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是被人从公众号上拉来反对高票答案的。。。
妹子跟我说她看了知乎上这个回答以后吓得不敢用BB霜了,想知道BB霜是不是真的比粉底液更毁皮?然后发来了高票答案的链接。看完后我觉得很有必要写点什么,以免吓到更多不明真相的宝宝。索性就从高票答案里的bug讲起吧~
「气垫BB和BB是一种东西,就是把BB塞到了海绵里」
第一句讲的还真是干脆利落生动形象,且非常符合大众的经验认知,也确实没啥硬伤,从媒体传播角度说,我觉得写得还挺好哒。
可惜,第二句开始就出戏了。。。
「BB霜就是一种混合物」
请问,你能给我找到不是混合物的护肤品吗?哪怕一种。。。
「本质上还是以粉底为主」
你是想说BB霜和粉底本质上是一样的,对不?那后面使劲喷BB夸粉底可就得上点真功夫了哦,不然很容易被自己砸到哒~
然后,答主拿出了以下论据:
1.「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号称护肤」
这估计指的是化妆品广告里宣称的这个维生素那个氨基酸的,再不就是各种植物提取?尤其是高山采摘深海提炼什么的。。。这,不能算黑点吧?加「护肤成分」又不是BB霜的专利,放眼望去,这年头还有不加「护肤成分」的化妆品吗?包括你捧的粉底。最多也就是各种产品加的不太一样罢了,有的原料可能更贵,有的可能更便宜,有的多加一些,有的少放一点,反正怎么弄客户也基本get不到差别,放啥?咋放?主要靠个业界良心,而跟这产品叫做BB霜还是粉底液并没啥关系,与其看这名字辨别产品性能,讲真?还不如看价格看品牌看口碑呢。。。
2.「遮瑕性比同类型产品高很多,添加剂大大高于粉底」
遮瑕性是否比同类型产品高很多,这个,真不一定啊。。。这玩意跟产品名字也没有半毛线关系啊,主要看产品定位(产品经理觉得这款产品叫个啥名字比较好卖),和配方师的偏好(接单的配方师更擅长做哪种配方),比如这个网红款谜尚红BB:
真的很轻薄哎,遮瑕性一点都不高。。。当然,我估计这位答主用了一样可能感到不透气啊肤色变暗沉了之类的毁皮症状。。。为啥?下文会细讲,耐心看。
「添加剂大大高于粉底?」
excuse me,能告诉我具体是啥添加剂大大高于粉底了吗?
说不清?没关系,我可以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帮大家推测。
她指的这个「添加剂」应该是各种具有一定修饰遮瑕效果的粉末类物质,也就是滑石粉、二氧化钛、氧化锌、云母、硅石、一氮化硼、锦纶-12、聚甲基硅倍半氧烷等等。
对,就是这种外貌的东西:
这是所有底妆类产品的必备成分!这里说的底妆包括但不限于这个问题下提到的隔离、妆前乳、BB霜、气垫BB、CC霜、粉底液。PS:不排除极个别奇葩的只加了防晒剂但没有任何修饰效果的隔离或妆前乳。
也正是这些粉末决定了产品的遮瑕度!其中主要的因素是粉末的含量和品种, 不透明粉末含量多的话,毫无疑问产品的遮瑕度会更高。 而这点,当然也跟产品叫BB还是叫粉底没啥关系。。。所以,时不时也会出现不按这位答主套路出牌的遮瑕力一点都不高的谜尚红BB。
3.「因为遮瑕性要求高,又不能干,所以BB基本上是不透气状态,因此非常容易脱妆。 」
这句话是从前面顺下来的,深究的话当然也是错的,具体原因前面已经讲了——没人规定BB霜必须是遮瑕性要求高的,也没人规定BB霜「不能干」,这些不过是市场定位的结果。记住: 只看产品名字就敢断定产品性能的,不是蠢就是坏。
当然,市场定位有时也会出现「约定俗成」的情况,比如厂家发现大家对遮瑕度高「不能干」的BB霜接受度更高,大多数可能就会乐得轻松的顺势推出更多类似性能的BB霜,久而久之导致大多数人碰到的名字叫做BB霜的底妆都是遮瑕更好「更不干」的,进而在脑海里形成了对BB霜的固定印象。。。可能这位答主就是形成了这种固定印象的人。
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来了, 遮瑕度高又「不能干」的BB霜为什么就「基本上是不透气状态」?以及为什么「非常容易脱妆」呢?
