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群里又开始吵得不可开交。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有人提出了歼-35是不是一款隐身飞机这一问题。
因此,大家都对歼-35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其实,只有愚昧的人才仅仅关注雷达反射截面积。
这听起来有些违背常理,但事实上确实如此。
接下来让我为大家解释一下。
关于大家现在经常提到的「歼-35官方数据」所说的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1平方米,远远小于F-35C的0.05平方米。
这一说法其实是虚假的。
此外,还有诸如歼-35 RCS 0.7平方米、0.00001平方米、不足一平方米、比F-22、比歼-20还小等各种各样的说法。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所谓的官方数据是从何而来。
目前被认为是最「官方」的数据是由香港文汇报的记者宋伟整理的一份数据表。
表中提到「正面最小雷达反射截面积0.01平方米」的说法。
来源标注为「中航工业等公开资料」,但并未指明具体来源。
不过,【文汇报】对于国产武器装备的报道相对可靠,因此这份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参考——尽管用脚后跟思考也能知道这是不对的。
为什么这么说?军用飞行器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是其最重要的军事机密之一。
如果敌对势力准确掌握了RCS的数值,他们就能有针对性地优化自己的雷达探测设备,从而有效地追踪和识别军用飞行器。
因此,这是一个军用飞行器的关键王牌,大多数军用飞机在其整个生产到退役的过程中,从未真正公布过它们的确切RCS值。
当然,群里仍有人坚定地声称这些数据是在珠海航展上直接发布的。
这更加荒谬。
虽然歼-35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亮相了,但它并没有进行真实的地面展示。
在地面上,人们能够亲眼见到的只是航展大厅里的静态模型,而且这些模型并非按比例制作。
即使歼-35连歼-20的待遇都没有享受到。
尽管今年歼-20没有进行真实的地面静态展示,但至少在降落时,大家可以纷纷架起长枪短炮,拍摄来自跑道边沿的维护准备区的景象。
即便进行了真实的地面静态展示,实际操作中也不会公布数据。
在活动现场,如果进行真实的地面静态展示,品牌标识会在展示牌上标注基本的型号,并附有一句简洁的介绍。
在歼-35的1:2模型前,场景是这样的:。
甚至连一句简短的介绍都没有,只是一个亚克力切割的「J-35」艺术字。
那么,你认为官方是在哪里「宣传」的呢?难道是贴在航展院外某个电线杆上的吗?
当你了解到RCS是一项军事机密时,即使是最权威的官方声明也显得并无太大意义,更何况是那些连来源都无法追溯的谣言数据。
那么,为什么普通老百姓会对战斗机的RCS如此关注呢?实际上,许多军迷朋友对数字有一种「着迷」,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通过一个具体的数字才能比较大小并进而「判断」出这个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
比如,前几天提到的喷气发动机推力为18吨、某种飞机的飞行速度为马赫数多少、某款火箭炮的射程为300公里等等。
数字非常便于记忆和比较,然而对于许多军迷来说,他们并不关心数字背后的意义——只要看起来爽就行。
然而,从技术角度来看,现代战斗机追求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积并不错,但仅仅关注一个雷达截面积的数值则是愚蠢的。
战斗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测试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
通常,会将战斗机固定在支架上进行测试。
无论正着放还是反着放,重要的是在实验装置上投放战斗机产生的雷达信号,然后减去装置固有的雷达反射信号,以此来测试战斗机本身所反射的雷达信号。
当然,这个装置需要配备滚动机构。
