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被美国打了14年,最后成了亲美国家,国内女性为美军生下数万混血

2025-01-07军情

从二战结束到21世纪初,全球发生的两百余次武装冲突中,美国发起的竟占八成之多。

四处燃起战火的背后,不是所谓的「美好未来」,而是无尽的废墟与哀鸣。

无数家庭骨肉分离,亲人再难团聚;繁华城镇一夕化为焦土,郁郁乡野添上无数孤坟。

美越战争,堪称美国二战后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深的一场东南亚冲突。

令人唏嘘的是,战火褪去,美军留下的除了战争创伤,还有数万混血儿。

被美国打了14年,最后成了亲美国家,国内女性为美军生下数万混血

美越混血儿

基于冷战思维与亚太战略,美国在1961年至1975年间深陷越南战场。

战争期间,越南人民付出了沉重代价。

北越与南越军队的伤亡人数估计在70万至120万之间,而平民死难者更高达100万乃至更多。

换言之,每十个越南人中,就有一人被卷入这场灾难。

而美国的代价同样不小。

超5.7万士兵丧命,30多万伤残,更多士兵罹患「战争疲劳症」,心理阴影挥之不去。

经济上,美国为这场战争耗费了巨额资源,总花费高达1500亿美元。

这还不包括战争结束后,每年支付给老兵的数十亿美元福利。

越战后,美国接纳了72.5万越南难民,但代价远不止于此。

战争引发了美国长达十年的通货膨胀,其经济与社会均受深远影响。

而更为复杂的遗留问题,则是那些战争期间出生的美越混血儿。

这一群体根据父母关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美国驻越人员(包括军人及商人、记者等非官方人士)与越南女性在合法婚姻关系下所生的子女。

这些孩子通常会随着父母返回美国,并取得公民身份。

然而,这类混血儿仅占极少数。

另一类则是战争期间美国士兵与越南女子的非婚生子女。

这些孩子大多因缺乏法律保护,未能取得美国国籍,只能作为越南公民留在当地生活。

战争结束后,大批美军撤离,留下这些混血儿童与其母亲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

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主要驻扎地集中于南部地区,尤其是当时的西贡(今胡志明市)。

这座城市一度成为美军的活动中心,但也因战争而笼罩在痛苦与混乱之中。

战场的残酷与血腥使许多士兵精神崩溃,战争的无意义和惨烈冲击着他们的信念。

他们在酒精、毒品和无休止的派对中寻求短暂的慰藉,甚至将压抑的情绪发泄在斗殴与性交易中。

这种混乱生活方式也催生了美军基地周围繁荣的商业区:酒吧、餐馆、舞厅、咖啡馆和俱乐部层出不穷,俨然成为战场边缘的「消遣乐园」。

越南人民的处境却截然不同。

无论南北,整个国家都被战火席卷,轰炸声日夜不停,炮弹和地雷随时可能吞噬生命。

田野被炸得满目疮痍,耕种无望,农村青年不得不涌入城市寻求生计。

那些贫困的越南人,在失去土地的情况下,唯有尝试依附美军基地的边缘经济。

他们争相抢夺有限的工作机会,做文秘、收银员、厨师、服务员,甚至成为佣人、保姆或洗衣工。

即使是这样微薄的工作,也常常面临激烈竞争,只有极少数人能勉强维持生计。

许多年轻的越南农村女性面临无法选择的命运。

她们找不到正当的工作,却背负着家庭生计的重担。

在酒吧老板和舞厅经理以金钱和食物为诱饵的驱使下,一些女子迫于生计,沦为陪酒女、舞女甚至妓女。

更为讽刺的是,也有部分女性主动选择了这样的道路,或因贫困,或因对生活的绝望。

这些美国士兵对风尘女子出手阔绰,赠送礼物、邀请用餐、消费娱乐,这些举动轻而易举地掏空了越南本地男子的自尊。

背后的原因并不难理解——多数美国士兵不过是刚刚踏出家门的年轻人,远离故土,孤身置身于一个气候湿热、文化迥异的陌生国度。

而这场遥遥无期的战争,充斥着血腥与死亡,使他们终日被绝望笼罩。

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渴求安慰,渴望情感寄托,甚至希望建立一段稳定的关系,哪怕只是短暂的慰藉。

