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6知识 同意苏同学的回答,补充一点薄见。 从题主的问题描述看,主要是针对报志愿吧?如果只是针对报志愿,我的建议有两点: 1,在学校间选择的话,(仅针对工业设计系)学校的综合排名可以作为重点考虑,不需要仅仅考虑专业排名。 2,如果面临工科侧重和艺术侧重的抉择,以你本人的实际背景为主。也就是说,如果你是艺考的学生,那去一个艺术学院的,如果几乎没有艺术功底,可能工程背景的学院更适合你。 关于工业设计的大概念和大道理我就不多解释了,其他答案和网络上都有很详细的介绍。我不才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系,刚好是一个设立于工科学院的工业设计系(我们系好像当年是全国唯一一个把工业设计放在计算机学院的学校,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后来到加州来读研,又是一个设立于艺术学院的设计系。现在在硅谷就业,身边有一写大牛设计师同事,有的是工科背景,有的是艺术背景。 1# 不赞同所有归纳为「理工类设计趋于构造,艺术类注重外形」的结论。工业设计这个专业本身学习的就是「 外形和构造的结合」 的学问。如图是我n年前一群台湾的学长姐带我做的一个工业设计的案例,既有外形,也有结构。 完全「趋于构造」忽视外形的有一个专业叫工业设计工程,是一个专门学习工业制作、模具、生产等等解决工业设计当中或之后大部分构造问题的专业,还有一个叫机械设计。基本上到这个步骤,就不是画画图建建模可以解决的问题了,大部分要很扎实的工程功底,尺寸、强度、各种关节和材料的衔接、具体生产工艺和难度甚至成本等都要考虑。这里随机引用一个国外某呼吸过滤器品牌网站上的图片: (地址: http:// charlwood.com.au/person al-oxygen-device/ ) 反过来,也没有完全不注重构造的设计,那叫雕塑。所以,我理解的工业设计,必须要学习一部分工业设计工程的基础知识,少量机械设计知识,然后学习视觉的表达,简单的说就是一些「艺术」的东西,训练关于「美」的感觉和表达「美」的能力(比如使用一些软件制图等),然后在一些实际的案例中去把两者结合起来,并 在各种限制条件和权衡中学习找一个平衡和解决方案 。 2# 以上论述了传统的工业设计的学习,也就是学习工业设计本身。那么非传统的工业设计的学习,会掺入许多近年在国内外都很热门的设计类型的学习,如各类科技方向的拓展:信息产品设计,人机交互设计,概念设计;还有一些其他方向的拓展学习:如服务设计等。应该来说,浙江大学本科的工程背景的工业设计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除了像传统的工业设计系一样,学习工业设计的知识技能,我们系还有大量往科技方向和概念方向的延伸,例如让我们学习前沿的ARDUINO开发,接触IT行业热门的「界面交互设计」等高大上概念,鼓励我们参加国际前沿的概念设计比赛等。一个我年轻的时候和系里同学合作的基于ARDUINO和NEUROSKY脑电传感器的恐龙尾巴项目的连接: http:// leaschy.portfoliobox.io /waggingdinosaur 这个项目甚至都不能称作「工业设计「,更类似DIY或者MAKER这种项目。但是我们的本科生活的许多部分就是这样的设计。 这些延伸我不知道国内其他工业设计系会不会有,但是我们系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这些前沿热门的领域;同时,这些非传统的训练塑造了我们独特的眼界和知识结构,使我们在技能层面和其他工业设计学生区分开来, 在观念上有了和国际接轨的可能 。 3# 我并没有因此否定传统工业设计学习的重要性。工业设计就是工业设计,其他设计学习得再多也无法替代工业设计的学习本身。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系的传统工业设计学习是相对薄弱的,特别是如果真的在「产品设计」领域就业的话。我在台湾科技大学交流的半年间,学习了台湾最强的传统工业设计的一些皮毛,感慨很多。 首先,作为非艺术背景的学生(我高中学习的是理科,考的是物理化学生物,没有学习过画画,所有的美术功底来自于大一突击上画室以及系里开的手绘课程),在设计的初期,需要大量快速精确地输出造型和概念,这对于手绘能力欠缺的学生是很有挑战的。