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二战同样是消灭日军,为何苏军很轻松,美军却比较吃力?

2024-09-18军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全球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美英苏等数个国家组成反法西斯同盟,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法西斯阵营的威胁。在反法西斯同盟多年的浴血奋斗之后,二战以正义阵营的胜利告终。

然而,当我们细致研究二战亚洲战场的历史时,我们会发现,参与对日作战的苏军和美军,其打击日军的方式截然不同!美军对抗日军相对困难,在长达四年的太平洋战争中,美军付出了阵亡15万人的沉重代价。

与美军对抗日军的困难形成对比的是,苏军对抗日军则显得相当轻松,在1945年8月的苏军远东战役中,苏军以仅阵亡12000人的小代价便取得了击毙日军8万多人,俘虏日军60万人的显著成就。那么,为什么苏军和美军在消灭残暴的日军时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异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需要从美国和苏联的作战目标——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中找到。

苏联派兵东北俘虏60万日军

实力曾超美国的日本海军

必须承认,美国的主要对手——日本海军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强敌,其实力曾一度超过美国海军。

1868年的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建立现代海军。在1894年的甲午海战中,日本海军击败了清朝的北洋水师,确立了其在亚洲地区的海上霸权。到了1905年,日本海军建立了现代化海战的实际经验,并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了俄国海军,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日本海军的自信。随着北洋水师和俄国海军相继被击败,日本海军将其假想敌定位为大洋彼岸的大国——美国。

日本偷袭珍珠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海军高瞻远瞩地选择发展现代海战武器航空母舰。1921年11月13日,日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正式下水。此后,日本集中全国力量发展航空母舰。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时,日本海军拥有10艘航空母舰,而同期美国海军仅有5艘。在舰载机的性能对比上,日本海军的零式战斗机在综合性能上完全超过美国海军的F2A水牛战斗机和F4F野猫战斗机。这使得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具有更强的海上制空权,从而掌握了海战的主动权。

从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到1942年中途岛海战期间,日本海军全面压制美国海军。美国海军在这段时间内被动挨打,损失惨重。直到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失去4艘航母后实力大减,美国海军才开始逐渐扭转太平洋战局的不利局面。

_ 中途岛战役

然而,尽管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战役中受到重创,但它仍能组织有效力量在瓜岛战役中支持日本陆军。美日双方在瓜岛附近爆发了萨沃岛海战、东所罗门海战、埃斯帕恩斯角战役和圣克鲁斯群岛海战等多场重大海战,双方海军都付出了巨大代价。

在瓜岛海战中,日军失去了1艘航空母舰,而美军失去了2艘航空母舰。日军失去了4艘巡洋舰,美军则失去了8艘巡洋舰。日军失去了11艘驱逐舰,美军失去了14艘驱逐舰。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经历了中途岛战役的日本海军仍然是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美国海军在对抗日本海军时确实非常困难。

上图_ 二战日本海军

面对这个难以对付的日本海军,美国决定全力以赴打败日本海军。从1942年起,美国国内的造船和航空工业全面启动,美军相继建造了26艘大型航空母舰、9艘轻型航空母舰、115艘护航航空母舰、10艘战列舰、48艘巡洋舰和349艘驱逐舰。在航母的总数上完全超过了日本海军(日本在二战期间建造了25艘各型航空母舰)。在舰载机方面,通过对零式战斗机的全面研究,美国研发出了先进的F6F地狱猫战斗机。美军逐渐夺取了太平洋战区的制空权。

随着美国工业的全面发展,到了1943年之后,美国海军能够轻松打击日本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和莱特湾海战中,美军共击沉日本7艘航空母舰,而美军航空母舰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总的来说,从太平洋战争的整体状况看,美国海军确实战胜了日本海军。但至少在瓜岛战役结束前,美国海军的胜利并不轻松。

太平洋战争中的美军

太平洋战争中的日军

残酷的登陆战斗

美军对抗日军的艰难不仅体现在美日海军的顶级对抗中,还体现在登陆作战上。说起来,日军的抗登陆战术实际上是相当高级的。借助坚实的防御工事、出色的个人战术以及武士道精神的狂热,日军在防御登陆战中能对美军造成重大伤亡。

