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如何去除脸上的痘印、痘坑?

2017-02-15知识

先放一篇之前发表在丁香园的科普文章:

使劲回忆一下最终成文如此还是编辑的功劳,参考了我的知乎 Live :

,原文是这样写的:

痤疮之后会留下难看的印记,有的是淡淡的粉色,有的是浅棕色甚至深褐色,无论哪种,消退的时间都比较久,平均在1-3个月左右,对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有些痤疮因为当事人急于求成,曾体验过「排痘」、「针清」、「手挤」等行为,造成了痘痘所在位置的明显凹陷,而形成痘坑,痘坑相对于痘印更难恢复,可以说,凭皮肤自身的修复能力,没个十年八年是基本不会看不出来的(实际上十年八年之后如果真的不那么明显也可能是与皮肤皱纹走向慢慢相融合)。

痘印

近期如果没有新起的痘痘,皮肤表面仅剩单纯的痘印,可以根据轻重程度选择外用药物、果酸、光子/激光等,平时选择含抗氧化剂(比如维生素C、熊果苷、白藜芦醇和阿魏酸等)的护肤品,以及注意严格防晒,也有助于色素的代谢。

但是如果最近依然有新起的痘痘,应以治疗痤疮为主,规范的治疗有助于减少产生痘印的几率。

Panchaprateep, R. and G. Munavalli, Low-fluence 585 nm Q-switched Nd:YAG laser: a novel laser treatment for post-acne erythema. Lasers Surg Med, 2015. 47 (2): p. 148-55.

痘坑

痘坑的治疗前提是 不再有新的痤疮 ,如果痤疮仍在活跃期,这时候治疗痘坑是不明智的。

痘坑的成因是皮肤真皮胶原的缺失,想要达到真皮胶原恢复的效果,则需要刺激皮肤启动损伤修复过程,从而刺激真皮胶原再生,而大部分治疗方案都是对皮肤有创伤的,比如利用激光、射频点阵等刺激皮肤,形成一个「热损伤带」,从而启动皮肤的损伤修复过程,但这个过程中,可能因「有创」而造成新一轮感染,在痤疮活跃时尤其如此,因此,在烦恼痘坑的小伙伴们请先规范治疗痤疮,再解决痘坑的问题。

文献里经常按痘坑的常见表现形式将它分成三类,冰凿样、厢车样和碾压样,并有评估不同表现的痘坑对哪些治疗反应较好,对哪些较差,但实际临床治疗中,我们往往发现在同一人的面部出现两类甚至三类的痘坑,因此在治疗上比较难做到针对不同类型的痘坑分别用不同方法治疗。另外受到激光设备有无的限制,索性不去区分这些类别。

目前治疗痘坑的「金标准」是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此外得益于近年光电技术的发展,还有铒激光、铒玻璃激光、射频点阵等也在治疗痘坑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还有微针、注射填充、局部封闭药物(针对痤疮后增生性瘢痕)等方法。

Sardana, K., et al., Which type of atrophic acne scar (ice-pick, boxcar, or rolling) responds to nonablative fractional laser therapy? Dermatol Surg, 2014. 40 (3): p. 288-300.

但是在治疗痘坑疗效方面,请各位要有正确的期待,因为激光或射频并不是「填补」失去的真皮胶原,而是通过热作用刺激我们自身的皮肤胶原再生,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临床上往往需要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治疗,根据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次数,治疗下来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平均需要2-3年的时间,要有耐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Sardana, K., et al., Which type of atrophic acne scar (ice-pick, boxcar, or rolling) responds to nonablative fractional laser therapy? Dermatol Surg, 2014. 40 (3): p. 288-300.

Trelles, M.A. and P.A. Martinez-Carpio, Attenuation of acne scars using high power fractional ablative unipolar radiofrequency and ultrasound for transepidermal delivery of bioactive compounds through microchannels. Lasers Surg Med, 2014. 46 (2): p. 152-9.

Panchaprateep, R. and G. Munavalli, Low-fluence 585 nm Q-switched Nd:YAG laser: a novel laser treatment for post-acne erythema. Lasers Surg Med, 2015. 47 (2): p. 1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