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战,那可是真刀真枪的玩命,残酷程度堪比绞肉机!
哪怕科技再发达,巷战也依旧是所有战争中最血腥、最让人头疼的。
你想啊,城区里敌我双方犬牙交错,今天你的地盘明天可能就易主了,到处都是楼房、障碍物,一不小心就误伤自己人。
这重火力武器吧,不敢轻易用,怕伤着自己人。
坦克装甲车呢,在狭窄的街道上也施展不开,跟个笨重的铁王八似的,目标还贼大,容易被「敲闷棍」。
所以,巷战基本就是步兵小分队之间硬碰硬,短兵相接,那叫一个惨烈!
这仗打得,士兵的士气和战斗意志都得受影响。
所以各国军队都在琢磨,怎么才能减少巷战伤亡。
现在,人工智能(AI)技术火得不行,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它身上,想让AI上战场,代替士兵去玩命。
前不久的珠海航展上,就亮相了一个「机器狼」作战系统,看着挺唬人。
但这只是AI作战的冰山一角,真正的AI巷战可不是几条「机器狼」探探路,大部队跟着冲那么简单。
它得建立一个完全由AI指挥控制的一体化作战体系,作战思路都得翻新。
首先,部队编制就得改。
传统的陆军编制肯定不行,得大量部署无人作战系统。
未来的巷战部队,主力可能是无人机、地面侦察机器人、战术机器狼、战斗机器人,后方还得配备无人轻装甲车和无人火炮提供火力支援。
无人机这玩意儿,在巷战中肯定少不了,但不是那种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而是能够垂直起降、灵活机动的大中型多旋翼无人机。
它们能干的活可多了,比如给目标区域绘制3D地形图,然后用AI识别,哪些地方无人机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一目了然。
无人机能去的地方,就交给察打一体无人机或者单兵携带的小型无人机去搜索,发现敌人就呼叫后方火力打击,或者直接用小型巡飞弹「点名」。
对于无人机去不了的地方,就派大型无人机带着侦察机器人或者机器狼去「投放」。
城市里不光建筑物多,还有各种地下管道、下水道,简直就是天然的立体防御工事,尤其是在被轰炸过之后,瓦砾堆积,更容易藏人,无人机根本进不去。
这时候,微型侦察机器人或者机器狼就能派上用场了。
机器狼还可以扛着自动步枪和火箭筒,真要碰上敌人,也不至于束手就擒,还能给后方提供精准的打击坐标。
要实现这些作战目标,光有无人机、机器狼和侦察机器人这些「轻量级」选手可不够,还得有无人坦克和无人火炮这些「重量级」选手压阵。
战术上,先用无人机侦察建模,然后用巡飞弹打击暴露的目标。
如果巡飞弹威力不够,就让无人坦克和无人火炮上。
等控制了表面阵地,再派无人机带着机器狼或侦察机器人渗透到地下管网或建筑废墟里进行二次搜索,确保把残敌消灭干净。
这期间,无人坦克和无人火炮得紧跟着,随时提供火力支援。
只有确定目标区域没有敌方活动了,我们的部队才能正式进驻。
未来的AI巷战跟现在那种人在后方遥控操作完全不一样。
到那时,AI自己就能控制各种战斗机械,包括巡飞弹、机器狼等等。
碰上可疑目标,AI自己判断要不要开火,开火之后还要自己评估效果,没消灭干净就呼叫火力支援。
后方的无人坦克和无人火炮也能根据AI的指令自动反应。
整个作战系统就像一台自动化的机器,打开开关就能自己运行,压根不需要人操心。
说白了,AI巷战最大的好处就是用机器代替人去冒险,把人员伤亡降到最低。
就算被敌人反击,损失的也是机器,而不是人命。
不过,AI巷战也有两个难题。
一个是能源续航。
现在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机器狗,都用电池驱动,这电池容量有限,还得支撑AI系统运行、无线电联络,耗电量巨大。
现在的机器狼,遥控状态下也就运行2小时左右,战场上这点时间哪够用啊!
所以,要么得多准备电池,多设维修点,要么就干脆用小型汽油发动机驱动,反正都是机器,也不用太考虑隐蔽性,机器靠近的声音说不定还能吓唬吓唬敌人。
另一个难题是AI系统的协同作战。
机器狼、无人机这些小家伙自身携带的AI组件功能有限,要让整个系统发挥出AI的威力,就得靠近前线建立小型AI数据处理节点。
通过这些节点,统一指挥多个机器狼和无人机小队作战,还能指挥后方的无人坦克和无人火炮提供火力支援。
如果碰上搞不定的硬骨头,还能自主联系更高级别的指挥系统,呼叫更大口径的炮火支援,甚至直接呼叫空中打击。
这篇文章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没法给你提供什么投资方面的建议哈。要是有侵权的情况,你赶紧联系我们去处理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