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二战就用烂的鱼雷,至今为止只有9个国家能造?究竟是为什么?

2024-04-30军情

水下世界的毁灭力量同样不容小觑,鱼雷,这款被誉为「水下导弹」的武器,拥有摧毁五万吨级别舰船的恐怖威力,其破坏力足以令万物瞬间消失。

鱼雷,水下幽灵,自由穿梭,搜寻、追踪、致命一击。目标一旦锁定,灾难降临,海军闻名色变。

二战时期已有此威力巨大的鱼雷,然而其制造技艺之精湛,至今仅九国掌握。这背后的原因何在?

【鱼雷进化史】

各国为增强海上军事力量,纷纷研发舰艇,以此提升海上作战能力,巩固海洋领土安全,显示国家实力和科技水平。

这款装备可在水面上自由行动并投入战斗,还能在水下悄然潜行,悄无声息地接近任何海岸。它具备破坏水面船只的能力,并能够为军队秘密运送补给。自其问世以来,它在海面上称霸一时,无人敢于挑衅。

1800年,美国的「轮船之父」罗伯特构想出一种火药武器,设想其能在敌方军舰下方引爆,以达成反制效果,此创新观念为当时的海战带来全新视角。

第二年,罗伯特将他的设想变为现实,于潜艇上装载了一枚装有20磅火药的装置进行试验。这一装置威力巨大,足以在一艘小船上炸出一个洞,引发漏水并最终导致船只沉没。

经过数十载的研制,俄罗斯成功创造出「撑杆雷」战术。这一战术运用独特的长杆固定弹头于小艇之上,当小艇撞击军舰时,弹头便会引爆,从而达成摧毁目标的效果。

"撑杆雷"威力显著,但代价不菲,必须舍弃小艇。尽管如此,其战略价值仍不可忽视。在关键时刻,此战术或许能扭转战局。

倘若小艇未曾触及目标便遭摧毁,实乃巨大损失。我们的努力付诸东流,功亏一篑,这样的结果,确实难以接受。

在战争中,以小博大的策略从战略角度看是极具价值的。鉴于当时没有更优越的作战武器,这种方式被广泛采纳并应用于实战。特别是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它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1866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汲取撑杆雷的精髓,推陈出新,打造了首款以螺旋桨为动力的水下兵器,其速度可达11公里每小时,射程640米。

重新编写后的段落:它的构造复杂,仿若游鱼,可在水下自由穿梭。鉴于其外形与水下之鱼极为神似,而怀特黑德之名意为「白头」,因此将其命名为「白头鱼雷」,完美融合了发明者的名字与其独特形态。

这款潜水器通过液压阀操控尾部水平舵,精确控制潜水深度,利用高压容器驱动发动机,实现雷体前行。然而,其缺点在于难以操控,无法锁定目标,只能直线冲击,遇到障碍物即发生爆炸。

俄国在同一年亦研发出类似装置,并于1887年成功运用鱼雷技术,将一艘重达2000吨的土耳其船只击沉。这一成就彰显了俄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德国紧随其后,迅速研发出「黑头鱼雷」,并大力向亚洲各国推广,展现了其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强大实力。

之后,美国成功将火箭推进技术融为一体,运用推进力作为动力源,并整合了化学、电力和控制系统等复杂构造。

通过船上连接的电缆,人们成功实现了对鱼雷的精确控制,包括前进、停止和转向,从而诞生了初期的现代鱼雷——倘式鱼雷(1870-1900)。

自此,鱼雷的时代才真正揭开序幕。在1900年之前,所谓的「鱼雷」仅仅是「水下爆炸物」的泛称,而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种真正的武器。

自航式鱼雷的出现,标志着鱼雷技术进入新纪元。它凭借战雷头、水下动力系统和人为控制,真正实现了鱼雷之名。

【二战时期广泛应用鱼雷】

随着鱼雷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其逐渐在战场上发挥出重要作用,成为现代海战不可或缺的武器之一。

1914年一战爆发,无数船只遭击沉,货物损失惨重,总量高达1100多万吨。舰艇受损近200艘,其中近100艘不幸沉没。其巨大威力震惊世界,被公认为仅次于火炮舰艇的致命武器。

二战中,鱼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摧毁了价值1366吨的货物,并击沉了153艘昂贵的舰艇,每艘舰艇的造价都高达数十亿。

尽管鱼雷威力巨大,但其命中率却非百分之百。水下环境的阻力、压强极为复杂,导致鱼雷难以精准命中目标。因此,许多鱼雷在投入水下后,都未能如愿引爆,成为了无效的「哑炮」。

随着时代进步,鱼雷的智能化升级变得迫切,尤其是追踪能力的增强。1942年,德国成功研制出单平面被动自导鱼雷,它通过捕捉水面舰艇的噪音精准定位目标,实现了锁定功能。

从瓦斯、燃油为动力,再演变到电力推进,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其发展逐渐迈向成熟与高效。