对此,答主当然是只字未提的,只有一句结论,你爱信不信。然后,然后就深藏功与名去了。。。
既然讲到这了,我就来帮她补上吧。
前面我们知道了,从配方角度看,遮瑕度高=高含量的不透明粉末,那么,她所说的「不能干」在配方上又意味着什么呢?
答: 「不能干」=高含量的强效保湿剂和封闭剂!
保湿剂指的就是各种具有吸湿性的水性成分,效果较强的有甘油、双甘油、甲基丙二醇、戊二醇、羟乙基脲、甲基葡糖醇聚醚-XX、聚乙二醇-X等。
封闭剂则是指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对水具有一定封闭性的油膜的油性成分,这方面最强大的就是矿脂,也就是凡士林。其他类似矿脂有较强油腻感的油脂蜡也多半是封闭性很强的,比如蜂蜡、乳木果油等。
并不是所有的油性成分都具有封闭性能,比如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D5),非常常用的一种挥发性硅油,你看它呀的确是个油,但抹脸上却没啥封闭性,因为分分钟就会像酒精一样挥发掉,带给你的就是极其清爽「透气」的感觉。当然,D5含量多的产品也就不符合答主所谓的「不能干」的要求。其实,目前化妆品配方里用的大部分油性成分都是介于矿脂(拥有最强封闭性能的油)和D5(基本没有封闭效果的油)之间的,各种油的封闭性能也是千差万别,这里只以最典型的两个极端为例来说明,以后会撸一个清单出来帮大家更准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品。这样的配方毫无疑问会给人带去「不透气」的感觉,无法想象的,你可以弄一堆甘油和凡士林糊脸上体验一下嘛!所以,说这种「不能干」的BB霜基本都不透气我是无言以对的。当然,现实中的底妆不可能真的只用甘油和凡士林这种粘腻到爆的成分,而会复配清爽一些的性能互补的各种各样的成分来调节,不然擦个底妆跟抹药膏似的,你能忍,我也要掀桌的!
对于这句话的第二个问题:遮瑕度高又「不能干」的BB霜为啥就非常容易脱妆呢?
好吧,总之,这句话虽然答主没有讲出所以然,用语姿势也不够科学,但大致的结论还是没有硬伤的。确实, 遮瑕好又「不能干」的底妆相对于轻薄又干爽的确实更容易出现脱妆问题。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粉底确实比BB霜更好咯?(假设所有BB霜都更遮瑕更保湿而所有粉底都更轻薄更干爽)
那必须不是啊!
虽然产品性能有差异,但人的皮肤状况也是千差万别的啊。
你一不缺水的大油田用BB霜脱妆严重明明是你自己找抽啊~皮肤本身的水油就足够,甚至还富余,却偏要额外加水加油加乳化剂。这,跟抹了一个自带卸妆效果的产品有啥区别?PS:其实 只要是保湿好的底妆都不适合不缺水的大油田,包括但不限于叫做BB霜的各种,但是如果你误买了这种底妆其实也不是无药可救,可以在涂抹完粉底或BB后多压些吸附效果好的蜜粉,这也是定妆的原理啦!
