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人类为什么会进化得起床困难?

2021-06-04知识

先问是不是 。为了让「起床困难」是「进化」出来的并冒出一句「在远古时期不会由自然选择筛掉起床困难的基因吗」,你需要有证据显示:

一、「起床困难」是 特定的一个或多个基因 所决定的,而不是「后天习得」「表观遗传修饰」「身体在跟环境的互动中临时起意」「由长期的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或病理性因素所引起」;

二、在古人类中就存在上述基因,且 那时就能导致 现在观察到的「起床困难」,而不是「那时没这种效果,后来突变了」「那时其效果被其它基因的效果、环境、人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所压制」;

三、「起床困难」的性状会导致古人类个体在生态选择中生存力低下、难以找到配偶、难以产生后代、后代的生存力低下之类问题,以至于 有概率「由自然选择筛掉」

四、「起床困难」的性状带来的 劣势大到了一定程度 ,以至于你觉得「视为中性性状、偶然地延续下来」不适合作为解释,值得专门去问「为什么」。

显然,以上证据你连一条都没有 。起床困难可能是诸多问题的集合、并不关联到任何具体的基因,即使关联那基因在古人类中也未必存在,即使存在也未必有同样的效果,即使有也未必引起足够大的问题。

而且,搞不好这还是个 有利性状 的一部分哩~

堪萨斯大学的 Luke Strotz 等研究人员考察了过去五百万年间灭绝的软体动物的代谢率,发现代谢率低的物种比代谢率高的物种灭绝的概率更低。 高代谢率可以作为很好的灭绝预测因素,尤其是那些栖息地较为受限的物种

  • 这项研究显示 懒惰是一种高效的生存策略 ,无论是对个体、物种或是生物群落而言。
  • 用软体动物来研究「新陈代谢速率对灭绝率的影响」是因为目前科学家在这方面有大量可用的数据。
  • 参与相关研究的科学家称「长期来看,动物最好的演化策略或许就是保持慵懒的状态,这种慵懒指的是较低的代谢率,这样生物更容易存活下来」「相比于‘适者生存’,更合适的说法或许是‘ 懒者生存 ’」。

    还有,古人类的生活方式可能根本就 不需要 「起床容易」。

  • 全球现存的狩猎采集人口约数十万,对他们进行的研究可以反映在贫瘠地区生活的远古狩猎采集者的文化,而难以反映在富饶地区生活的巨大规模的远古狩猎采集人群。即便如此,你看看东非卡拉哈里沙漠那样荒凉的地方现存的狩猎采集者 每三天打猎一次、每天采集3~6小时就可以养活整个部落 ,便可以想象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闲散。
  • 研究显示,远古狩猎采集者经常一天睡眠两次;一些现代狩猎采集部落的人 闲到白天都能睡上五到八小时 ,估计在古代也是如此。
  • 那么,你很难期待古人类会需要「大清早很容易爬起来、不会赖床」的性状来做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