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俄罗斯或许会彻底倒向西方?

2025-02-05军情

作为自二战以来,欧洲乃至是全球最大的地缘武装冲突,俄乌冲突如今仍然没有行将结束的迹象,哪怕是时间也已进入到2025年,距离战争爆发三周年已经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2022年2月24日,普京签署相关决议,发动 「特别军事行动」 ,而战争也从一开始一边倒的俄军碾压,演变成了漫长的拉锯战,尤其是 2022年 乌军先后以 哈尔科夫 赫尔松 两地为代表的两起反攻,以此为开端,2023年俄乌战场上的战斗愈加焦灼。

而到2024年,俄军虽然在俄乌战场上取得了不小的局部优势,但期间乌克兰竟短暂地发动了对俄本土的反攻。

当然,自此以后乌克兰方面倒也没法再占得任何便宜,但战争的焦灼态势却也固定下来。

显然,当下俄乌冲突已然陷入到另一处僵局中,短时间似乎难以决于胜负,不过有观点认为俄乌冲突将在今年下半年就会决出胜负,比如俄罗斯方面已经将征兵年龄下调到 18岁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兵源紧缺问题,加上受西方全面制裁,俄罗斯国内经济也受到相当影响。

不过乌克兰方面的情况似乎要更加糟糕,即便有欧美援助,乌克兰也没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去作战,美国政府甚至要求乌克兰方面将征兵年龄调到 17至70岁。

所以俄乌大概率不会再像现在这样继续无休无止地缠斗下去,而是即将决出胜负

而有一种观点认为,俄乌冲突一旦结束,最应警惕的不是别人,而是我国,我国需要做好最坏打算,也即 俄罗斯在战后全面倒向西方。

那么,俄乌战争将以何种方式结束,又是否会有这种「最坏的可能」?

俄乌战争将以何种方式结束?

去年12月下旬,俄总统普京在接受采访时坦言: 「我必须承认,局势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每一天都有变化。「

这话不代表普京心里完全没底,或者觉得俄罗斯可能会输,但至少说明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如今俄乌冲突的走向是超出所有人的意料与估计的,即便是普京也拿不稳主意,并且这场战争很难以常规战争的方式收场。

所谓常规的收场,无非就是两种结果,胜利或者失败,但俄乌冲突有两个大前提,一个是它是发生在21世纪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是这场战争本质上并非俄乌的单独冲突,乌克兰的背后是整个西方。

另一个前提,正是因为发生在21世纪,由于各种高科技武器装备与信息技术,战争的复杂性与烈度也远超以往。

先说第一条,正是因为俄乌冲突本质上是俄乌斯与少量盟友对抗整个西方,所以其中任意一方倒下,都会引起全球性的影响,尤其是欧洲方面,是最不希望乌克兰倒下的。

相应的,这也反映出欧洲与美国并不是一条心,美国方面其实已经有些作壁上观的倾向,但欧洲方面先是在去年年末搞了一个 【柏林宣言】 ,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支持乌克兰,并且对美态度罕见地强硬起来。

今年 1月16日 ,英国首相又在没有事先安排地前提下出访乌克兰,签署 「百年伙伴协定「, 只为传达一个信号:我就是铁了心要站在乌克兰这边。

而美国这边,态度相对暧昧一些,至于俄罗斯,态度也相对强硬,去年9月底,俄罗斯新闻秘书长发言,表示 「俄方当然支持和平,但条件必须是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的「, 而现今俄方的态度依然没怎么变化,谈判可以,但得先实现我的军事目的。

至于我国,立场则比较中立,一直处于从中斡旋的状态,当然也和俄罗斯方面有不少贸易合作,但我国扮演的角色反而是最重要的。

新上任的特朗普不止一次表示,俄乌冲突的关键在于中国,中国应该敦促双方,尽到帮助结束这场战争,因为我国反而可以最不带立场地去协调,并且我国有足够的话语权。

至于乌克兰的态度,目前反而算是最无足轻重的,因为完全是被各个大国反裹挟的,即便放弃抵抗,西方也不会允许。

所以,这场战争的结束,其实是有三种以上的结果,即俄胜利,攻入基辅,或者俄失败,被乌赶回国境,再有就是在中国或者美国的全力协调下, 两国走上谈判桌。

但为什么还要说我国应该做好最坏打算呢?这就在于,这三种结果完全不是概率对等的,一发生的概率是最大的,而三的概率则因为牵扯势力过大,利益诉求不一而较难实现。

比如,俄罗斯方面想谈判,但西方,尤其是欧洲,一定会趁机开出各种条件,尤其是限制俄罗斯军事发展,而试问这样的条件,俄罗斯会轻易答应吗?

