,时间定格在上午9时7分。
这一切,都被驾驶另一架战机的赵宇尽收眼底。他目睹了美军飞机的撞击、亲眼看见了王伟的81192坠入海面,也同样看到王伟在最后关头弹射出仓,落入大海。
![](https://img.jasve.com/2024-9/def3c196e29048169d12cd7b73ed0fa0.webp)
然而,赵宇的任务并未结束。他一度怒目圆睁,手指几乎按在了导弹发射按钮上,但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将王伟坠海的精确坐标上报给了地面指挥所,随后紧随美军飞机降落在我国机场。
在收到赵宇的报告后,地面指挥站立即派遣最近的舰艇和救援直升机赶赴事发地点展开搜救行动。同时,数万名渔民也自发加入了对王伟的搜寻任务。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王伟的踪影始终未被人们发现。
根据相关统计,事发后的13天内,广东、海南等地的军区共派出军队逾万人次,出动飞机超过1000架次、舰船115艘次,累计搜寻海域面积已达30万平方公里。如果将参与搜寻的民众计算在内,搜寻人员总数更是超过了10万人次。
![](https://img.jasve.com/2024-9/fdf32d7e28d0a9264b2282a2f0a7a938.webp)
人们盼望着能够见到王伟,这位为了国家安全挺身而出的英雄。然而,事与愿违,尽管经过了连续14个昼夜的搜寻,王伟依然杳无踪迹。
4月24日,中央军委追认王伟为烈士,众多民众前往他的衣冠冢祭奠英魂。尽管美国连续发出六封道歉信,依然无法挽回烈士的生命。
曾有人质疑,赵宇既然第一时间向地面指挥所汇报了准确的坐标,并且救援行动也随即展开,为什么依然未能找到王伟的下落呢?
![](https://img.jasve.com/2024-9/0a0995c49b6cb1da2b86174fc8e222af.webp)
事实上,在21世纪初,我国在应对重大灾情时具备专业的救援队伍,可以执行相应的救援任务。然而,由于此次撞机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未能及时调动专业的搜救力量,只有海军和空军的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了紧急搜救行动。
当时,虽然歼8II并非最先进的战斗机,但已配备了火箭动力弹射装置。当驾驶员激活弹射系统后,驾驶舱舱盖会被迅速弹开,紧接着座舱火箭系统点火,将座椅弹出。座椅会在空中飞行约40米后,人椅分离,随后降落伞打开,减速着陆。
![](https://img.jasve.com/2024-9/4933976f1cae80cb8912c8bdb7454eff.webp)
换句话说,当人们尝试搜索时,无法借助雷达扫描金属座椅来定位王伟的位置。此外,即使王伟成功弹射,他也很可能因弹射过程和落海时的冲击而处于昏迷状态,因此未能发出任何求救信号。人们只能根据当时的风向和洋流进行搜索。
在海洋救援任务中,救援人员不仅要应对洋流漂流的挑战,还需面对海浪带来的诸多问题。空中救援的搜索往往受到海面起伏导致的光线折射影响,而随着海浪的升高,海水的张力与吸力也不断增强,迅速将落水者拖入水下。
![](https://img.jasve.com/2024-9/0813e96a2ad0f5e2d89fb4489dcc6766.webp)
此外,2001年我国的卫星定位系统尚不完善,当时太空中仅有两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GPS定位系统也无法对王伟坠海的具体区域进行有效监测,因此能够为救援人员提供的信息极为有限。救援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广撒网」方式,进行地毯式搜寻。
尽管人们为寻找王伟投入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救援技术的限制,最终还是未能找到烈士的遗骸。
![](https://img.jasve.com/2024-9/4a712bf4049fffd866d3ef42c664df13.webp)
结语
王伟曾经为自己创作了一幅油画,画中他正驾驶战机从航母上腾空而起。岁月如梭,转眼间王伟烈士已离世23年。
如今,尽管南海依旧风波未平,但我国的战机已能够从航母甲板起飞,将他的「81192」化作精神的延续,继续执行他未竟的使命,护卫祖国,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