美国军方对士兵们的需求并非视而不见。

第一骑兵师在越南中部的安科城建立了一座名为「东方迪士尼乐园」的大型妓院,这无疑是对驻菲律宾美军制度的直接效仿。

这样的「乐园」,成了异国他乡的士兵们逃避现实的场所。

不仅如此,驻越的美国建筑工人也是当地酒吧、舞厅以及妓院的常客。

他们的收入是普通士兵的五倍,且大多长期驻留越南。

这些条件使他们更倾向于与当地女性建立长期的同居关系。

美军的暴行

在越南传统文化中,女性婚前保持贞洁乃是社会共识,未婚先孕几乎被视为不可想象之事。

因此,生育控制的观念在战前的越南几乎毫无普及。

然而,战争的爆发彻底撕裂了这一伦理框架。

越南战争时期,为了求生与维持生计,性交易迅速蔓延,避孕观念却依旧遥不可及。

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避孕药对越南女性而言简直是奢望,而驻扎当地的美军士兵普遍对使用避孕措施不屑一顾。

加之女性对现代避孕手段知之甚少,混血儿童大量诞生。

然而,这些孩子的降临大多不被家庭接受,他们被抛弃、遗忘,成为社会边缘的哀叹。

更为令人发指的是,并非所有的混血儿童都源自交易、同居或通婚。

部分孩童的出生,是美军士兵在暴力胁迫甚至强奸越南女性后的残忍遗留。

臭名昭著的「美莱村惨案」,便是美军暴行的缩影。

在时任陆军中尉威廉·卡利的指挥下,超过500名越南百姓在美莱村惨遭杀戮,其中大量女性被施以暴行后焚尸。

加里·罗斯切维兹,一名美军士兵,曾命令7名女性脱衣排队,其中年纪最小的仅18岁。

然而,当这些女性因绝望而歇斯底里地尖叫时,他竟冷血地用M-79榴弹发射器将她们炸死。

这样的暴行,只是美军在越南战争期间的冰山一角。

战争的阴影笼罩下,美国政府、军队、媒体和士兵都心知肚明——这场战争不仅摧毁了越南的土地与文化,也留下了无数无人认领的混血儿童。

他们在街头流浪,饥饿与贫穷如影随形,被家庭抛弃,被社会遗忘。

据人道团体和美国官员的联合调查估算,越战遗留下来的美越混血儿约在3万至5万之间。

这一数字是基于南越孤儿院、诊所及医院的共同数据统计得出的。

生命的尘埃

1975年,美国从越南撤军后,那些与美军士兵结婚或同居的越南女性大多成为单亲母亲,而她们的孩子则成为社会歧视的集中目标。

在越南的社会主义政权眼中,这些孩子是「敌人的种子」,不仅被亲人抛弃,更被整个社会孤立。

媒体将他们描述为「生命的尘埃」或「尘埃孩子」,他们的命运充满无助与悲怆。

越南社会传统极为重视家庭和血统,孩子的身份与尊严往往取决于父亲的地位。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父亲,便没有任何尊严可言。

在越战结束后,由于美越混血儿的父亲返回美国,这些孩子成为家族和社会的累赘,许多家庭甚至被政府没收财产。

美越混血儿的多种族特征,如白皙的皮肤、蓝色的眼睛、卷曲的金发或深黑的肤色,使他们格外显眼,成为歧视的靶子。

尤其是非洲裔美越混血儿,因肤色的差异,承受的社会压力尤为巨大。

为了让孩子在越南社会中获得一丝接纳,许多单亲母亲尽力掩盖混血儿的外貌特征。

例如,她们尝试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孩子的肤色变深,压低他们的高鼻梁,甚至将头发染成黑色。

