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做过装修,边看边和大家聊聊吧
不行,我跳着看了一点就觉得很蛋疼了……
开头这张图我有点感触
虽然我不是在农村长大的,但是家里三个表兄弟。以前的外公家也是一楼,带个小后院。
对于小孩子来说,这样开阔的院子,就是一个非常开心的游乐场了。
这种说话的方式让我感觉不太舒服
后仰的姿势,一般会给人比较强势的感觉。
说话中,也是以「对别人下结论」这种结构为主,就是「你是怎么怎么样的」,「它是怎么怎么样的」。
然后他用了所谓「空间秩序」、「空间序列」、「混沌的一体的」这种高大上的词语。
看到这里,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位设计师更倾向于「设计的艺术性」。
大量的「下定义」式的说法:
而且设计师说的,有些地方我觉得并不太对
像这里说原来屋子,缺少规划,那我觉得确实。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屋子随着一次次的扩大、布置,也正是原住户逐渐改造屋子、适应自己使用需求的过程。
所以,现在来看,缺少总体规划、利用率不佳,没毛病。
不过,这其中也包含着住户的生活需求,即我们所说的「生活气息」。
关于业主要二层
设计师反对二层的原因(懒得截图了)
如果最后业主还是不接受(平房),那么设计师也会妥协。
看到这里,我觉得,其实设计师还是考虑了二层的问题的。
并且老房子本身就是平房,也足够家里二十口人一起住,那么在居住的空间上,确实不是「一定」要二层才能够用的。
这里弹幕就很夸张了,我觉得……还不至于。
然后设计师定调:既不迎合现在城市生活潮流,又符合未来乡村生活感受的建筑。
确定方案阶段
这个阶段(不知道后期有没有时间线上的图片调整),已经把大家诟病的漏风墙的效果图拿出来了……
但是这才是刚开始啊……
然后是建设部分
先放个图,大家有个大致的布局印象:
老房子(注意朝向)
地基施工:
新房子有图了也发这里:
然后我看到这么一句
室内精装和建筑施工是两码事啊……
资质要求都不一样啊……
选红砖
设计师选红砖的原因居然是「农村都用这个,说明这个最好」……
弱弱的说,作为装修为主的设计师,如果确实没接触过基础土建方面的东西,咱可以把土建部分交给专业的工程队啊……
然后跑到20公里以外的砖厂,选砖的原因是……
然后是关于砖墙怎么砌的介绍。
做了很多方案,看不同效果。
这里可以看出来设计师非常铁了心想要搞这种裸露红砖的风格。
同时,还说到院墙「通透」的要求。
最终的方案大致是这样,大小转配合,中间留缝拉钢筋再浇混凝土。
到这里,只是红砖院墙的砌法。
搞点特殊的形态,更好看更有感觉,我觉得目前来说没问题。
不过为了一个院墙,已经花费进去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了……
施工进度严重拖慢:
而且虽然是基础的清水墙,但是还要按照精装修的精度来要求。
然后为了赶时间,从外地调工人……
这就又花钱又花时间了……
砖墙效果,如果是同一颜色的砖,感觉应该还是很好看的。
可惜由于砖本身的品质,看起来就很low很低廉。
浇筑最高超45°的向院内倾斜的斜坡,原因是「想保留老房子的感觉」。
老房子也没这么斜啊……
这里的建筑也大多数是这样的设计:
新房子设计布局
两条动线
这个就很怪啊……原来的内院就可以完全兼顾「通道」的作用。
何必单独再做一个走廊呢……
然后,这个外围一圈的走廊,就显得很暗:
为了亮光,在尽头设置了一个露天的小院子。
而且,这个走到的宽度会很拥挤,设计师站在中间,手都不能很好地张开。
这还是没完成内部硬装的情况下。
而且这整个周围一圈的走廊,还不能做太宽,不然就占用了房间的空间。
保温还是有的
黄色部分使用松木材料实现一定的保温,蓝色部分是库房,就保留之前的砖混。
唯一的贴砖
厨房用了手工砖……
厨房墙面油污最难清洁的就是砖缝了……
手工砖这么贵……直接大砖不是更好么……
全屋空气能地暖+热水
相对电、煤(热水)地暖来说,空气能供暖是相对省钱的一种产品。
然后很多人可能比较好奇,这个「空气能」到底是个啥?
