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经过这么多商讨,韩国军队的这一升级策划到底有哪些变化

2024-09-13军情

最近,一些网友向军武菌传达了一个颇为震惊的消息:韩国军方计划对其储备的M16A1进行翻新升级!

看到这个消息,许多网友可能会感到疑惑:韩国军队不是在使用本土制造的K2步枪吗?怎么还在使用M16呢,而且还是最早的M16A1型号?K2就变得难以使用了吗?

军武菌认真查看后,发现这个消息的细节实际上还蛮丰富的。

韩国军队配备M16步枪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越战时期。在参战前,韩军的标准步枪主要是传统的M1加兰德。为了增强韩军的作战能力并简化后勤保障,美军向韩军提供了一批新型M16A1自动步枪。

▲在越南战争期间,使用M16A1步枪的韩国军队。

在获得这款新型步枪后,韩国军队发觉M16具有较轻的重量、较小的后坐力、较高的精准度和强大的威力,相较于沉重的M1加兰德,更加适合东亚人的体型,因此希望将这款新枪定为韩军的标准步枪。

▲在演习中使用M16A1步枪的韩国军队

美国所提供的M16数量非常有限,远远不足以满足韩国百万军队的换装需求,而当时的韩国经济形势也十分严峻,很难承受大规模的轻武器更新。直到1970年代,韩国的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从美国引进M16A1步枪终于变得可行。

【首尔之春】里操作M16A1的韩国军队空运部队

1974年,经过柯尔特公司的授权,韩国在釜山建立的工厂开始制造M16A1步枪。因为柯尔特公司拥有M16的专利,韩国政府必须为每支步枪向柯尔特支付一定的专利费用,而且合同规定韩国只能生产60万支步枪,并且禁止向外出口。

▲韩国制造的首款M16A1步枪

考虑到一支人数达到百万的庞大军队,这样的数量显然是不够的。韩国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自主研发新型步枪,后来被称为K2。

K2的量产并投入使用已是在1987年之前的事情,而在此之前,韩国军队已获得了数十万支M16A1自动步枪,全面取代了M1加兰德步枪。这些M16仍然在韩国军队中长期使用,直到K2的生产量能够满足主要部队的装备需求为止。

韩国改进版M16A1

在主力部队装备更新完成后,2015年,韩国开始向预备役部队配发M16A1,以替换二战时期使用的M1卡宾枪。尤其是驻扎在后方,归属于第二作战指挥部的部队。第二司令部的军队全是地方部队,这些部队的装备与训练水平都相当低劣,称其为二战时期的军队也不为过。

有趣的是,M16A1步枪的精准度极佳,许多现役士兵在训练时用K2射击,表现平平;但转为预备役后改用M16, shooting能力反而得到了提升!

▲装备M16A1的韩国陆军第31地方步兵师

由于K2步枪服役时,韩国军队并没有装备配套的K203榴弹发射器,因此榴弹手依旧还在使用安装M203榴弹发射器的M16A1步枪。即使到现在,这些步枪仍然没有被完全取代。

为何韩国军队突如其来地加强预备役力量的装备?主要是由于兵员不足造成的。尽管依据韩国法律规定,所有成年男性都有义务参与军队服役,但由于人口问题、国际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适龄男子的数量逐渐减少,许多韩国年轻男性也不愿意入伍,采用各种手段来逃避军役。韩国只能从其他途径寻找解决方案,提升预备役部队的装备和训练水平便是其中的一个措施。

▲韩国后备军队的M16A1步枪

实际上,韩国军队一直遭遇着轻武器更新和替换的挑战。在2016年,有媒体揭露,韩国军方在【2017-2021年国防中期规划】中,步枪更新的预算为零,相当于放弃了新枪的采购。韩国的武器生产企业SNT Motiv表示,因军方停止购置新型步枪,该公司只能停产相应的武器生产线,并裁减相关员工,其中大部分是有20至30年经验的技术工人,这对韩国的枪械制造行业几乎是一场灾难。

经过这么多讨论,韩国军队的这一升级方案到底有哪些改变,效果如何呢?

▲韩国对M16A1进行的改进方案

仔细观察了一番后,军武菌得出了一个结论——购买这些装备的人,真是赚得丰厚的回扣啊!

从韩国方面公布的图片来看,这套改造计划包括了10个配件:3倍瞄准镜、红点/全息瞄准镜、LPVO瞄准镜、战术枪灯、两脚架、轻型护木、提把导轨、透明弹匣和伸缩枪托。从实物的照片中观察,这些配件似乎并没有完全安装齐全,还多出了一个激光指示器。

▲首批装备更新后的M16A1的第31地方步兵旅

首先观察瞄准装置,对于这些步枪,韩国军队选用了三种不同的瞄准设备组合:翻转式三倍放大瞄准镜与全息/红点瞄准镜配合使用,以及可变倍数的LPVO瞄准镜。我们选择的是美国EOTech EXPS3-0型全息瞄准镜,这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选择,确实没有太多可讨论的。

为了与这款全息瞄准镜相匹配,韩国军方使用了G33组合镜。只需将这个放大镜翻转上来,即可将无倍率的全息瞄准镜转变为3倍瞄准镜。从理论角度来看,这套装备能够同时满足中到远距离的射击需求。

▲2022年揭露的M16A1改装样枪

除了这套进口设备,韩国军队还拥有一套「本土化」的配置,即使用韩国自制的CORE红点瞄准镜和PARA-3M放大镜的替代产品。军武菌推测,未能完全使用国产瞄准镜,可能与生产能力有关。因为韩军拥有数十万支M16A1步枪,而国内制造商可能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步枪需求。

不过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款瞄准镜竟然被安装在一根提手导轨上!

