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战争都是残酷的,这一道理在俄乌冲突上也不例外。一个月内,乌克兰反击得像头撞墙,损失惨重,听说俄军准备近期去把库尔斯克抢回来。
乌克兰方面在这一次的反攻中,并不是盲目地冲击,他也是做了很多的准备。具体到库尔斯克的战线上,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无人机问题。反攻那天早上九点,前线的俄罗斯无人机小分队可是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这一点。
根据前线撤下的俄军指挥官表示,他们的无人机在那一刻根本没有办法飞,基本都受到了干扰。他们后来据此推测,大概率是北约援助的乌克兰反无人机系统启动,导致信号被干扰的缘故。
乌克兰就是趁着这一段时间的空隙期,大批的装甲纵队得以绕到平原上,目标直指比尔丁的大规模冲锋。这也是为什么行动刚开始时,乌克兰取得的战果似乎很大的原因:空中没有无人机的干扰,地面上的排雷行动也很顺利,比尔丁自然很快地就被接近了。
但俄军的反应也很迅速,很可能在以前的预演中,早就已经预演过普通无人机失效的情况,立马换上了光纤无人机。后来一大堆毁掉乌克兰坦克的视频,全靠这帮光纤无人机给的力啊!
另外乌克兰在情报方面也犯了不少错误,首先选择的地点是俄军兵力的薄弱处,但却没有考虑俄军为什么在这里会布置这么少的兵力。这儿的地势和军队的战力摆在那儿,根本用不着搞什么复杂的防线,乌克兰来这儿就像是往铁墙上冲,撞得啪啪响!
第二个嘛,就是乌克兰自己家里矛盾搞不定,还是老样子。当乌克兰的第一组兄弟跑到比尔丁附近时,第二组的战友们还窝在老窝里,没离开防线呢。
而且再加上之前说过的地势问题,俄军占据着高地,乌克兰的部队大多被挤在了河谷中。一个在高处一个在低处,俄军当然可以居高临下地轻松击退乌克兰的进攻。
实际上,地形这茬根本不算啥决定性因素嘛!如果乌克兰的二波战士能快点赶到,利用一波干掉俄军无人机的优势,一旦摸到林子边儿的阵地,比尔丁和新索特尼斯基肯定得跪了。
但问题恰恰出在了第二波上,担任第二波主攻任务的乌克兰第95空降旅临阵脱逃,以没有得到相应的反击资源为理由抗命,这就导致了第二波的兵力反而不如第一波,全部被歼灭在了比尔丁。
所以这次乌克兰的攻势伤亡是很大的,并非某些消息源上所说,乌军凭借极小的代价扩张了在库尔斯克的阵地,这是罔顾事实的。
而且俄军并不是一直在被动防御,在乌克兰进攻短短一天后,俄军的反击也来了。根据「今日俄罗斯」1月9日的说法,俄军大步流星地朝小洛克尼亚进发,眼看就要打到苏贾这块地方了!
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俄乌冲突极大地推动了军事变革。老一套认为只要把电子压制一开,对面某个地方就跟瞎子似的,然后再来个装甲冲锋就能偷袭成功,这种想法简直就是跟时代脱节了!
当北约想到给乌军武装优秀的干扰系统时,俄军已经在光纤领域走了一段距离。这就像给以后的战争开了一扇新窗户,让大家都能透过它瞧瞧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