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印军王牌旅进驻克节朗,看不起我国边防军,结果3小时就被击溃

2024-10-29军情

这是一场战况和结果都出乎意料的战斗,克节朗战役,是我国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开端,我国驻藏边防军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拉开了对印自卫反击的序幕,仅用3小时就击溃了印军王牌旅。但有人却认为这一场战役胜地并不完美,因为这一战我军牺牲了700多人,却仅击毙了800多印军,俘虏也只有1000多人。

说起克节朗战役,还要回到上世纪50年代中苏交恶事件,当时由于苏联和我国在意识形态上产生了分歧,导致近十年的蜜月期结束,中苏关系降至冰点。当时苏联和美国已经开始冷战,这是中西方两大政体的交锋,而我们中国本身属于共产国家,同时还和美国在朝鲜半岛交过手,所以根本不可能融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团体,而与苏联交恶,我国又不被共产主义国家团体接纳,所以我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孤立国家。

这种孤立带来的不仅是外交上的困难,更是经济、政治、工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困难。当时的中国可不是现在的中国,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美国联合韩、日以及台湾的反动势力在沿海封锁我国,和苏联交恶后,苏联又在北方封锁,导致我国经济发生了倒退,工业发展也变得非常缓慢,加上全国遭遇多次自然灾害,国家实力不仅没有增强,反倒连50年代都不如了。

就在我国举步维艰的时候,印度这位我们的好邻居看到了机会,企图入侵我国西藏,重新划定边界线。中印边界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最为著名的就是麦克马洪线。麦克马洪线是因果探险家划定的中印边界线,将属于我国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到了印度,当年英属印度和印度都声称这才是中印边界线,但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过。印度在1962年看到我国遭遇困境,就起了歹心,想通过武力解决「边界」问题,因此就有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及现在要说的克节朗战役。

克节朗是中印边界的一个争议区,靠着不丹国,是我国西藏通往藏南旺达的重要路线,印度在1962年九月派部队进驻了克节朗地区。在派出部队之前,印度国防部长考尔还提出了「里窝那计划」,内容大致是占领我国藏南,将我国边防军赶出藏南地区。整个计划和当年日本扬言三个月占领中国一样,用词非常自大,对我国边防军完全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态度。

印度总理尼赫鲁也是极其危险的「鹰派」,一直致力于印度领土的扩张,企图将不丹、尼泊尔等国全部纳入印度。考尔提出的计划让尼赫鲁眼前一亮,两人当即就达成了一致,决定对中国出兵,占领藏南地区。在他们看来,中国正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加上国内经济倒退,根本不认为中国会和印度开战,而中国的边防军,尼赫鲁觉得根本挡不住自己的精锐部队。

和尼赫鲁不同,印度的基层将领却不认为和中国开战对己方有利,他们倒不是担心我国边防军的实力,而是担心喜马拉雅山脉的特殊环境,本身就是高原,基础建设又非常差,连个公路都没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打仗,动用一个排、一个连还可以,但动用大部队,光后勤就足够让印度喝一壶了。只是这些基层将领没有决策权,在高层下达命令之后,他们能做的只有执行。

1962年9月9日,印度最精锐的第四师第七旅3000余人奉命进入我国领土克节朗地区。这支部队不管是在印度还是在国际上都有很大名气,在二战时期,这支部队先在非洲和隆美尔打,后来又在缅甸和日军打,战力强悍,作风顽强,国际上给这支部队送了一个「丛林猛虎」的称号。尼赫鲁将这样一支部队派遣到克节朗,很明显是要一局定乾坤,打算用最精锐的部队打败我国边防军,将中印边界问题生米煮成熟饭,让我国无可奈何。

只能说尼赫鲁考虑了所有问题,却唯独低估了我国边防军的战斗力,他们瞧不起的中国边防军,战斗力却根本不是他们所认为的精锐可比的。印度王牌旅进入克节朗地区之后,我国先和印度进行交涉,希望他们将军队撤出,可交涉多日,印度依然我行我素,没有办法,时任西藏军区司令的张国华在中央的指示下发起了反击战。

进入克节朗地区的是印军精锐,而张国华用的却是我国的边防军。张国华将军用藏字419部队5个团又两个营组成了反击部队,总人数约10000余人,但其中真正属于战斗序列的只有154、155、157三个团,其余一个团是第308炮兵团和136工兵团。炮团在高原上发挥的作用有限,重炮根本运不上去,工兵团也是一样,在地形复杂的藏南地区,工兵只能简单疏通道路,根本没法短时间做到修建良好的公路。

所以看似我方部队人数远超过了印军第七旅,但实际上差别并不大,再加上我方的部队都是边防军,和印军第七旅完全没法比,这不是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而是事实如此,边防军的实弹射击量和常规备战部队的射击量完全没法比。但即使如此,张国华将军却带着边防军打了一场大胜仗。

印军第七旅进驻克节朗之后,立马派出侦察兵对塔格拉山进行侦察,显然,印军并不满足于一个克节朗地区,解决本就子虚乌有的「藏南问题」只是印度的一个理由,实际上是打着侵占我国领土的主意,如果塔格拉山地区我军防守弱,印军一定会继续进攻,侵占塔格拉山地区。然而印度军方没想到,他们这支仅有50人的侦察部队直接撞上了我方部队,最后被消灭了一半人,剩下25人仓皇逃回了克节朗。

