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高中化学中有的题连老师都想不到,这算出题的成功还是失败?

2020-06-21知识

考纲的限制导致高中很多理科能出的题目几乎都被出完了,上个月还搞了一个「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进一步限制考试范围,这导致很多学生靠刷题拿高分而不是掌握了真正的知识。

化学的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因为知识点和解题方法都有限制,很多老师靠「背口诀」「背例题」独霸一方,有些出高考题的教授觉得这样选不出人才,偷偷下放一些「高级知识」,这种情况导致出模拟的老师被迫学习「高级知识」,有时甚至是饥不择食,自己看不懂的知识点也拿出来出题。

这就导致了题主所说的「高中化学中有的题连老师都想不到」,这应该算是「高中化学」的失败吧,高中化学内容有多老,模拟题出的有多离谱,知乎上讨论的很多了。

读研的时候院里负责高考阅卷,参加阅卷的同学分享过几个例子。

某年某省的出题人出了一个自催化问题,产物是催化剂,反应越来越快。

当年就没多少人答出来的,差点成命题事故(大部分都只答出空气中氧气和亚硫酸反应这一点)。其实也不难,只是因为以前高中化学不重视动力学,学生们对反应速率之类的也没什么印象。基本上只会机械性地记忆:速率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提高反应速率的方法……(这方面再深就全是微分方程了,考点少也正常。)

后来听去k12做老师的同学说,这一题已经编入了题库,解析是「能提高反应速率的就那么几种,用排除法就可以解决,所以这题很简单」。感觉那年的考生看到了可能会吐血。不过正因为这样,自催化进入了高中老师的视线,好多老师讲反应速率的时候都会提一次。

往好了说,命题教授给全省老师上了一课,往坏了说,模拟题里奇奇怪怪的东西开始出现了,很多题目根本就是错的,没看过「答案」的老师想不到也正常。

出题人不死心,后来有一年高考又出了个类似的二氧化硫氧化问题,不过把氧化剂换成了臭氧。结果又因为太难,放宽了好几遍答案给分范围,做对的还是太少。眼看又要成命题事故,只能不停地协调给分点放水。批其他题目的同学都完成了,都过来帮忙批这道题,又放宽答案几次才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当年的考生遇到新题没几个能想到答案的,还好化学选的人不多,否则早被骂惨了……现在换成理综,加上多省统一命题可能会好些。

这是结构性的问题,高中老师想介绍新知识心有余而力不足,出题人想用高考影响教学形式,却用力过重。

=====================更新===========================

这问题没什么人看也不想细说,结果评论有人告诉我人教高中教材上是有自催化的,只能说本来就非常恶心高中化学的我现在更讨厌了。不过这些题目想「教」高中老师的也不是自催化。

这是之前回答里提到的二氧化硫2.0,(2)第二问「几乎不受影响」的答案是「臭氧和二氧化硫反应慢」。看起来有点无厘头,但其实以上都是从一个问题衍生出来的:

「过氧化氢可以在催化剂下分解,说明分解是自发的,那问什么过氧化氢可以存在?」

在大学化学里会告诉你这叫「热力学不稳定动力学稳定」,和高中生讲就是「能分解但是反应慢」,这又衍生出一个问题,催化剂原理是什么。书上 [1] 说。

铁的比较简单

什么意思,和高中生解释就是:草酸和高锰酸根,过氧化氢和自己,臭氧和二氧化硫电性相同,发生碰撞的概率不大,反应会很慢,但如果引入 可变价金属离子 做中介,由于电性不同,反应会提速,就是说它们(Mn²⁺,Fe²⁺……)可以做催化剂加速反应。

现在再看看上面这两题是不是感觉顺眼多了。

这就是所谓「高屋建瓴」,但是悟出(更多是老师告诉的)这个对学习又有什么用呢?

6.25更新:我以为现在老师会讲自催化那题,应该都知道呢。一般的反应速率变化是随时间变化反应物浓度下降,反应速率下降。正常的图是下面这种。

所以题里那个图不正常,改变速率的方法就那么几种,答案不能是放热或浓度上升(一般的放热反应速率也不会这样),接触面积增大、形成原电池也不可能,那只能是催化剂了……下面是那年的答案。

参考

  1. ^ 顾学成. 无机化学反应机理[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