我当时采取的就是笨鸟先飞的办法,熬夜,磨,别人一小时能画10个概念,我10小时画1个,不断调整,纸张上的铅笔稿花了磨薄了就扫描一张打印出来继续。总的来说是很痛苦的,画的东西往往还不一定好看。 然后,产品设计还有一项基本功就是制作实物模型,这又是一项苦力工作,虽然不要求艺术背景,但是如果你不学,就是不会,在实际业界的工作中就是少了一点竞争力。学起来费钱(学校要投资建模型房、买各类机械、喷漆环境等)又费力(我遇上一个顶级的老师,要求精确到1mm,可以折磨你到想死)。 最后,实际生产的塑料模型结构、生产工艺等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你即使不是专家,也要基本都懂,否则你设计的东西就永远只能停留在概念阶段,或者需要其他人来帮你调整设计。这样就很危险,一旦核心竞争力失去,一个工业设计师就很容易变成「只注重造型」的艺术家。 4# 作了以上比较,回到题主关注的问题:该去哪个学校呢?我不知道题主的具体实力和兴趣。但是总的来说, 1)我觉得学校的实力对工业设计系的实力影响很大的原因如同2#中所述,每个学校具体开设的课程以及课程之外的学习氛围、兴趣小组、实习和出国交流机会等等等等都是很不一样的,不仅要考虑「我想学设计」,还要考虑「我想学什么样的设计」。去问问看具体那个学校的学生平时都在忙什么。 2)其次,工程方向和艺术方向的选择,真的真的真的,不要强扭。如果你理科优势过于明显,那么可能工业设计工程更适合你,如果你艺术优势明显,硬要你去学太多工程上的东西会很痛苦,那就学艺术设计或者美术学院的工业设计什么的。只有如果你是能够拿下大部分高中数理化的学习,但是对理工科学习不感兴趣,并且有一定感性的、人文艺术方面细胞的学生,可以考虑综合性学校的工业设计。 3)不管将来再哪里学设计,不论学习之后想在哪个领域就业,都不要忘记: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永远是最屌的,要么做艺术生中最懂技术的,要么做工程师中最有艺术细胞的,不然就不要学设计,还不如艺术和技术选一个学。
同意苏同学的回答,补充一点薄见。 从题主的问题描述看,主要是针对报志愿吧?如果只是针对报志愿,我的建议有两点: 1,在学校间选择的话,(仅针对工业设计系)学校的综合排名可以作为重点考虑,不需要仅仅考虑专业排名。 2,如果面临工科侧重和艺术侧重的抉择,以你本人的实际背景为主。也就是说,如果你是艺考的学生,那去一个艺术学院的,如果几乎没有艺术功底,可能工程背景的学院更适合你。 关于工业设计的大概念和大道理我就不多解释了,其他答案和网络上都有很详细的介绍。我不才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系,刚好是一个设立于工科学院的工业设计系(我们系好像当年是全国唯一一个把工业设计放在计算机学院的学校,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后来到加州来读研,又是一个设立于艺术学院的设计系。现在在硅谷就业,身边有一写大牛设计师同事,有的是工科背景,有的是艺术背景。 1# 不赞同所有归纳为「理工类设计趋于构造,艺术类注重外形」的结论。工业设计这个专业本身学习的就是「 外形和构造的结合」 的学问。如图是我n年前一群台湾的学长姐带我做的一个工业设计的案例,既有外形,也有结构。 完全「趋于构造」忽视外形的有一个专业叫工业设计工程,是一个专门学习工业制作、模具、生产等等解决工业设计当中或之后大部分构造问题的专业,还有一个叫机械设计。基本上到这个步骤,就不是画画图建建模可以解决的问题了,大部分要很扎实的工程功底,尺寸、强度、各种关节和材料的衔接、具体生产工艺和难度甚至成本等都要考虑。这里随机引用一个国外某呼吸过滤器品牌网站上的图片: (地址: http:// charlwood.com.au/person al-oxygen-device/ ) 反过来,也没有完全不注重构造的设计,那叫雕塑。所以,我理解的工业设计,必须要学习一部分工业设计工程的基础知识,少量机械设计知识,然后学习视觉的表达,简单的说就是一些「艺术」的东西,训练关于「美」的感觉和表达「美」的能力(比如使用一些软件制图等),然后在一些实际的案例中去把两者结合起来,并 在各种限制条件和权衡中学习找一个平衡和解决方案 。 