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中东战争,又称黎巴嫩战争,发生于1982年6月至9月。
战争背景:
1.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以黎巴嫩为基地对以色列进行袭击等活动,巴解在黎巴嫩的势力逐步扩大并构筑军事设施,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2. 以色列希望借有利的国际局势(英阿马岛战争、两伊战争使相关国家无暇顾及、阿拉伯世界内部矛盾等)发动军事行动。
3. 黎巴嫩国内教派林立,矛盾复杂,有亲以势力存在。
4. 叙利亚在黎巴嫩有驻军且与巴解有协作。
战争特点:
1. 突袭与速战速决:1982年6月6日以色列突然发动大规模入侵,在极短时间内投入大量兵力和先进装备,在战争初期迅速推进,在6天内占领了黎巴嫩四分之一领土,展现出极强的突然性和快速作战能力。
2. 空地协同作战:以色列空军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战争初期进行大规模空袭,为地面部队开辟道路。在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空军压制了叙利亚空军,取得制空权。地面部队在空军配合下推进和作战。
3. 电子战的运用:以色列在贝卡谷地空战中成功实施电子干扰,使得叙利亚战机与地面指挥系统联系中断,防空导弹失控,对战争局势产生重大影响,这显示了电子战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4. 高科技武器的集中使用:除了电子战设备外,大量先进的坦克、飞机、导弹等武器装备投入战场。如双方在战争中使用了各型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空空导弹及空地导弹、反辐射导弹等。
5. 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势力交织:除了以色列、黎巴嫩、巴解组织、叙利亚四方外,还有联合国部队、黎巴嫩国内的亲以基督教武装等势力卷入战争。
6. 城市攻坚战与围剿战:以军对贝鲁特西区的巴解组织总部进行了长时间的围攻,以及对在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和叙利亚军队进行围剿。
战争影响:
1. 军事方面:
以色列军队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摧毁了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大量军事设施和基地,削弱了叙利亚军队在黎巴嫩的存在,但自身也付出了伤亡2000余人,损失140台坦克,武装车辆和飞机分别损失135辆和10多架的代价。
巴解组织伤亡3000余人,100多辆坦克被击毁,500多门火炮损失,400多座秘密仓库被以色列占领,实力大为减弱。
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400多辆坦克,58架飞机。
2. 政治方面:
巴解组织政治上受到重挫,不得不离开黎巴嫩分散到其他阿拉伯国家,此后其活动中心被迫转移,不得不承认以色列的存在。
以色列国内也爆发了反对战争的和平运动,但以色列坚持其扩张政策,使巴勒斯坦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黎巴嫩战争导致黎巴嫩政局继续动荡不定,国内各势力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建设停滞。
3. 国际关系方面:
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阿以关系进一步恶化,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仇恨加深。
以色列扶植的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武装对贝鲁特的两个巴勒斯坦难民营进行屠杀,造成2300多名民众死亡,这一行为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的强烈谴责。
4. 对军事变革的推动:
战争中高科技武器和电子战、空地协同等作战样式的运用,对世界军事的变革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向世界展示了现代战争在高科技条件下的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