大概了解的话,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特殊形态的「空调」。
因为他是热量的「搬运工」而不是「生产者」,所以热效率可以超过1甚至2,非常高。
防水
墙面防水咋办……?
交付
院子的小椅子:
厨房开门卡橱柜和灶台:
外侧走廊还是太暗了:
而且很挤:
卫生间:
(这么大的空间不做干湿分离……)
内侧走廊:
(更挤了)
墙上的玻璃感觉不是多层保温玻璃(存疑)。
另外使用木窗……这窗扇的隔热形同虚设……
镂空仓库(这是真不能放粮食了……)
我的看法
边截图边看视频,再码码字,前前后后接近三个小时下去了……
如果整个视频看了,可以看到设计师本身还是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实际的使用和效果的。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设计和施工无法统一
设计师的想法,是用红砖,在室内做出「工业风」、「原生态」而又有高级感的效果。
就是类似这样的效果:
但是实际红砖品质的参差,导致成品效果让人一言难尽……
另一方面,太执着于「设计」上,忽略了家本身的使用意义
设计师用红砖混凝土,想要打造原生态风格。
这就像是天天吃山珍海味的皇帝,有一天饿的要死了见到一碗简简单单的「红嘴绿莺歌」,当时就觉得哇塞太好吃了。
但是对于乡下的自建房来说,干干净净敞敞亮亮,就是他们的基本要求。
再多一点,就是外观看起来豪华一点、高大上一点。
我的简单想法
空间上,如果取消走廊,将这些空间放到院子里,做个回廊,那么院子会更宽敞,整个屋子也会有一个以院子为中心、更直接的动线。
内装上,墙面刷白、地面铺大砖、卫生间白瓷砖,很简单,而且整个房子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干净清爽、也容易打扫。
说一点儿我个人的想法吧
算是抛砖引玉,让各位大佬见笑了。
原节目中我最感触的就是这个画面:
露天而敞亮的院子,一家人的年轻一辈充满朝气地在院落中玩耍。
这个场景,我觉得是这个「二十口的家」,应该做到设计中的。
户型
原户型为U字形,一圈环绕,南面开大门。
新户型,回字形,四面封死,小门小院,非常闭塞。
新房子两层的设计
然后说说我的想法
首先,依然采用原户型的U形布局,保留南面开放,保留一个尽可能大的开放庭院。
我大概划拉了一下,具体尺寸和房间数量情况根据实际尺寸和需求调整哈。
庭院部分
庭院中我可能会分两半,靠近大门的部分,接通到仓库和饲养区,作为「脏区」,简单水泥搞搞就好。
而更靠里面的则作为相对更干净一些的区域,作为观景聚餐(夏天)和给孩子娱乐玩耍用,使用一些更防滑、柔软一些的材料,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更美观一些。
然后蓝色区域的一部分小院,可以简单做个玻璃天棚,夏天、太阳好的时候,一家人可以在院子里吃饭聊天。
房间部分
最好的朝向还是给老人的主卧,里面角落设置一个内卫,根据情况看要不要淋浴区。
这样老人晚上起夜就不用出门了。
左侧黄线区域,设置一个独立的外卫,供客人、家人使用。然后根据情况,一楼保留一到两个客卧。
客餐厅区域
一家人聚餐,主要还是以客厅为核心。并且农村过年都是一起热热闹闹做菜的,这也是老人最开心的时候。
因此我考虑给出足够大的空间给客餐厅、厨房,以及把院落的一部分也分进来。
厨房区域两个门,一个开往小院,一个内部直通客餐厅。
通往客餐厅的门一定要大,可以考虑使用玻璃移门,以实现开放和封闭的切换。
客餐厅区域,(图中)左侧作为客厅区域,右侧作为餐厅区域。
平时人不多的时候,就在餐厅区域就餐。
人多的时候,客厅区域摆个桌子,整个房间就都是餐厅也都是客厅。
二楼区域
二楼部分,外卫上面设置一个卫生间,主卧、客厅上面设置3~4个客卧,给子女居住。
厨房上面可以设置一个晒台,用于晾晒衣物啥的,也可以作为观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既有朝南的光照,又可以和楼下院子呼应。
说实话,全部看完以后,我觉得,这个案例没有大家喷的那么不堪。
但是实际效果,也确实对不起这花出去的装修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