【海军谈之色变】

目前,鱼雷依据国内外发展现状,可按发射方式与直径分为三类:重型鱼雷、轻型鱼雷和助飞鱼雷。这三种鱼雷各具特色,适应不同需求。

轻型装备既可由舰艇管发射于水面,亦可固定于巡逻机或反潜直升机上,实施悬停空投或作为助飞鱼雷载荷,展现出其多样化的作战能力。

潜艇大多数直径介于533至610毫米,作业水深50至100米,常见于浅水区。324毫米直径的短鱼雷,装载约50千克炸药,体型小、重量轻,是反潜机、直升机及水面潜艇不可或缺的武器之一。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它展现出卓越的机动性,能在水下迅速调整航向,从而更有效地追踪潜艇。现代技术还赋予其「空心聚能」能力,爆炸后释放的金属射流能轻易穿透潜艇的双层壳体,留下约10厘米宽的破口。

MK46自1947年在美国诞生以来,历经三代更迭,依旧发挥着关键作用。它采用燃气助推技术,射程11千米,时速高达40千米,能在1400-1500米的距离内有效作用。

法意联合研发的MU90,是轻型武器中的翘楚。它利用永磁电动助力,通过脉冲转换智能调控电机速度,实现无级变速,适应各种作战环境。尤为出色的是,它可垂直下潜90度,在深海中灵活攻击潜艇。

重型武器,别名「长鱼雷」,以硕大身躯、远距离射程和巨大威力闻名。其直径通常超过533毫米,展现出无可比拟的威力。

早先的重型导弹命中率较低,难以自主导航。随着技术进步,被动自导技术问世,导弹踏上了新的征程。现代技术结合尾流和跟随技术,以及声自导,显著提高了打击精确度。

热动力与电动力是两种主要的推进方式。热动力以燃料为动力源,航速高,但噪音大,隐蔽性不佳。相较之下,电动力采用电池组推进,虽然功率稍小,但噪音低,无航迹,隐蔽性更强。

重型可潜至约300米深,现正致力于通过潜艇或无人水下运载器发射,大幅增强安全性。这一进步,预示着水下科技的新篇章。

俄罗斯研发出核动力「波塞冬」,具备从任意点发射至全球任意地点的能力,下潜深度可达千米甚至更深,动力强大。若配备核弹头,其威力将更加惊人。

助飞鱼雷,巧妙融合火箭与鱼雷技术,铸就海军反潜新锐。其射程轻松超越十千米,成为捍卫海洋安全的得力助手。

弹导式发射,火箭推进至预定距离后,发动机关闭,转入滑翔阶段。到达目标区域上空,鱼雷后方降落伞展开,确保其平稳入水。随后,自导系统启动,搜索、追踪并攻击目标。

飞航式发射类似于巡航导弹的入水方式,依赖惯性制导进行导航,虽然飞行速度相对较慢,但能实现精确的落水点打击。

这款武器威力巨大,一旦锁定目标,必将灰飞烟灭。故而,海军士兵一听到「鱼雷」二字,无不面色大变,心生畏惧。

【能造鱼雷的国家只有九个】

当今,鱼雷的发展不再单纯追求速度、距离和规模,各国更注重其隐蔽性、精确度和智能化水平。

自二战时期技术便逐渐成熟,而现今,智能化成为关键。追求更精准的自导、更隐蔽的特性以及更强大的毁伤力,是技术进步的三大支柱。

经过158年的历程,鱼雷制造技术仅由美、英、俄、德、法、中、意、瑞典及日本这九个国家掌握。韩国虽拥有鱼雷,但其制造能力依赖于西方国家的协助,故不能算作真正的自主制造。

尽管鱼雷的历史悠久,但制造过程涉及精密技术,仅少数国家具备相关能力。各国的技术水平、工业基础和研发投入都影响鱼雷的制造。

随着自制导弹的国家日益增多,鱼雷制造却仍是少数国家的专长。鱼雷之难,非比寻常,虽与导弹相似,却需在水下自由穿梭,克服重重阻力。这,正是鱼雷制造的独特挑战。

即便跨越了能源难题,深海潜器的建造材料也面临严苛挑战。随着水深增加,水压急剧增大,如何确保材料在巨大压力下不失形,是深海探索中的关键所在。

确保精准导航至目标,避免误伤大型水下生物或友军,融合自导与探测等尖端技术,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由于材质、工艺和技术的挑战,许多国家对鱼雷的制造望而却步。考虑到高昂的制作成本,许多国家选择从国外进口鱼雷,而非自行研制,因为进口价格更为经济合理。

当今世界上,依然有大量的鱼雷在使用,其中大多数是70-80年代制造的。这些鱼雷即使经过数十年,其使用寿命仍能维持40年之久。许多国家选择保留并升级这些老型号,以实现更智能的功能,同时节省开支。

在60年代末,我国开始从苏联引进鱼雷进行仿制。至70年代,我们已经独立研制出热动力和电动力两种推进方式的鱼雷,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尽管我国发展历程尚短,却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与现代高科技海战相比,仍有差距。横向比较各国技术实力,美国无疑是领先者之一。

武器装备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拥有自主技术和制造能力是强国的必备条件。唯有自强,方能守护和平,确保民众安居乐业。

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我国鱼雷技术能取得新进展,更上一层楼,跻身世界前列,为国家科技实力增光添彩。

夜幕低垂,星辰点点,照亮寂静的夜空。独坐窗前,我凝视着这深邃的宇宙,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索与感慨。在这宁静的夜晚,我寻找着生命的真谛,渴望着解答内心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