而我,一个缺水缺油的大干皮如果不额外加持足够的水油保湿剂真的不科学啊,我倒是不咋脱妆啊,可我会浮粉卡粉紧绷干纹甚至满脸爆皮啊宝宝。。。做人啊不能太自私,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可能不同于其他人的需求嘛。。。PS:虽然说缺水缺油可以靠加强基础护理来改善,甚至解决,但有太多的人并做不好基础保湿,虽然听起来好像简单的要死。。。况且还有某些恶劣环境,基础保湿再强大都有点力不从心啊。。。。。。
你知道现在北京的暖气房里湿度只有10而温度高达25吗?特么的,这要不靠加湿器,啥保湿护肤品都捉襟见肘的感觉真是谁呆了谁知道。。。这种情况下,不化妆也就罢了,如果化妆当然是搭配一个高保湿的底妆是上上选啊!即便用了高保湿的底妆,我脸上的水油也可能远没有你多,也不存在令人厌恶的脱妆问题,甚至反而觉得肤质更透亮更有光泽了。。。像CPB吆喝的那种「越夜越美丽」的感觉,我们坐落在大北方的干皮一年也体验不了几天的好嘛。。。
接下来的内容我已经不忍心看了。。。还是直接写我的回答好了:
CC霜
和BB霜一样,仅仅是一个新发明的营销词汇,指代某种底妆,至于这种底妆的性能,包括遮瑕效果、保湿效果或持妆效果(其实就是控油度)、颜色(BB霜多数是肤色,CC霜相对较杂)、安全性等,跟名字无关,主要取决于市场定位和配方师的倾向。
妆前乳
绝大多数走控油路线(具体到每一款产品,控油效果会有差异),没有遮瑕力或很弱,带或不带颜色(透明、白、肤、粉、蓝、紫等都可能),从配方上说最大特点就是多用透明的吸附粉末,比如玉米淀粉、某些硅石, 适合不缺水的大油田,主要作用是减少皮表油脂、隐形毛孔、嫩滑肤质(很多人觉得是假滑),部分带颜色的会有一点修饰效果,缺点是用量大或者搭配不好或者方法不对容易搓泥。 PS:那些吸附粉末也是很多大牌眼霜和精华里爱用的,目的也是一样,只不过含量一般较叫做妆前乳的产品要低,效果稍弱,比如玉兰油小白瓶:280元和380元的olay小白瓶到底有什么区别?(不然,让一个眼霜或一个精华完全等同于一个妆前乳?这,确实也有点不好意思哈)。
比如
还有大名鼎鼎的它:
以及这个奇葩的接近妆前乳水平的眼霜(干脆叫妆前眼霜算了):
麻蛋,看到这眼霜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想当年,在我还年少无知的时候勒紧了裤腰带买了个它,只因为对同系列的蜡菊面霜良好的保湿滋润度颇有好感,心说这个应该也大差不差吧?结果,结果用的我是欲哭无泪。。。但,眼皮爱出油,不爱长细纹的你倒很可以试试的。。。
也有少数妆前乳走防护路线,其实就是加了防晒剂,不带或带极少的修饰成分(粉和色素),水油配比多是中性肌适用的「鸡肋」范,不干也不油。这,也就约等于一个效果比较菜鸡的防晒霜了。。。比较少见,一下子举不出栗子,你们碰到了不确定的可以来问我。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 带有弱修饰效果的妆前产品有「过渡肤色」的作用,可以避免直接上遮瑕力较高的粉底可能出现的「色彩断层」 ,也就是这位答主所说的「白里透黑」的状况。我经常会说妆效过渡好的妆面更加通透,也是指的这个。
隔离
和CC霜、BB霜一样,还是个营销词汇,具体到某款产品,性能差别是非常大的,遮瑕力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有颜色也可以没颜色(透明、白、肤、粉、蓝、紫等都可能),可控油也可走保湿范,带防晒或不带防晒,甚至还可以做成气垫装。。。反正就看产品经理脑子超哪抽了。或者说,隔离的性质最不固定,上可做妆前,下可当粉底,中间也能替代下BBCCDDEE,完全看厂家心情。。。至于什么隔离彩妆、隔离脏空气啥的,笑笑就行了,你还当真啊?
粉底液
正常的都含有大量的不透明粉末,或者说遮瑕力比较高(相对于前面的妆前乳和大部分脑子比较正常的BBCC隔离之类),颜色多为肤色,水油配比上也有清爽和保湿之分,不过,目前的市场情况是偏清爽的多,所以多数对于干皮来说都是比较干燥的,尤其是主打「持妆」效果的产品。倒是对不缺水的油皮比较友好,这也可能是这位答主力捧粉底液的主要动因(这答主自称混油,多半没错)。确实从这个角度说, 油皮买粉底液踩雷的机会能低一些,前提是你不缺水哦。
如果出油多又缺水还实在不想用保湿型粉底,那请尽量买高端产品,中低端的产品比较容易顾头不顾腚,或者说保湿和清爽之间的那个平衡点容易把握不稳,加重你的缺水问题~
哎~说了半天,好像人也只说了BB霜比粉底更不透气更爱脱妆这一个问题,并没有说更毁皮啊,怎么把那妹子吓得一愣一愣的?
哦,对啊,怎么就吓到了呢?