在佩里琉岛登陆战中,仅仅5000名日本陆军就给美军带来了13000人的巨大伤亡。在塞班岛战役中,日军依靠反坡面炮兵阵地、永久性火力点和其它坚固工事,拼命阻挡美军的进攻,造成了美军16000人的伤亡。在硫磺岛战役中,日军第109师团利用地下工事进行顽强抵抗,使美军的伤亡人数比日军多出6000人(日军阵亡22000人,美军损失28000人)。

上图_ 硫磺岛战役

在具体的登陆战斗中,日军的战斗精神给美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军通常能在强大的海空和舰炮火力的支持下占领滩头阵地。但一旦美军稳定阵脚,日军就会依靠极为坚固的防御阵地进行死战。而日军的死战让美军一度感到无计可施。美军只能依赖火焰喷射器、喷火坦克等武器来清除坚守到底的日军。

因为在太平洋登陆战中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美国公众心理上难以接受美军攻占日本本土所造成的巨大伤亡。

上图_ 哈里·S·杜鲁门(1884年-1972年),其姓氏早年在中国被译为「褚盟」

「不是同一时代」的日苏陆军

与日本海军的强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陆军在二战期间的实力相对较弱。除了让盟军感到恐惧的武士道精神和罪行滔天的军国主义外,日本陆军在实际作战中表现并不出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本陆军与苏联陆军「不是同一个时代」。

为何这么说?日本陆军的战术仍停留在一战水平。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

首先,日军缺乏冲锋枪。

二战期间,冲锋枪作为主要的自动武器逐渐成为轻武器的主流,美国、苏联、英国、德国都发展了自己的冲锋枪。而日军因资源匮乏,无法大规模生产冲锋枪,这导致日军在实战中非常重视步枪射击训练和个人白刃战。日本陆军的步兵战术与其他军事强国有明显差距。

其次,日军不太重视坦克机械化部队。

由于资源极其匮乏,日军生产的坦克数量无法与美、英、苏、德等工业强国相比,其坦克性能也无法与这些国家相比。另外,日军的战术思想将坦克定位为配合步兵进攻的移动火力堡垒,日军在实战中很难将坦克集中使用。这在客观上限制了日军坦克的实战表现。

上图_ 日军95式轻型坦克

苏联和日本在重视坦克的程度上的差别可从苏日两军的坦克编制中看出。由于日军将坦克视为配合步兵作战的移动火力堡垒,日军只在步兵师团中组建了坦克联队,坦克在日军中是「配角」。而苏军的坦克编制就显得先进得多。苏军不仅建立了装甲师、坦克军等编制,还在战争后期组建了坦克集团军。例如,在远东战役中,苏军投入了精锐的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该集团军拥有坦克和自行火炮2300辆。

在实战中,苏军能够将坦克集中使用,形成战斗群向敌人发起冲击。苏军以坦克机械化部队为基础形成的大纵深作战思想与德军的闪电战非常相似,而日军没有形成任何关于装甲兵作战的军事思想。

上图_ 苏联红军使用喀秋莎火箭炮

由于苏军在坦克兵、自动火器(如波波沙冲锋枪)和炮兵火力(如喀秋莎火箭炮)等方面全面超过日军,苏军对日军的作战显得非常轻松。在远东战役的实际作战中,150万苏军在3400架飞机、26000门大炮火箭炮和3400辆坦克自行火炮的支持下,对日军发起了全面攻击。

日军除了在要塞中能给苏军造成一定伤亡外,其他战场上的日军均是溃不成军。即使日军采用「肉弹攻击」,也无法影响苏军的机械化集群。日军的97式坦克也无法与苏军的T34、IS2坦克正面抗衡。

由于双方陆军在武器、编制和作战思想上的巨大差距,苏军对日军的攻击是典型的降维打击。最终,苏军以仅有的32000人伤亡,取得了击毙日军8万人,俘虏日军60万人的辉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