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提问中透露的信息不多,就逐项分析:
(1)「体重81kg」——如果你身高超过1.7m,又想在力量举上达到很高水平的话,那你需要增加体重。
(2)「三项数据:深蹲150kg 卧推135kg 硬拉160kg」——卧推成绩不错,其余两项相对偏低。以卧推135公斤为准的话,深蹲按比例应该在170-190公斤,硬拉应该在200-230公斤。
(3)「以前是按照健美模式锻炼的肌肉」——这通常意味着下半身力量训练相对不足(你三项成绩的比例也体现了这一点),以及神经系统调动肌纤维同步收缩的能力偏差,需要在训练中加以改进。
(4)「比如说我现在的计划:周一 手臂。 健美练法;周二 肩膀 健美练法;周三 深蹲;周四 卧推;周五休息;周六硬拉;周日休息」——首先对你一周能训练五天表示羡慕,另外这样的计划无疑是不适于力量举训练的。
一、训练的周计划如何安排
关于力量举训练的周计划安排,常见的可分为以下几类:
1、每周三天类
每周三天训练的计划通常有三种安排:
(一)传统美式,顾名思义此种安排在美国力量举运动员中多见,具体为周一深蹲及其辅助,周三卧推及其辅助,周五硬拉及其辅助;
(二)俄罗斯式,顾名思义此种安排在俄罗斯力量举运动员中多见,具体为周一深蹲+卧推+辅助,周三硬拉+卧推+辅助,周五卧推+深蹲+辅助;
(三)欧式,典型的例子是前硬拉世界纪录保持者安迪博尔顿,其安排为周一卧推,周三深蹲+硬拉,周五辅助;
2、每周四天类
每周四天的安排在力量举训练中最为常见,典型例子有:
(一)传统美式,在每周三次的基础上增加周六一次辅助项目训练,通常为躯干肌肉训练,典型例子为著名美国力量举运动员埃迪·科恩,他的安排是周一深蹲和其他腿部训练,周三卧推和肱三头肌训练,周五硬拉和背部训练,周六轻重量卧推和肩部训练;
(二)西部杠铃式,每周两次深蹲+硬拉,两次卧推,两次训练中一次为maximal effort训练,要求运动员在某个给定动作上冲击极限重量或极限次数,另一次为dynamic effort训练,要求运动员以尽可能快的速度举起50-70%的重量。具体参见
西部杠铃卧推极限训练日,极限努力动作的选择? - 健身(三)俄罗斯式,其安排为周一深蹲+卧推+辅助,周三卧推+硬拉+辅助,周五卧推+深蹲+辅助,周六硬拉+卧推+辅助,IPF男子59公斤级的霸主谢尔盖·费多森科即采用这种安排;
3、每周五天类
每周训练五天的安排仅在俄罗斯和挪威的力量举运动员中较为常见,系举重训练的影响所致。俄式安排为:
周一卧推+深蹲+辅助,周二和周三硬拉+卧推+辅助,周五深蹲+卧推+辅助,周六硬拉+卧推+辅助。
挪威式的安排比较特殊,他们的训练特点是高频率训练,每周五天的训练安排中,每天都有深蹲和卧推训练,甚至一天训练两次,硬拉训练一般安排在周三和周六,上下午各训练一次。 这种安排对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教练员的把控能力要求极高,不建议业余爱好者模仿。
(每周训练六天或更多的安排超出了一般业余爱好者的承受和恢复能力,此处不赘述)
4、每周不定天数类
这种安排通常是为那些工作较忙的运动员所采用,常见的做法是轮流完成训练课A和训练课B,两次训练之间的间隔天数不定。一种划分是:训练课A——深蹲和硬拉及其辅助,训练课B——卧推及其辅助。另一种划分是:训练课A——深蹲和卧推及其辅助,训练课B——硬拉及其辅助。
著名俄罗斯力量举运动员康斯坦丁·波兹捷耶夫是使用后一种训练安排的典型代表,他需要打两份工养活家人,无法像大部分高水平力量举运动员一样频繁训练,但仍能无装备卧推230公斤,硬拉405公斤。
以上为力量举训练中常见的周计划安排方式,题主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
二、训练课计划如何安排
确定了周计划安排后,接下来要考虑具体训练课的内容安排。除去训练前的热身和训练后的整理放松,一堂训练课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主项(深蹲、卧推、硬拉)和辅助项两个部分。
1、主项的安排
高水平力量举运动员一般每次训练安排1到2个主项,个别人(如唯一能硬拉五倍体重的拉马尔冈特,和前无装备深蹲世界纪录保持者布莱恩·萨姆纳)习惯在一次训练课中同时训练深蹲、卧推和硬拉三个主项,但 这种安排容易造成训练过度和伤病,不建议业余爱好者模仿。
力量训练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实现突破,故一般采用周期式安排 (保加利亚的阶梯式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需要药物支撑才能完成,不建议业余爱好者模仿) ,随着训练进展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减少训练量。具体的安排有两种常见的方式:
(一)美式长周期
顾名思义,此种安排在美国力量举运动员中多见。他们一般设置一个较长的训练大周期(8-16周),每个训练周期的起始阶段使用较低的训练强度(60-70%)、较高的每组重复次数(6-10次)和较少的组数(3-4组)。然后逐周增加强度、减少每组重复次数(组数有的先增后减,有的保持不变),直到大周期结束前达到巅峰状态(一般是比赛)。
例如著名力量举运动员埃迪·科恩发表于【美国力量举】的14周卧推训练计划:
第1-2周,约65%的强度,做2组10次
第3-4周,约70%的强度,做2组8次
第5-7周,约80%的强度,做2组5次
第8-9周,约85%的强度,做2组3次
第10-12周,约90%的强度,做2组2次
第13-14周,约95-100%的强度,做2组1次
(二)俄式短周期
顾名思义,此种安排在俄罗斯力量举运动员中多见。
和每一到两周改变一次训练强度、组数和次数的美式安排不同,俄罗斯人喜欢每次训练课都改变训练强度、次数和组数,2-3周为一个小循环,2-3个小循环(约6-8周)为一个大循环,大循环的最后1-2次训练课刷新1RM,然后以新的1RM为准开始下一个大循环。
以每周训练三次,3周一个小循环,2个小循环组成一个大循环的安排为例:
第一周周一:70%5次5组
周五:75%4次5组
第二周周一:80%3次5组
周五:85%2次4组
第三周周一:90%1次3组
周五:70%7组,每组的次数分别为3、7、5、8、4、9、6
(俄罗斯人喜欢这种每组次数不同且变化毫无规律的安排,据说比有规律的安排更不易引起疲劳)
第四周周一:75%4次5组
周五:80%3次5组
第五周周一:85%2次4组
周五:90%1次3组
第六周周一:70%3次2组,75%2次3组
周三或五:测试1RM
2、辅助项的安排
辅助项需根据运动员的个人情况选择,在主项训练完成后进行,此部分细说开来篇幅太长,此处只给出几条基本原则:
(一)优先训练主项的主要发力肌肉,然后是薄弱环节,再到次要发力肌肉和起稳定作用的肌肉。
(二)起发力作用的肌肉训练用较大的重量,次数低(每组3-5次,对于多关节动作和主要发力肌肉)到中(每组5-8次,对于单关节动作和次要发力肌肉);起稳定作用的肌肉训练用较轻的重量,次数高(每组10-20次)。
(三)辅助项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变动,避免引起新的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