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为福建舰预备,空警600一次同框一个战斗群数量,局势终逆转

2024-12-14军情

福建舰第五轮海试告一段落,已顺利返港。观察公开的飞行甲板照片,清晰可见疑似舰载机着陆的痕迹,这暗示着本次海试极可能完成了舰载机起降。至于弹射起飞试验是否同步进行,尚无确切信息。结合当前进度,福建舰海试已接近尾声,参考前两艘航母十次左右的海试次数,福建舰或将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入役。届时,中国海军将迈入「三航母时代」,其航母数量仅次于美国,跃居全球第二。

福建舰密集海试,其舰载机研制也接近收尾。相较辽宁舰与山东舰,福建舰电磁弹射器的运用,显著提升了舰载机的搭载数量与种类。规划显示,福建舰将可搭载歼-15T、歼-15D、歼-35及空警-600等固定翼战机,未来甚至可能部署舰载无人机。其综合作战能力将与美军「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咆哮者」电子战机、「闪电」隐身战斗机及「鹰眼」预警机相媲美,最终建成多类型、体系化的航母战斗群。

全球除外,各国航母均无法部署舰载预警机。这类飞机的起降要求远高于舰载战斗机,其改装自小型螺旋桨运输机,起飞滑跑距离较长。这意味着缺少弹射器的航母将无法满足其起降需求,严重制约了相关国家海军航空兵的发展。此外,舰载预警机的研制难度也远超舰载战斗机。它需要以尺寸重量堪比重型战斗机的运输机为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集成复杂的雷达、指挥控制以及电子战系统。这对于装备小型化提出了极高挑战,相较于大型预警机,其平台先天受限,技术难度显著提升。

航母战斗力究竟因舰载预警机提升多少?这如同为航母战斗群安上了「千里眼」,赋予其远超以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堪称战力倍增器。有了它,航母编队的探测范围、目标追踪精度以及指挥协调效率都将显著提升。以美军E2C预警机为例,其加入后,航母编队防空拦截成功率可提升十多倍,敌机被击落概率增至三倍以上,而遭遇空袭的风险则锐减至不足原先的六分之一。如此显著的战力跃升,足以体现舰载预警机在现代化海军中的关键作用。

「鹰眼」E2C预警机,凭借2500公里航程和8小时续航力,可在航母战斗群方圆500公里内持续巡航,执行探测任务。两架即可指挥整个航母战斗群的舰载机作战;4到6架则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空中警戒。其搭载的APS-145雷达拥有560公里探测半径,具备同时跟踪2000多个目标,并指挥40个拦截机群作战的能力。这使得航母战斗群的探测范围扩展至1000公里以上,显著提升了其生存和作战能力。

面对地球曲率对舰载雷达探测范围的限制,预警机凭借其高空优势,构建起全天候、无盲区的战场态势感知网络,显著降低来袭巡航导弹、低空反舰导弹及战斗机的突防概率。因此,中国海军装备弹射型航母和空警600预警机,标志着航母战斗群作战效能实现了历史性飞跃。空警600在设计理念上与美制E2预警机一脉相承,均基于改装型小型运输机平台,并配备先进的KLC-7「丝路眼」圆形有源相控阵雷达。至于具体采用何种运输机型号,目前尚不清楚。

早在2012年,网络上便流传着代号JZY-01的固定翼预警机试验机照片,这说明空警600项目启动时间更早。2019年6月1日,它在武汉某水泥机场与歼-15舰载战斗机同框出现,引发广泛关注。2020年8月29日,这款预警机在陕西阎良试飞基地成功首飞。此后几年,空警600持续高强度试飞,目前研制工作极有可能宣告完成,并已展开地面模拟航母起降训练。福建舰一旦正式服役,空警600即可立即部署,投入实战化运用。

网络近日曝光了四架疑似国产新型舰载预警机的同框照片,这些飞机可能是试验机,也可能是量产型号。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仅这四架飞机,已足以满足福建舰的初始装备需求,预计将在福建舰正式服役后立即投入使用。这标志着中国海军在固定翼舰载预警机领域长期存在的空白将彻底被填补,海军力量的整体态势也将因此发生根本性转变,福建舰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效能将得到极大提升。我们翘首以盼,期待它们早日部署在福建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