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仁爱礁菲律宾船近照曝光:船体的毁坏情况相当不正常

2024-12-23军情

一艘快散架的铁皮船,在南海争议的漩涡中倔强地坚守了20多年。

菲律宾用水泥和钢筋把这艘破船牢牢钉在了海底,硬生生把漂浮在海面的舰艇变成了「永驻」的建筑。

12月12日,菲律宾成功向仁爱礁马德雷山号运送物资。

这看似平常的补给行动,背后却暗藏玄机。

他们的工作人员特意穿上圣诞老人服装,装点节日气氛,掩饰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从最新的照片可以看到,船体腐蚀情况令人瞠目。

巨大的横向裂痕贯穿船身,换作其他船只早就沉入海底了。

这艘已经在仁爱礁驻扎了20多年的破船为什么还能坚持?

这个答案令人意外。

菲律宾用大量钢筋和水泥,把这艘船与礁盘牢牢固定在一起。

现在的马德雷山号,已经不能称之为「船」了。

船体内部被灌满水泥,早就不适合人居住。

菲律宾士兵只能在甲板上搭建简易板房,安装太阳能板维持基本生活。

这种改造方式耐人寻味。

菲律宾知道,只要这艘「船」还在,就能在仁爱礁保持存在感。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不惜与中国频繁对峙,也要死守这个「精神图腾」。

中国对这个情况了如指掌。

我们的应对策略很清晰:禁止运送建筑物资,禁止渔民进入,但允许必要的生活补给。

这种人道主义考虑,展现了大国胸怀。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围绕破船的拉锯战。

实际上,这几年正是借着仁爱礁问题,中国在南沙群岛的控制力不断加强。

海空巡逻力度加大,人工岛礁项目快速推进。

这种「以小换大」的战略考量,为维护南海主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艘破船的存在,反而成了一个「烟幕弹」。

在世界关注仁爱礁的时候,我们在更大范围内悄然完成了战略布局。

菲律宾在意的是一艘破船,而中国着眼的是整个南海的和平稳定。

这种格局和眼界的差距,正是实力的体现。

如果没有外力干预,这艘破船可能还能在仁爱礁待上三五年。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时间终将证明,谁才是南海的真正主人。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很明确:要么强行拆除这艘船,激化矛盾;要么保持克制,以大局为重。

从目前的情况看,后者显然更符合国家利益。

这场较量的关键,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战略格局的运筹。

菲律宾在仁爱礁的这艘破船,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了中国展现大国风范的一个机会。

认真想想,这艘船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未必全是坏事。

它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加强在南沙群岛的军事存在,推进岛礁建设。

每一个看似的「让步」,都暗含着更深远的战略考量。

这就是国际政治的妙处:有时候,表面上的「退」,实际上是为了更大的「进」。

回顾这20多年的较量,一个深刻的启示浮现:在国际争端中,实力是根本,智慧是关键,耐心是美德。

这个道理,从这艘破船的故事中,我们就能看得很清楚。

它让我们明白,有时候,战略上的「隐忍」,往往比冲动的「亮剑」更有价值。

当菲律宾还在为一艘破船的存续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中国已经在更广阔的战略棋盘上,下出了制胜的一招。

这,就是大国智慧的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