至于第二种情况,虽然发生概率最小,但对我的影响却也可能是最坏的。

中国应做好最坏打算

虽然就目前的战场局势来看,俄罗斯取得优势的速度似乎比以往都要快,目前俄罗斯已经控制了乌克兰超过 18% 的领土,并且还有进一步扩增的空间,但凡事都要做好最坏打算,正所谓防患于未然、小心驶得万年船,如果俄罗斯真的失败了,对我国显然算不上好事。

一个直接的影响自然是外贸会有一定比例的下滑,开战这两年多,由于西方制裁,俄国的经济其实已经与我国深度捆绑了,比如汽车,目前我国的汽车大量出口至俄罗斯,不过这反而算是小事。

因为如果俄罗斯真的战败,乌克兰反攻,变成卫国战争的几率很小,但俄罗斯一旦到了那个地步,就意味着将全面被西方的制裁反压倒,而一旦俄罗斯撤军了,与欧美的直接冲突也没了,不是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俄罗斯是不是就可以选择服软,倒向西方,来换取制裁的撤销呢?

自开战以来,俄罗斯被西方累计制裁的项目早已超过2万项,有的是对企业,有的是对个人,但可谓是林林总总,覆盖齐全。

尤其是俄罗斯的支柱产业之一的能源被西方提出结算系统,很多国家也不采购了,加上科技上,尤其是各种高科技零部件的限制,俄罗斯在战争期间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与财力、人力、物力,科技方面的增长也限入了停滞。

并且尤其是注意的是,虽然这两年多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只减少了 5% 左右,不算伤筋动骨,但战时经济这种东西,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轻工业和食品问题,加上通胀飞涨,俄罗斯的普通人日子并不算好过,消费者协会主席 dmitry 甚至还建议要发 食品、粮食券, 类似于我们上世纪的粮票来保证生活问题,且各地已经开始大发消费券了。

而届时如果选择倒向西方,这些制裁都有机会被撤销,俄罗斯重新过上相对舒坦的日子,所以这种最坏的打算并非无稽之谈。

那么,这种可能性会有多大,我国又该如何应对?

俄罗斯真会彻底倒向西方?

首先要明确的是,俄罗斯倒向西方,作为最坏的打算,就一定是很难发生的,因为俄罗斯战败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但这事一旦发生了,或者有相应的迹象,我国就必须提高警惕,并采取应对措施。

俄罗斯倒向西方并非完全没有发生的土壤,除了摆脱制裁外,俄罗斯在经济上原先就是很依赖西方的,尤其是欧洲是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大客户。

再有,历史上的俄罗斯在身份认同上,一向是偏向西方的,尤其是在作为欧洲人这件事上,俄罗斯有时立场摆脱不定,但多数时候都会认为自己是欧洲人,彼得大帝算是相当能干的君主,但在他位时,俄罗斯上层仍然以说法语为荣,与德国的通婚也相当常见, 叶卡捷琳娜女皇 就是德国人。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都想加入欧洲阵营,甚至连普京都曾申请过要加入北约,而俄罗斯现在的主要冲突对象是乌克兰,和整个西方不是完全的死敌,一旦战争结束,即便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结束,俄罗斯也有很大概率与西方重归于好,至少是与欧洲。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了,说是倒向西方,具体是倒向谁?要俄罗斯倒向美国,这事显然不大可能,更可能的情况是俄罗斯倒向欧洲,但欧洲与美国深度捆绑,届时欧美会不会联合起来利用俄罗斯来对我国施压,显然很难说得准。

而这种事情一旦发生,那我国就是腹背受敌了,所以我国应当早做打算,比如在边境部署相应军力。

并且少了俄罗斯这个主力的能源输出国,我国还要寻求新的能源供给,这事也要提前布局。

不过只要俄罗斯方面不会过于短视,做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那么即便俄在战争结束后与欧洲修好,也不会轻易与我国交恶。

总结

俄乌冲突结束后,俄罗斯彻底倒向西方的可能固然存在,但显然是最坏的打算,概率很小,并且即便真的发生,俄罗斯大概率也不会与我国交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