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中国的低端制造业产业转移方向是向中西部地区还是东南亚地区?

2019-12-06知识

这并不是一个单选题。先简单说下结论:

从第一层来说, 产业转移是东南亚和中西部都有 ,这是正常的地理交通条件决定的,甚至可以说是地理决定论。

从第二层来说,向东南亚转也是中国保障战略缓冲区和必要举措。

从第三层来讲则是,未来全球发展中心就在南海,东南亚是核心区和必争之地。发展东南亚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部分。

未来经济发展最大的机会一定在珠三角及其周边,要布局得趁早。

中国自宋以后经济中心逐步南移,再加上近几百年的全球贸易和工业化的互相促进,东南沿海已经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这是不争的事实。

题主的问题很显然是说的从珠三角和长三角以及中间的福建转移出来的低端制造业。

简单从地理位置来看,虽然中西部是国内,东南亚是国外,但两者和珠三角的距离关系是对称的,由于东南亚多为沿海岛国,海运条件更好,转移到东南亚更合算。随着制造业升级和人工成本增加, 低端产业向海岸线两侧转移是正常的,而且显然东南亚占优。

但在强调东南亚的优势之前,应该指出的是中部和西部不一样, 中部比如安徽、江西、湖北、四川、湖南、已经承接了不少产业,并不比东南亚差。

真正落后的是西部和北部,尤其是北方几个省的经济,现在情况很不好,也是这个问题里跟东南亚竞争的地方。而西北部的自然条件是远低于东南亚的。

个人觉得标准中国地图应该是这样,而不是常见那种把南海切了放边上,严重缺乏海洋思维。

但到了第二层,需要注意的是,东南亚不管在历史上还是未来,都曾经是也必须是中华经济圈的重要缓冲区和贸易区,参考:

从地缘政治来说,要守住边界的安全,要进行贸易和经济繁荣,都 必须在核心边界之外保持一个外围区域 。在大陆上,需要缓冲区;在海岸线上,则必须有安全的外围岛屿或对岸贸易。

渤海和山东之外是朝鲜,两广海南之外是越南和菲律宾,就像罗马帝国是围绕地中海发展商贸,美国一直想维持所谓岛链,俄罗斯需要东欧中亚国家应对北约,甚至古人的守江必守淮,都是这个道理。

既然要把东南亚作为缓冲区和贸易区,就要真正的进行投资,促进其发展。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带着一圈朝贡藩属国一起发展的,这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低端产业转移给东南亚,是给小弟们必要的好处。

图片来自鉴茶院公众号

但在第三层看,RCEP再加上印度的话, 整个东亚南亚就占了全球一半人口,是真正的世界中心,而东亚的中心和十字路口就是南海。

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交接处,中国对全球的贸易尤其是非洲、南亚、大洋洲的航运都是从南海出发的。

这也是我多年来最看好珠三角而不是长三角的原因。贸易是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未来的全球贸易中心必然在东南亚区域,而广珠三角和海南必定是中心中的中心。这是几百年尺度上的大趋势。

中国的一带一路从来不像西方殖民国家那样仅仅是把殖民地当做资源和劳力进行压榨,而是切实的要输出产业和基建,让亚非拉逐步提升发展水平的。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更大的贸易互利的经济大循环,利人利己,多方共赢。

这并不是做圣母,而是深思熟虑的一带一路政策的一部分,是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出路。

何况中国人民也不愿意永远从事低端产业,转移一部分是必要也合理的,国内限制高能耗低附加值和污染产业的政策并不是随便制定的。

实际上国内供给侧改革、结构性去产能已经搞了快十年了,低端产能真的不能要了。

真正的关键在于如何下决心去做产业升级和科技研发,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有么有做到产业升级是个问题,但继续压低工资、污染环境搞低端制造业的回头路是更要不得的。

产业升级这条路打死也要往前走,决不能回头。

实事求是,遵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把产业向东南亚转移无疑是正确的。
西部北部除了几个关键节点城市,其他地区应该是 向外转移人口到南方包括东南亚(东南地区还是确人啊), 从而增加留守人均资源量,发展与其匹配的能源外贸等特殊产业,而不是强行发展不适合的制造业。

而且, 转移不是主要问题,问题是转移过去后,你要把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保持住, 而不是送给美国人。鬼斧神工也得加把劲了。

就好像 美国人不是错在把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而是错在以为能持续控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