这些母亲大多生活在美军基地周边的农村地区。

在战争中,由于田地被炮火摧毁,农业经济濒临崩溃,她们不得不依靠在美军基地的低薪工作为生。

有人为了养家糊口,甚至做了陪酒女郎或妓女。

然而,当美国人撤离后,她们反而成为越南传统社会的耻辱象征,饱受社会的唾弃。

面对生存压力,一些母亲无奈抛弃了自己的混血孩子,选择再嫁另谋出路。

据统计,战争结束后,越南约有10万名孤儿或弃儿,其中许多是混血婴儿。

这些孩子因无人照顾,往往病死于街头,当时的遗弃婴儿死亡率高达90%。

1991年,美国学者对抵美的美越混血儿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5%的受访者记得幼时由母亲或外祖母抚养,17%独自生活,8%则与继父共同生活。

到了1999年的后续调查中,69.2%的混血儿曾与母亲生活在一起,而另有29%在成长过程中从未与母亲同住。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混血儿被亲人抛弃的残酷现实。

他们流浪街头,无家可归,常年营养不良,以沿街叫卖、偷窃、乞讨为生。

他们不仅忍受饥饿与寒冷,更常常遭受路人的责骂乃至殴打。

越战结束十年后,一名美国记者以游客身份访问西贡。

他看到街头有一些明显带有美国人特征的孩子,他们生活在临时搭建的简陋棚屋中,靠贩卖香烟、口香糖和糖果维持生计。

20世纪80至90年代,在美国上演的歌剧【西贡小姐】再现了这些孩子悲惨的命运。

剧中,一首名为「Bui-Doi」(越南语意为「尘埃」)的歌曲生动地描述了这些孩子的处境。

他们没有家庭,也缺乏关爱,像漂浮在风中的尘埃,毫无归宿。

这些孩子因为身份的特殊性,或者被家庭遗弃,在越南的成长过程中极少受到教育。

1991年的调查显示,14%的美越混血儿从未上过学,17.5%的仅上学不满3年,32%接受了4至6年的教育,而超过6年的仅占36.5%,其中只有1人曾完成12年的正规教育。

教育的缺失和社会歧视的双重压迫,让这些混血儿在越南的就业市场上几乎毫无立足之地。

他们常是最后被录用、最早被解雇的人,即使侥幸得到工作,也多是低薪、危险、甚至对健康有害的职业。

上世纪80年代,伴随各方的强烈呼声,美国政府终于出台相关法案,允许遗留在越南的战争「孤儿」移民。

然而,这些美越混血儿跨越太平洋后,等待他们的并非梦想的生活,而是另一场无声的社会斗争。

他们从越南的贫民窟走出,却最终陷入美国的贫民窟。

新的土地并未给予他们希望,反而是冷漠与歧视的延续。

这些混血儿在越南时教育匮乏,英语水平低下,缺乏任何能够谋生的技能。

移民美国后,他们的经济困境依旧难以改善。

虽然美国政府提供了少量补助,但这杯水车薪远不足以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

许多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在社会底层挣扎求存。

更令人唏嘘的是,不少混血儿的「养父母」在他们抵美后便将其抛弃,亲生父亲也大多对他们不闻不问。

就连同样饱受歧视的美国越南裔社区,对这些混血儿的到来也表现出冷淡甚至排斥。

他们的身份在越南无法被认同,而在美国同样没有归属感。

失去家庭的温暖,远离文化的根基,他们既不属于越南,也难融入美国,心理问题接踵而至,生活愈加艰难。

即便踏上了所谓自由的土地,这些美越混血儿依然是「生命的尘埃」,随风飘荡,难以驻足。

他们承载着战争遗留的悲剧,在两国之间被遗忘,被忽视。

参考资料:

越美混血儿:越南战争的悲情遗产 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