作为60年代的设计,M16A1几乎没有为附件预留的空间。如果想要安装现代瞄准镜,就必须使用专用夹具将其固定在提把上并加装导轨。类似的装备在20世纪90年代曾在美军特种部队中广泛使用,以色列等国的军队也曾大量配备这样的部件,但到了2024年,这种配置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以色列军人改制的CAR-15步枪。

全息瞄准镜+组合镜的配置其实相当沉重,而M16A1的提把又比较薄,加装导轨后再安装如此沉重的瞄准镜,一方面会让步枪的重心变高,另一方面稳定性也存在问题。在平顶导轨机匣问世后,这一系统迅速被取代了。

▲AR-15的平顶枪机壳价钱十分低廉。

尽管M16A1无法直接改造为平顶机匣,但更换一个上机匣的难度相对较小,实际上甚至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改装。在美国的民用市场中,一些高档的AR-15平顶机匣通常售价约为100美元,而价格更低的型号甚至仅需40美元。请注意,这些都是零售价格,如果大量订购这种机匣,成本就能够显著降低。若是向韩国厂商下单,成本或许会更为优惠。

再看这个护木,是从美国MI公司订购的MI-19M轻型护木,上方带有皮卡汀尼导轨,而剩余部分设置有近年来流行的M-LOK接口,方便安装战术附件。这些M16A1显然设计用于安装激光指示器、战术照明灯和射击支架。

这个配置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兼容M16A1旧款护木的安装方式,无需对步枪进行额外的改动。比起美军在M16A4上使用的M5 RAS导轨护木,MI-19M的重量显然要轻得多,更方便步兵携带。

关键在于M16A1并非采用浮动枪管的结构,在护木上安装过多附件,势必会影响枪管的零点校准。鉴于M16A1的枪管壁较薄,容易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而变形,问题会更加突出。

早在20年前,美军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给M4A1和MK18配备更加科学的导轨系统,也就是后来的RIS II导轨,后来,美军又开始配发更加轻量化的URG-I系统。所有这些升级套件均采用悬浮式枪管,且这种改装不需要复杂的加工,完全可以通过手工完成,简单易行。

甚至连M16A1的枪管,军武菌也认为没有必要再保留了。由于膛线的缠绕间距存在差异,传统的M16A1实际上无法像K2步枪那样,使用北约标准步枪弹。在战斗期间,装备这些步枪的部队甚至无法得到美国军队的弹药补给。对于一支高度仰赖美国军方援助的部队,这类问题显然是致命的。

M16A1在持续发射时会出现明显的热偏移现象,导致射击精度迅速降低,难以满足现代战斗的要求。再加上在长期使用中出现的磨损,这些步枪的枪管寿命可能已经所剩无几。

或许会有人评论:一把枪也许不会涨多少价钱,但韩国拥有几十万支M16,当然要尽量节省开支,这些组件肯定是以最低的成本来采购的!

此时,我们需要关注这些部件的采购成本。

首先看看这个导轨,单价为4万到5万韩元,折合成美元大约是30到37美元。

请问这个导轨在美国民用市场的售价是多少呢?

仅需9.9美元!

这支枪的其他部分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美国MI公司的MI-19M护木零售价只要22.5万韩元,采购价却高达30~40万韩元,G33组合镜零售价70万韩元,采购价居然是110~120万韩元。

其他的零部件,军武菌也没有逐一罗列出来,每个部件的价格在原售价的基础上上涨了50%到300%,可谓是价格高得离谱!

通常情况下,由于订单规模庞大,军用武器及其配件的采购价格往往远低于民用零售价格。例如,民用P320手枪的市场价格约为700美元,而美国军方采购的M17手枪仅需250美元,仅为民用版的三分之一。然而在韩国的军队中,这种情况则正好相反——军事订单的价格比民用市场的零售价格翻了三倍还要多!

如果韩国军队能灵活一些,完全可以将这批M16的机匣拆卸下来,出售一部分到美国的民用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一把真正的军用版M16A1的机匣,在美国的市场上至少能够售出300到600美元,这已经足以为好几支枪更换新的机匣了!

实际上,如果不考虑瞄准镜等附件,仅仅是购买这些枪托、护木和导轨的费用,就足以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购得二手或全新的M16和M4A1。如果转而采购新的上机匣组件并将其安装在M16A1的下机匣上,成本会更低,但性能提升则是显而易见的。

换言之,这个采购方案不仅在功能上有问题,花费也根本没有减少!

至于额外花出去的钱到底去向何处……还用得着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