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一篇文章,说一架轰20可换20架歼20,比B2更先进。
别再用中国的轰20对标B2,这样真的很不合适。美国已公布B21,甚至在研发B2X,还有人在做这种对比。这就像考上大学的00后非要和70年代首批大学生比高低。
只要有点脑子就知道,这根本没法比。
此文将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B2的主要支出并不在研发,那花在哪里了?
大家为什么对标B2?
中国的轰-20具体造价未公开。
B2的钱花在了哪?
B-2被誉为「现代战争中的劳斯莱斯」
这家伙全身涂满了珍贵的隐身涂层,看一眼让人心疼,摸一下更心疼。仅那层隐身涂层,每30天就需要「泡澡」一次。
B2舒坦了,但每月一次10万美元的大清洁,小国看后心慌,大国见了流泪。
这还没完!
上百人的服务,工资都还没算呢!
七年一次的大保养,简直如同为皇室皇冠抛光,费用高达6000万美元!
哦,对了,B2还很娇气,必须住在恒温恒湿的豪华专属机库,住普通机库,这不是打人家劳斯莱斯的脸吗!
如果看到这儿,你觉得美国家大业大,这点开销不算什么?那再算算它运作的花费,美国都会感到心疼。
发动机每次启动,单项任务成本至少百万美元,这还是往少了算。
要是着急忙慌地花,空中加油,所有费用都算上,上不封顶。
这还不算,你得给它加油、维护、备弹药,照顾它那庞大的地勤团队,像仆人一样跟在B2后面收拾。
即便它安静地停在机库里,1亿美元也轻易花完。这意味着,即使它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隐身」在那里,也是个超级烧钱的存在。
据美军乐观估计,到2035年,B-2的日常维护费用将额外增加500亿美元。
这时你就会明白,美国空军每天与它的财务预算打交道,完全是因为「爱它不易,离开它更难」!
说到它的隐身涂层,简直就是经费的「虐恋」,总是和美元作对。
70年代,B-2的涂层旨在躲避敌方雷达,但其脆弱如同富家千金的玻璃心,一碰就碎。
为了突破苏联的高空战略防御,美国几乎不计成本,被逼到极限。
B2上的螺丝和铆钉,这些小零件都经过特殊设计,比劳斯莱斯还精致。
当时为保密,很多零件都定制生产。
如今那些生产线,倒的倒、黄的黄,工程师所剩无几,想要替换一个零件,得翻箱倒柜找原始图纸,重新制造。
这样一耽搁,时间耗不起,成本也节节攀升。年轻的工程师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像机械航空领域的考古学家,拿着放大镜研究老旧图纸寻找答案。
所以,如今已是2024年,零件短缺依旧困扰着B-2。作为冷战时期的产物,它现在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至于复合材料的使用,这也是一场注定昂贵的冒险。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坚决选择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别看现在连中国的钓鱼竿都用碳纤,在80年代,这可是稀罕物。
不过,美国对B2情有独钟确实有其原因,它如幽灵般出现在目标上空,这种能力使苏联的防空系统形同虚设。但B-2的每次行动也需付出巨大代价,若称它为「隐形刺客」,那么每次刺杀都意味着自身也要受损。
B2的生产成本使那几年美国国防预算严重失衡。
最初,美国空军打算购买132架B-2,生产商听到这个大订单的消息后非常高兴。
经过7*7=49天的计算,每个单价至少是2.77亿美元!B2就像块大肥肉,每个生产商都来分一口。
但1984年,军火商们拍腿决定,将这款轰炸机的报价提高到425亿美元!
好家伙,这哪是卖飞机,简直跟开珠宝店一样。
但这次苏联玩得挺大的——
1989年,苏联突然宣布结束游戏,冷战谢幕,美国空军乐了——
这回省了钱,B2不用大量生产了,但生产商哭了。最终只生产了21架,研发和生产线建设费用高达444亿美元!
所有飞机的成本,包括设计费用,都分摊到这21架飞机上,平均每架B2飞机成本为21亿!
要知道,原先计划是2.7亿,现在增至21亿,美国生产商头疼不已,心里暗暗发誓,谁再碰B2谁就死得快。
中国的轰20多钱?
相比之下,轰-20的定价策略值得各国借鉴。中国成为21世纪唯一崛起的大国,自有其道理。
5000年的文化积淀绝非虚言,中国擅长用有限的资源办成大事,该投入时绝不含糊,不会做浪费的事。
根据公开资料,轰-20的研发并不像冷战时期某些特殊建造的飞机那样,因「设计师灵感过剩」而造成价格过高的情况。
按照中国的理念,「稳定可靠实用」始终是首要的。毕竟有200多架轰6K等待接替呢!