2# 以上论述了传统的工业设计的学习,也就是学习工业设计本身。那么非传统的工业设计的学习,会掺入许多近年在国内外都很热门的设计类型的学习,如各类科技方向的拓展:信息产品设计,人机交互设计,概念设计;还有一些其他方向的拓展学习:如服务设计等。应该来说,浙江大学本科的工程背景的工业设计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除了像传统的工业设计系一样,学习工业设计的知识技能,我们系还有大量往科技方向和概念方向的延伸,例如让我们学习前沿的ARDUINO开发,接触IT行业热门的「界面交互设计」等高大上概念,鼓励我们参加国际前沿的概念设计比赛等。一个我年轻的时候和系里同学合作的基于ARDUINO和NEUROSKY脑电传感器的恐龙尾巴项目的连接: http:// leaschy.portfoliobox.io /waggingdinosaur 这个项目甚至都不能称作「工业设计「,更类似DIY或者MAKER这种项目。但是我们的本科生活的许多部分就是这样的设计。 这些延伸我不知道国内其他工业设计系会不会有,但是我们系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这些前沿热门的领域;同时,这些非传统的训练塑造了我们独特的眼界和知识结构,使我们在技能层面和其他工业设计学生区分开来, 在观念上有了和国际接轨的可能 。 3# 我并没有因此否定传统工业设计学习的重要性。工业设计就是工业设计,其他设计学习得再多也无法替代工业设计的学习本身。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系的传统工业设计学习是相对薄弱的,特别是如果真的在「产品设计」领域就业的话。我在台湾科技大学交流的半年间,学习了台湾最强的传统工业设计的一些皮毛,感慨很多。 首先,作为非艺术背景的学生(我高中学习的是理科,考的是物理化学生物,没有学习过画画,所有的美术功底来自于大一突击上画室以及系里开的手绘课程),在设计的初期,需要大量快速精确地输出造型和概念,这对于手绘能力欠缺的学生是很有挑战的。我当时采取的就是笨鸟先飞的办法,熬夜,磨,别人一小时能画10个概念,我10小时画1个,不断调整,纸张上的铅笔稿花了磨薄了就扫描一张打印出来继续。总的来说是很痛苦的,画的东西往往还不一定好看。 然后,产品设计还有一项基本功就是制作实物模型,这又是一项苦力工作,虽然不要求艺术背景,但是如果你不学,就是不会,在实际业界的工作中就是少了一点竞争力。学起来费钱(学校要投资建模型房、买各类机械、喷漆环境等)又费力(我遇上一个顶级的老师,要求精确到1mm,可以折磨你到想死)。 最后,实际生产的塑料模型结构、生产工艺等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你即使不是专家,也要基本都懂,否则你设计的东西就永远只能停留在概念阶段,或者需要其他人来帮你调整设计。这样就很危险,一旦核心竞争力失去,一个工业设计师就很容易变成「只注重造型」的艺术家。 4# 作了以上比较,回到题主关注的问题:该去哪个学校呢?我不知道题主的具体实力和兴趣。但是总的来说, 1)我觉得学校的实力对工业设计系的实力影响很大的原因如同2#中所述,每个学校具体开设的课程以及课程之外的学习氛围、兴趣小组、实习和出国交流机会等等等等都是很不一样的,不仅要考虑「我想学设计」,还要考虑「我想学什么样的设计」。去问问看具体那个学校的学生平时都在忙什么。 2)其次,工程方向和艺术方向的选择,真的真的真的,不要强扭。如果你理科优势过于明显,那么可能工业设计工程更适合你,如果你艺术优势明显,硬要你去学太多工程上的东西会很痛苦,那就学艺术设计或者美术学院的工业设计什么的。只有如果你是能够拿下大部分高中数理化的学习,但是对理工科学习不感兴趣,并且有一定感性的、人文艺术方面细胞的学生,可以考虑综合性学校的工业设计。 3)不管将来再哪里学设计,不论学习之后想在哪个领域就业,都不要忘记: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永远是最屌的,要么做艺术生中最懂技术的,要么做工程师中最有艺术细胞的,不然就不要学设计,还不如艺术和技术选一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