原来,毛病出在这答主附送的另个答案里:
这,对于每一个爱美的姑娘来说听着确实挺吓人的。。。
好吧,先不说这种主观感受是否靠谱,就说都是真的吧(我也觉得可能是真的,毕竟答主都用咆哮体了!可见体验深刻,恨之入骨),但,把锅直接扣到BB霜这整个品类上真的好吗?最多只能说你用过的BB霜都不适合你的肤质吧。事实上,我前面的分析也印证了这点,底妆如果偏保湿就不适合皮肤水油较多的人,不但会「不透气」爱脱妆,也的确会显得更暗沉,为啥:洗脸之后很白,用了护肤品(水乳霜等)脸马上变黄了,为什么?
这么多感叹号,吓得我赶紧拿出刚囤的XX气垫CC霜补了一把妆。。。
仔细一看,还好,依然没啥干货,只是继续发泄情绪&BB霜不透气。。。我当然乐得轻松~
不过,横线上那句我必须说一下啊,什么叫补妆是要用粉饼或者蜜粉饼的?谁规定的? 你大油皮需要吸收掉多余油脂来保持妆容并不等于我沙漠皮也要这样做的好吗? 我们根本无油可吸的好么。。。我们还很缺水好么。。。粉末类物质不仅吸油还会吸水好么。。。鬼知道当年还没有气垫粉的时候我是咋哭着用粉饼蜜粉饼给自己补妆的好么。。。你们大油田用保湿型底妆和我们沙漠皮用粉饼补妆是一样的几乎等于作死的行为好么。。。
PS:偶尔的影楼妆另说。
PPS:气垫粉虽然普遍比粉饼要润的多,更适合干皮拿来补妆,但实际上也是分质地的,有的更润一些,有的则比较清爽,比如兰蔻气垫CC就更润,适合秋冬,而雪花秀的几款气垫就都偏干一些,更适合夏季。哦,对了,还有个IOPE,哎呦那个更润了,润到没朋友哦,润到我沙漠皮时都嫌它有点容易脱妆啊,每次用完好容易到处粘的都是粉印啊。。。好在更便宜,囊中羞涩的干皮还是可以试试的。
PPPS:前面提到的那个兰蔻气垫CC就比较不按答主套路出牌的哦,它大名叫兰蔻轻垫修颜隔离乳,小名叫气垫CC,遮瑕效果却是中等,跟一般的粉底液差不多,且非常滋润,有粉色的也有肤色的,所以,它到底是隔离啊还是CC啊还是粉底液?到底是否更伤肤?
哈哈哈哈~这个结尾,我觉得pefect!
【扩展阅读】便宜和贵的化妆品到底有啥区别,选底妆也要看:
名创优品里的化妆品安全可靠吗?会不会用烂脸?为什么那么便宜?
最后必须说一下,此回答对事不对人,目的也只有一个:让更多的人对化妆品有一个更加清晰可靠的认知,减少美容行业错误理念的泛滥,让从业者和消费者都能有一个更好的信息环境,你好我好大家好!
更多干货请关注公号「晓安说脸」回复关键字查看:
【问题肌肤】 祛痘 | 黑头 | 抗皱 | 痘印 | 美白 | 脂肪粒 | 毛孔粗大 | 敏感肌肤 | 外油内干 【买前必查】 芦荟胶 | 小黑瓶 | 神仙水 | 雅漾大喷 | 雅诗兰黛 | 健康水 | 紫苏水 | 流金水 | 家用美容仪 | 无印良品 | 肌研 | 炫诗洗发水 | 雪肌精 | 红色蜜露 | 薏仁水 | 纪梵希 【成分详解】 酒精 | EGF | 果酸 | 胜肽 | 玻尿酸 | 甘油 | 表面活性剂 | 苯丙乳液 【剂型真相】 精华液 | 洁面乳 | 原液 | 化妆水 【医美技术】 光子 | 激光 | 热玛吉 | 超声刀 | 深蓝射频 | 热拉提 | 调Q | 点阵 | 美白针 | 美白丸 | 填充剂 | 水光针 | 白瓷娃娃 | 黑脸娃娃 | 王者之心 | 王者风范 | DPL | 脉冲染料激光 【基础护理】 卸妆 | 防晒 | 补水
PS:是「晓安说脸」不是「晚安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