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总是把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苏联援助我们武器这件事理解为「白给」,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援助」按世俗说法就是「帮忙」,只有在援助的前面再加上「无偿」二字才能叫「白给」。而现实的情况是,当初苏联对我们提供的武器只能算「援助」,不能算「白给」,因为那是有偿的。那么当时围绕着这件事情到底发生了那些故事呢?
新中国迫切需要一支正规化、多兵种的军队
我们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是与制式装备这个词不着边的,尽管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过程中我们通过在战场上缴获敌人的武器,装备了一支几百万人的军队,但是,他们所使用的武器却是参差不齐「万国」牌的,而且,既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就连坦克、大炮等重武器也是微乎其微的。这对我军将要承担的跨海作战完成解放台湾的任务是极其不利的。
为了改变这支军队的武器状况,使部队向正规化,多兵种、机械化方向发展,也是为解放台湾做好充分准备,早在共和国筹建之初的1949年8月,我们就向苏联提出了进口苏联先进武器装备的计划,当我们的飞行员还在航校学习时,我们就先后从苏联购买了443架和185架飞机,并同时购买了海军舰艇若干艘。
尽管陆军装备的更新没有走在前面,但我们也是向苏联提出了在1953年年底前进口60个陆军师现代化武器装备的采购计划。这些武器采购计划,随着毛主席出访苏联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都相继得到了落实并陆续进入到了合同执行阶段。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既然是进口武器,当然是要花钱的,因此,根据合同规定,这些武器装备我国政府都是要通过分期付款或向苏联贷款来进行结算的。
朝鲜战争改变了我军装备更新的节奏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可是,出兵朝鲜,我们要面对的对手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风光无限的世界第一强国的军队,那么,靠装备落后的部队去战胜敌人,部队是会遭受重大损失甚至完不成任务的,因此,我们的部队迫切需要用先进的武器装备武装自己。
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也是为前线将士们的生命负责,中国政府在决定出兵朝鲜之时便同时向苏联提出了提前交付原定进口武器的要求。为此,周总理亲自去苏联向斯大林提出了一个志愿军急需武器的清单:
第一批包括大口径加农炮、100毫米以上口径榴弹炮、76毫米口径山炮及高射炮、火箭炮等各种火炮11种共2114门;各种牵引车、修理车、运输车、救护车、起重机车、摩托车等共3301辆,并要求这些武器在三个月之内必须交货。
第二批包括,各种火炮2064门、汽车3286辆,,要求在5个月内必须交货。
批斯大林作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当然乐于看到中国出兵朝鲜的决定,他不仅答应了周总理提前交付武器装备的要求,还承诺将派苏联空军到朝鲜作战,以保障志愿军的空中安全。
然而,尽管改变了交付计划,但这批武器还是没有赶上我们英勇的志愿军部队的战斗进度。志愿军从1950年10月19日入朝作战,截止1951年1月8日,已经用自己从国内带来的原有装备,通过机动灵活的战术和不拍牺牲的战斗精神,通过三次战役,成功地把已经推进到鸭绿江边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到了北纬37度线以南地区。
当然,从战斗中暴露出来的许多战斗因装备落后达不到作战意图的问题也清楚地告诉我们,必须马上改善志愿军部队的武器装备。
由运动战向阵地战的转变
正当志愿军几十万官兵在朝鲜的冰天雪地中与联合国军苦苦鏖战之时,1950年11月7日,毛主席又亲自致电斯大林,提出了苏联方面一次性向我国提供36个步兵师轻武器以改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状况的要求。这些武器包括:十四万支苏制步枪及子弹五千八百万发、2二万六千支自动步枪及子弹八千万发,七千挺轻机枪及子弹三千七百万发、二千挺重机枪及子弹二千万发,TNT炸药一千吨等。
就这样,从1951年1月开始,苏联方面便开始按照合同陆续向我方交付各种武器装备,而我志愿军部队也开始陆续通过战场休整、部队轮战、国内改装等措施先后拿起了这些新式武器。随着装备的改善,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伤亡率有了明显的降低,而且在第四次、第五次战役中,我军的阵地战防守能力也的到了不断加强,更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喀秋莎」火箭炮等先进武器的投入,我军的进攻和防守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后来的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中我军装备甚至达到了可以与美军抗衡的水平。
虽然说武器装备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但是,其所占有的比重也是不可或缺的。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迟到的30个师装备
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1951年5月时,毛主席又派当时的副总参谋长徐向前前往苏联,带去了一个再次购买能够装备60个步兵师武器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朝鲜战场的态势,提出了希望苏方能够在半年内全部交付的要求,可见,当时的中国领导人对打赢这场「抗美援朝战争」是下很大了决心的。然而,斯大林这一次并没有全部接受我们的要求,其理由是苏联的生产能力也是有限的,即使开足马力,尽其所能要想在一年内全部交付都是不可能的,还谈何半年?
