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西方专家警示:中国发射洲际导弹并非最大威胁,另一件事更重要!

2024-10-13军情

在今年9月,中国再次向太平洋地区发射了一枚数十年来未曾试射的弹道导弹。这一事件近期在网络上引起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的热烈讨论。

近期有报道称,这枚飞行里程达到一万两千公里的导弹,正是我国科研人员辛勤努力研发的东风-31AG。

今天我们不讨论网络上热议的导弹型号,而是关注一个更让相关国家忧虑的问题。这是一件在通知这些国家后进行导弹发射时所发现的事情。

焦虑不安的西方各国

长久以来,美西方各国似乎对他们心目中设想的国家并不十分友好,尤其在中国试图与它们进行良好沟通时,这些国家总是显得颇为傲慢。

在此次导弹发射之后,连美国也将中国提前通报的举动视为「负责任」的态度。

然而,在10月10日,西方媒体报道称,有6名所谓的安全专家和4名外交官对中国最近进行的洲际弹道导弹试射进行了分析与评估。

最终,他们认为:中国此次进行武器测试,不仅仅是为了检验自身武器,实际上还暗藏着其他含义。

他们认为,中国在多年后再次向太平洋地区进行洲际导弹试射的原因是。

除了包含「核威慑」的元素外,它实际上还蕴含着「战略外交」的意义。

除此之外,他们猜测这其中可能隐藏着其他含义,这让他们感到忧虑。

众所周知,在中国于9月25日发射这枚弹道导弹之前,实际上已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提前通报。

毕竟,作为核大国的美国,有必要向对方进行通知。

中国的弹道导弹落点附近还有澳大利亚以及法属波利尼西亚,因此也通知了法国。

不过,这10位专家仍然认为,中国的举措是在「展示实力」。

不过,由于中国发射的弹道导弹携带的是训练用弹头,因此他们对此行为无可指摘。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经过这次导弹试射之后,美国终于能够与我国进行有效的沟通。毕竟,美国国防部副发言人也明确指出,这是朝着减少误判迈出的重要一步。

五角大楼表示,尽管近几年来中国进行了大量与弹道导弹相关的测试,例如在2021年就进行了上百次测试。

不过,西方国家普遍认为,自从四十多年前中国试射了洲际弹道导弹以来,就没有再次进行过全程试射。

因此,他们对中国洲际弹道导弹的性能,尤其是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怀疑。

经过这次中国火箭军的全程试射,他们再次确认了其强大的实力。

此外,【路透社】还透露了另一条消息。

在中国向美国宣布将全程试射弹道导弹后,五角大楼迅速派遣侦察机对与中国导弹相关的信息展开搜集。

然而,结果却是怎样呢?美国的这些侦察机没有任何收获,仅仅是在空中忙碌了一番。

根据法属波利尼西亚媒体的报道,东风导弹已落入其太平洋领土的专属区域,距中国海南岛超过11000公里。

在发射当天,中国还派遣了远望3号和远望5号,全面监测了此次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情况。

正是这一举动,让英国方面感到了一丝担忧,他们认为这次中国试射洲际弹道导弹不仅仅是锻炼火箭军的实力。

在中国检测美西方国家发射弹道导弹能力方面,也同样提供了支持。

这些专家依然没有忘记对中国选择在海南岛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举动进行批评,认为这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他们认为,选择在这个地区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是因为经过的国家数量较少,这样也可以避免与其他国家发生争议。

如果依然如我们记忆中的那样,从辽阔的西北平原作为发射基地朝北极区域或北太平洋发射,可能会引发一些「外交压力」。

这种说法让我国媒体认为,这实际上是在暗示中国的导弹会经过俄罗斯上空,意味着中国是不敢得罪俄罗斯的。

这种说法被媒体直接称为「其心可诛」,毕竟此次中国的发射是为了检验导弹的机动性和实用性。

没想到西方会如此恶意地解读这一切。

然而,这恰好印证了已故南开大学教授艾跃进所说的一句话:「真理仅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之内。」

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我国始终以冷静的态度与他们进行交流,然而得到的却是对方加剧了矛盾。

既然如此,我国使用一些他们能「理解」的语言,也许是可以的吧?

杨洁篪外长曾提到,我们对他们的期望过高。中国一直认为对方会遵循基本的外交礼仪,而美国在中国面前并没有资格基于实力地位发表言论。

总结:

多年来,美国凭借自身的实力,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展示其威风。面对中国希望进行对话的意愿,他们始终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目前中国试射导弹的行为恰好印证了杨洁篪外长的观点。

美国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他们不过是依靠军事实力来显摆。

在目睹中国的军事实力后,如今他们对中国策略的认可,似乎也显得更加谦卑,与中国交流时音调也变得柔和了许多。

自从中国进行上一次弹道导弹试射以来,国家获得了数十年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再次发射弹道导弹后,究竟会给国家带来多大的益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