易于批量生产的大国战略轰炸机是首要条件。
总的来说,轰-20的开发逻辑更像一位精明的家庭主妇,绝不会随意购买贴牌奢侈品而使预算失控。
中国近年在无人机、航空电子、复合材料和隐形技术等领域的先进成果都会应用到轰-20上,因此迟迟未公布,底牌就该藏着,这样才叫底牌。
中国可通过完整的工业链有效控制技术转化成本。
B-2的产量极少, partly因为国际局势突然变化,苏联意外解体,这不仅震惊了世界,也让美国飞机制造商措手不及。
现在美国公布了最新的B21战机,这才是中国轰20应参照的对象,而非几十年前的旧款B2。
为什么选择对标B2?因为它当时看起来像科幻片中的庞然大物,对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轰炸中国大使馆的飞机型号正是B-2A。
反观轰-20,它体现了对区域战略平衡的深刻理解,以及「多造多用」以分摊成本的理念。
以B-21为例,美国计划采购一百多架,每架单价约7.7亿美元。虽然相比B-2看似「便宜」,但考虑到美元贬值导致的实际购买力下降,B-21的这个价格并非真正便宜,而是有所缩水。
中国生产的轰20,在产业链上成本较低。
轰-6K性价比高、实用、不心疼。从200多架轰-6K量产,来看成本问题——
轰-6K的批量生产涉及复杂的经济学。
众所周知,飞机的昂贵之处在哪?
研发的确耗费大量资金!从初步设计到模型测试,再到材料选择,中国聪明在哪儿?
轰-6K并非从零起步,其前身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图-16轰炸机。
尽管年代久远,但凭借强大的技术改造能力,经过数十年的摸索,关键部件逐步实现国产化,配套工艺也逐渐优化。依托国内坚实的工业基础,批量生产的成本远低于全新研发。
就像二手房改造后出租,投入少、收益稳,住着也特别舒心。
批量生产带来的经济效应是轰-6K的一大优势。工人们熟练得如同摸自己口袋里的打火机,从螺丝到机翼,操作一气呵成。中国手工制造航母的能力,绝非虚言。毕竟,用算盘计算原子弹的国家只有中国。
中国在脉动生产线技术上投入了不少努力,批量生产的背后是供应链的优化。通过长期合作,我们与供应商建立了紧密的生产关系。随着原材料采购量增加,价格自然下降,零部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也显著提升。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向前。
专家表示:B-2的零部件均为定制,高端却耗资巨大,而轰-6K如同量产的经典型号,既实用又多功能。
我认为这句话说得非常好。
历史经验表明,技术成熟度是降低成本的关键要素之一。
早在冷战时期,美苏通过装备升级证明了「第一代技术成本极高,第二代以后才普及」。轰-6K的成功印证了这一点,从原型到改进型再到K型,每次升级都吸取经验,优化设计,提升性能,降低成本。
现代军事装备从研发到量产,遵循「试错—优化—规模化」的经济路线,轰-6K作为「军中网红」,凭借的就是这种扎实稳健的技术积累。
飞机生产速度和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造价会降低,这是错误的观点。
如今各国空军相当精明,预算有限,如何更合理地搭配飞机成为关键。
毕竟维护成本动辄上亿的轰炸机,每次出动都在烧钱,因此各国都极为谨慎。
各国空军总是在质量和数量间谨慎平衡,不仅要能作战,还要能维修,更要能维持。
苏联空军的智慧在PFI项目竞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精心规划了「重轻搭配」的黄金组合——30%的苏-27重型战斗机与70%的米格-29轻型战斗机,打造出一支既能应对硬仗又不超出预算的机队。
按此逻辑推理,现代空军的战略组合中,可能没有太多空间留给「单一机型大批量生产」的理念。
为什么飞机产量增加却没更便宜?
看看某些飞机的价格曲线,直接打脸「造多了就便宜」这种说法。
F-18E「超级大黄蜂」在生产了150架后,成本居高不下,继续生产将导致预算超支,无法实现「廉价飞行器流水线」。
歼-35A也是一个典型例子,在生产了十个批次后,价格趋于稳定,进入了所谓的「成本休眠期」。这意味着它的价格已经触底,无论再生产多少,成本都将保持不变,不会继续下降。
这被称为「经济规模递减效应」,尤其是像B-2「幽灵」这样的空军「富婆之子」,一架的造价相当于一个小国的GDP,因此小批量定制反而是更明智的选择。
信息来源:【新编大学生军事教程】艾楚君,【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理论与实践】梅施金(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