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战略对抗持续升级的大背景下,美国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军事技术的发展。
美国五角大楼在【2022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中提及,中国研制出的亚轨道飞行轰炸器可在1.6小时内抵达全球任意地点上空,这一新型武器或将彻底改变现有战争规则。
亚轨道轰炸器的概念由来已久,1943年德国轰炸机工程师尤金·桑格尔就提出了类似设想,虽受当时工程水平限制未能实现军工转化,但「桑格尔弹道」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战后美国获取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进展,上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全球快速打击武器体系」,然而投入巨大却进展缓慢,最终搁浅该项目。
美国还与俄罗斯签署【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限制对方发展轨道轰炸技术,却未料到中国率先突破了亚轨道轰炸器技术。
2022年底,五角大楼报告监测到中国亚轨道轰炸器飞行测试,该飞行器在100分钟内绕地球一圈,航程达40000公里,飞行速度超20马赫。虽首次测试未准确击中预定区域,但五角大楼认为可能是中方有意为之,且对于中国来说,打击精度并非难题,高超音速导弹东风-17的精度已得到验证,通讯「黑障」问题也已解决。
五角大楼用「最长的飞行时间、最远的打击距离、最快的飞行速度」来形容中国首飞的亚轨道飞行器,美媒【军事观察】也承认中国在该领域已全球领先。
中国亚轨道轰炸器的出现对美国冲击巨大,从技术层面看,它与洲际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不同,可在大气层边缘弹跳式飞行,几乎不受空气阻力影响,能执行洲际打击任务且飞行速度不受限,其无规律弹道使拦截难度远超现有科技水平,实现了「不可预警」与「不可拦截」,战略意义重大。
此外,按照中国军工的装备研发规律,美国不禁担忧中国航空航天实验室是否还有更先进的成品。
未来,中美军事技术竞争势必更加激烈,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也将进一步拉大。
信源: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