可以通过装置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旋转来测试一架飞机在各个不同角度和姿态下的RCS数值。
在设计F-117时,由于其难以夹持,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因此又设计了一个尖杆式的测试塔。
最终的F-22的RCS测试正是利用了相同的装置,通过对该装置进行RCS测试,当然也包括早期的F-117。
这种测试装置整体占地面积略显庞大,且全部暴露在户外环境中操作。
总的来看,飞机吊装操作耗时很长且易受环境影响。
因此,后来各国更倾向于采用室内进场的RCS测试方案。
在大型的封闭设施内捕获待测机体的RCS信号。
我国也有类似的设备。
其实,测试RCS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技术,特别是对我们自己来说,可以采用算法结合近场测试数据来实时校准并修正测试中远场RCS数据。
在各国战斗机的设计中,这些装置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使得现代战斗机在RCS方面几乎不存在显著问题,新生产的战斗机大多具备非常小的RCS数值。
即使是那些不被视为隐身飞机的欧洲战斗机,在设计过程中也参考了大量的RCS测试数据。
因此,欧洲战斗机的设计团队宣称EF2000的RCS为0.25平方米以下(尽管这个数据无法考证,毕竟涉及到了对方的核心机密)。
因此,按照严格的定义来说,即使在大家眼中最为寻常不过的EF2000,也符合低可探测性要求,也算是隐形战机。
为什么这种备受关注的RCS被W君称为「傻瓜才会只关注雷达反射截面积」呢?战场和武器装备都是复杂环境和多元数据综合考量的结果。
RCS的降低,并不一定与投入的代价成正比地提高战场生存概率。
如果单纯从RCS的角度来看,现代的新款战斗机都会呈现出相似的特征:。
最终,随着多面体气动外形的演变,会形成如上图所示的外形。
然而,直到现在我们仍未见到这样的战斗机问世,为什么呢?最关键的原因在于RCS并非灵丹妙药。
从理论上来讲,如果仅以RCS最小化为目标,那么一架战斗机的外形可能会演变成类似于多面体的「雷达隐形砖块」,完全无视气动性能、载荷能力、武器挂载等实战需求。
然而,这种设计在现代空战中完全无法适用。
此外,即便是一个「雷达隐形砖块」,也只能防御单一「一部」雷达的探测。
我们不妨不拿出国内的数据,而是来看看美国的情况:。
图中每个黑点代表一个地面雷达站。
我们的密度远远大于美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单单在海南岛上,大型防空雷达站的数量就有18座。
从战斗机对于雷达的低可探测性技术来解释这一点很容易理解。
经过优化设计的气动外形不会导致大量雷达波反射并沿原路返回,而是将其引导至其他方向。
因此,一台雷达很难接收到一架隐身飞机反射的自己的信号。
但如果有多部雷达呢?
目前的做法是,通过多个不同位置的雷达组成一个雷达探测阵列来进行操作。
每部雷达发射的雷达波都携带独特的编码信号,且整个阵列内的雷达系统均通过相同的受时机制实现时间同步。
雷达系统工作时,雷达波确实会令隐身飞机向其他方向反射,但与此同时,阵列中的其他方向也存在雷达。
此时,反射方向上的雷达天线将接收到另一部雷达发出的信号。
通过分析雷达信号的编码,可以清晰地确定信号是由哪部雷达在何时发射的。
随后,经过计算便能精确地确定空中的目标位置——这就是雷达阵列的基本算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置被动雷达,实际上仅包含雷达接收天线模组,而不带雷达发射模组。
只要与雷达的网络系统相连,这种设备就能够完成对空中目标的探测工作。
被动模组之所以在战场上具有很高的生存率,是因为它不主动发射信号。
在现代雷达系统的作用下,实际上隐身飞机的RCS指标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因此,尽管我们强调RCS并试图尽可能地减小它,但从当前的战场环境来看,全面地降低RCS若超过了一定数值便不再划算。
这一点类似于战斗的速度,过犹不及。
因此,虽然RCS是隐身性能的重要参考指标,但绝非是战斗机在战场上的表现的唯一决定因素。
每件装备的性能评估都应综合考虑其在实际战场环境和任务背景中的表现。
对于军迷而言,专注于数字的争论不如更多地关注武器系统的整体作战能力和技术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