而让印军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交锋还让我方看出了印军存在的致命问题,印度方面也缺乏火炮。开战之前,我军最担心的就是火力问题,一来我国火炮数量并不多,二来藏南高原山路崎岖,地形复杂,火炮运输困难,不利于展开大规模战斗,所以我军极其担心印度拥有重火力武器,如果真的有,这场自卫反击战必然不会好打。但这场遭遇战中,印军的火力也不是很强,再根据我方侦察兵的侦察,发现印度也缺乏火炮,双方在同一起跑线上,这让张国华将军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其实印军也确实不容易,进驻克节朗的印军第七旅虽然号称精锐,但炮火只有迫击炮,而且仅仅只有3门,炮弹也只有180发,其旅长达尔维一再要求部队省着用炮弹。不仅如此,印军连子弹和保暖的衣物都没有多少,如果说我军是叫花子,印军就连叫花子都不如,别说打仗了,他们的弹药打一场规模稍大一点儿的战役都有些吃力。

自从侦察兵交锋之后,印军将领就开始担心还没有打响的克节朗战役了,没有火炮,印军将领根本不知道这场仗能不能打赢,可以说是未战先怯了。但之后的一则情报却给了第四军军长考尔信心,这份情报并不是假情报,只是让考尔等人知道了,和他们对阵的是我国边防军。印军上下都看不起我国边防军,在得知我国没有调集内地部队之后,一个个都和考尔一样有了信心。

1962年10月19日晚,我军对克节朗地区的印军发起了总攻,一万多解放军战士分三路进入战场。张国华将军将155团放在了正面,这是压力最大的进攻方向,印军已经在正面修筑了防御工事,但115团没有一个人退缩。在整体战术上,我军还是打穿插包抄的战术,在155团正面进攻,牵制住敌军兵力之后,154团会从左侧佯攻,将敌人兵力再次分化,给157团迂回穿插创造有利条件。

当年志愿军用大兵团穿插包抄的战术打得美军叫苦不迭,这次轮到印军吞咽苦果了。次日7时,我军炮兵团已经到达了指定位置,虽然都是迫击炮,但对于人体来说,并没有多大区别,处在爆炸范围内,照样活不了。而印军还没有发现我军,经过一阵炮击,印军营地发生了混乱,很多印军被炸的找不到方向,我军趁着混乱冲了下去,对这支印军精锐发起了猛攻。

而在我军炮击的时候,第七旅旅长达尔维想要联系自己的部队,但这个时候他才发现,电话打不通了。达尔维根本想不到,早在我军炮击之前,就有侦察兵破坏了第七旅的通信,可以说,哪怕不进行炮击,第七旅也无法对我军进行有效的抵抗,在失去通信的情况下,印军还做不到步步为营。

虽然印军溃败已经注定了,但在进攻过程中,印军这支王牌旅也是表现出了自己顽强的一面。在克节朗河上,有一座浮桥,是进攻印军的重要通道,算是军事要地,印军对此地也非常重视,派遣了一个连进行防守,配备了不少机枪。当我军冲到这里的时候,印军的这支连队给我军造成了不少伤亡,特别是印军占据了高地,让我军冲锋变得非常困难。最后还是我军炮兵赶了上来,用迫击炮敲掉了这个机枪阵地。

当时我军遇到的抵抗并不止于此,印度战斗力虽然有些拉跨,但一些东西学得还挺不错的,比如碉堡,为了将克节朗地区守住,印军在克节朗河谷修建了不少碉堡。如果早上十年,我军要攻克这些碉堡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到了60年代,我军的装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单兵武器不再是栓动步枪,而是56半以及56冲,机枪已经配备到了班一级,和抗美援朝时期相比,火力早就不同了,迫击炮也装备了不少,这次战斗因为火炮运不上来,我军携带的主要是迫击炮,这些印军依赖的碉堡就这样被我军迫击炮一个一个敲掉了,实在打不掉的,就用老办法,爆破筒加手榴弹,当年美军都没有抗住。

随着口子不断撕开,再加上迂回部队的赶到,印军的溃败已经肉眼可见了,到了上午9时,印军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火力大不如前,到10时,我军已经消灭了印军两个营的部队,这对于仅有3000余人的印军来说,已经是致命的伤亡率了。敌军开始全面溃逃,印度政客引以为傲的王牌,仅仅3个小时,就被我军打败了。

达尔维下达了撤退命令,但建制混乱的印军根本无法有效组织撤退,再加上我军的进攻,撤退直接成了溃逃,就连达尔维本人也没有办法,躲进了山里,自10时以后,我军战士已经打扫战场,抓俘虏。经过一天的搜索,到21日,达尔维也被我军找到并抓捕,当时达尔维落魄不已,身上就穿着一件衬衫,完全不见一军统帅的风采。

克节朗战役是我军对印自卫反击的首战,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不仅击溃了印军王牌,更给全国吃了一颗定心丸,对印自卫反击,我们是能打赢的。战后统计战果,我军击毙了800多印军,同时俘虏了1000多人,而我们自己伤亡700多人。

这样的战果其实是非常不错的,并不是大家认为的伤亡过大,首先当时的中国不同于现在的中国,而且对手也不是软柿子,是欧美公认的印军王牌,所以打成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这一战其实最出彩的还是战术的运用,正面牵制,侧面吸引火力,再加上最后的穿插包抄,让欧美国家都赞叹不已,一度将这一战写进教科书。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算什么,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一仗,毕竟我们国家出现了太多经典战例了,更有四渡赤水这样的传奇战力,克节朗战役更这些比起来,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或许这也是一种豪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