消息传回北京,毛主席对此也表示理解,他提出了在保障1951年交付10个师装备,以满足朝鲜战场需要的前提下,三年内全部交付其余部分也可以。于是,合同得以顺利签订。然而,此合同在执行中却并不顺利,到1953年底,苏联方面不仅没有全部交付合同订单中的武器,就连要求在1951年年内交付的10个师的武器也没有按期完成,至1953年底,这份合同,苏联方面只完成了合同总数的50%,其余数量直到1954年底才最终得以完成,而此时,朝鲜战争已经停战一年多了。
值得称道的契约精神
朝鲜战争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爆发的最大的局部战争,表面上看是南北朝鲜内部的矛盾引起的,其实也是二战以后形成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斗争,同时,也与远东地区朝鲜周边国家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中国出兵的上句是「抗美援朝」,下句则是「保家卫国」,理由说得很清楚,苏联也然,南北朝鲜孰胜孰负也是苏联的重大关切,因此,当美国通过仁川登陆,一路向北几乎占领整个北朝鲜时,苏联是急于帮助朝鲜的,可鉴于苏美两国在朝鲜战场直接兵戎相见会有直接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等原因,苏联又不能直接走到台前来,因此,当中国政府应北朝鲜政府请求,决定出兵朝鲜时,斯大林是非常赞同的,甚至还承诺出动空军为没有空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所以,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另一层意义就是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成员尽国际共产主义义务。
而苏联方面对中国的这一国际主义举动从内心里说是非常感激的,所以在与中国再次签订军火合同时做出了这样一个条款:以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入朝作战为准,此前苏联提供给中国的所有武器装备,其单价维持原价不变,并按实际发生数量结算,此后苏联再提供给中国的所有武器装备均在原合同价格的基础上降价30%,从这个角度看,苏联当时也算是给了我们很大帮助了。
不过,苏联在按合同为中国提供武器时,也有令中国不满的地方,他们把许多二战时期的库存,甚至是用过的武器以次充好提供给我们,也发生了一些由于武器装备粗制滥造质量低劣影响我军战场正常使用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苏联提供给我国的372架米格9战斗机,米格9战斗机是苏联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其油耗大、作战半径短、性能也差,志愿军空军驾该机在朝鲜升空作战以后发现,根本无法和美军的喷气式飞机对抗,因此,立刻就停飞了这种飞机。并向苏联方面说明了情况。斯大林知道情况属实以后,断然决定重新无偿向中国提供了372架米格15战机,从而改变了中国空军在朝鲜天空的战斗局面。
当然,对苏联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及时按时如数执行合同,本着中苏友好的原则,中国也是没有做出过分的追究。
据统计,有64个陆军师和23个空军师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装备起来的,其总价值约合人民币30余亿元。
不过,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中苏两国、两党之间出现了许多矛盾,苏联不仅撤走了专家顾问,撕毁了合同,而且还上门逼债,甚至最后到了拔刀相向的地步,而1959年至1961年又恰逢我国遭受了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造成了我国经济极其困难的局面,但是,尽管如此,我国也没有赖账,而是号召全国人民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地尽快还债。
我们通过红遍全国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歌曲,知道了可可托海这个地方,实不知,可可托海早就为中国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扬名全国。
可可托海位于新疆富蕴县,是个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地方,他有一处稀有金属矿,蕴含着航空、航天、氢弹等项目必须要用的铍、锂、铯、钽铌等多种稀有金属元素,上世纪50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们国家仅靠这个三号矿坑在三年时间里就归还了苏联20亿元人民币的债。
回顾这段历史,客观地说,我们应该感谢苏联为我们提供了那么多的新式武器,因为,这不仅使志愿军在朝鲜最终战胜了联合国军,更是通过这些武器使我军在装备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加速了我军正规化、现代化的进程,当然,我们也更应该感谢当时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是他们的英明决策使我们赢得了这样一个建设一支现代化军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