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队持续作战两年多,现状何等艰难?【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或可显示端倪。据报道,前线乌军面临极为严峻的炮弹短缺问题,迫使乌军高层只能命令前线士兵在沼泽地中寻找未引爆的弹药来应对局势。
为了满足乌军在战场上越来越密集的炮火轰击,这些前线士兵不得不冒着弹雨,穿越雷区,涉足沼泽,寻觅可供乌军部队使用的未爆炮弹。
(前线作战的俄军炮兵)
尽管报道未具体说明在沼泽中所发现的「炮弹」是何种类型,但「重复利用」的可能性很大,很可能是俄军发射的普通榴弹。然而,这个「故事」存在不少「硬伤」。首先,存在弹药通用性问题。
早在2022年5月,乌军就因苏联时期火炮损失严重而向西方寻求援助。尽管苏联曾拥有世界最庞大的炮兵部队,但解体后,乌克兰仅继承了超过1600门各型号火炮。然而,战争爆发后,俄乌双方的火炮损失都十分惨重。
(炸膛的乌军2S7M自行榴弹炮)
因此,只有乌军装备的152毫米口径的2S3、2S5、2S19自行榴弹炮和2A65牵引式榴弹炮、以及122毫米口径的2S1、D-30等老式火炮才能发射捡来的俄军炮弹,但这些火炮在当前乌军炮兵中的数量并不多。目前,乌军主要使用的火炮包括美制M777榴弹炮、波兰「蟹」式自行榴弹炮、德国Pzp000自行榴弹炮,甚至英国的AS-90自行榴弹炮。这些火炮口径为155毫米,与俄军152毫米口径火炮不兼容。
(苏联时期研发的2S19自行榴弹炮使用152毫米口径的炮弹)
尽管北约也为乌军提供了一些符合苏联口径的火炮,但这些西方制造的炮弹与苏制火炮的兼容性不佳。乌军自己手中的西方155毫米口径炮弹甚至有14种不同规格,使用时需要格外注意兼容性,更不用说捡来的俄军炮弹能否使用。
(尽管北约制式炮弹都是155毫米,但生产方不同通用性存疑)
此外,炮弹落入沼泽中未引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虽然炮弹未在沼泽中引爆,但由于落地时的巨大冲击力,很可能导致炮弹的形变。现代火炮为追求更高的出膛速度和射程,炮弹炮管内部缝隙较小,若炮弹形变,极易在发射过程中引发炸膛事故。乌军是否愿意冒着巨大风险,使用捡来的未引爆炮弹?
实际上,这则新闻背后的目的很简单,即通过渲染前线乌军「缺粮少弹」的局面,促使美国国内继续支持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目前,乌军前线的炮弹消耗量极大,尽管美国宣称要扩大自己155毫米炮弹的产量,使其每月达到6万发,但这六万发炮弹可能仅够乌军半个多月的消耗量。此前,美军提供给乌军的200万发155毫米炮弹不到一年就已耗尽。
(美国的炮弹工厂已经加班加点生产)
为提高西方对乌克兰的重视程度,美国媒体只能操纵舆论,制造「沼泽里挖炮弹」的事件,让乌克兰「哭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