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边缘性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有什么区别?

2019-11-16知识

1、自恋型人格障碍 (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 NPD)

DSM5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为:

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为)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起自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1、具有 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
2、幻想 无限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3、认为 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 ,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4、要求 过度的赞美
5、有一种权利感(即 不合理的期望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
6、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即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
7、 缺乏共情 :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8、常常 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9、表现为 高傲、傲慢 的行为或态度。

科胡特认为,自恋是个连续体。健康自恋的个体面对挫折能够相对快地复原,而病理性自恋则因为遭遇了创伤性挫折,形成了被动的防御机制,有着不稳定的自我概念,将他人当做自己需要的满足者,很容易体验到羞耻感,为了避免遭受痛苦,设立自己 夸大的极具优越感的形象 ,从而产生 人际交往的困难

婴儿的原发自恋是我是无所不能的,满足原发自恋的途径是2种(我是无所不能的 or 满足我需要的对象是完美的,比如父母),因为现实上这些幻想不能全被满足,这就是婴儿原发自恋的失调,这些失调会影响婴儿的全能感。 婴儿为了维护原始的全能感或者与照顾者的一体感,会投注照顾者全能的力量,这就是理想化级的自恋发展路线,另一种是投注给原始自体全能的力量,这是夸大自体的自恋发展路线 。因为当婴儿的原发自恋失调,他们感到抑郁、焦虑和恐惧,就需要一个理想化的安全的力量,希望 获得帮助和连接,这种连接和依恋来获得自身的稳定、安抚和力量 使得虚弱的自体感回复到统整感,这些理想化的自体客体体验使得自体内化这些力量感和稳定感 ;又或者通过 回应、认可、接纳、理解和欣赏来镜映自己的存在感,确认自己的夸大自体 这种古老的夸大欲望被接受后,就可以内化到自体中,成为雄心和抱负,去发展自己的能力

也就是说自恋有2条健康的发展线,这引导着原发自恋向继发的成人的雄心、抱负和能力去发展,能获得自身的稳定、安抚和力量。这个二元论(轴)包含有 无所不能的自体 理想化的父母印象(即全能的客体) 。 这2条发展线的任何一条的创伤体验都可能导致扭曲的变形内化和有缺陷的自体结构的产生:

第1条线(2— 5月):共生期(无所不能期) ,将父母体验为无所不能,因而也得到无所不能的自体印象。养育者共情地去满足孩子的需要,理解、接纳和肯定他们带有幻想的雄心,随着与养育者的互动,无所不能的自体印象将成为未来理想和雄心的基础。

第2条线(婴儿期开始——6岁):孩子通过理想化父母的印象(全能客体)来发展自己的理想和雄心。 理想化的父母允许孩子有不同于自己的感受,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接纳孩子。理想化的父母也有共情的失败, 但他们有能力面对这种失败,父母承担共情失败的责任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典范。孩子认同和内化这些来自父母的东西,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尽管孩子开始认识到父母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全能,但已经开始学会区分幻想和现实。

2条自恋的发展线的健康发展使得人拥有健康的自尊,从而为之后的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

但是,若在二轴发展期间,养育者出现过多的冷淡、拒绝、敌意、虐待、不共情、要求过多、完美主义等,可能导致自恋的病态发展。养育者共情的失败导致正常发展所需的早期的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使得这种需要代偿性地加强,表现为在随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过分理想化,以及自认为无所不能。理解和体验他人是将他人当作自己或自己身体的一部份,缺乏人际界限,难以理解他人情感和行为的意义。

2、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 BPD)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以 人际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意象的极端不稳定性和行为的显著冲动性 为特征。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的诊断标准为:

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稳定以及显著冲突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 5项(或更多)症状
1. 极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 被遗弃 (注:不包括诊断标准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2. 一种 不稳定的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 ,以 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交替变动 为特征。
3. 身份紊乱:显著的持续而 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
4. 至少在2个方面有潜在的自我损伤的 冲动性 (例如,消费、性行为、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食)(注:不包括诊断标准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5. 反复发生 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或自残行为
6. 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所致的 情感不稳定 (例如,亲密感突然缺失,控制感丧失引起的惶恐继续转化为愤怒)。
7. 慢性的 空虚感
8. 不恰当的 强烈愤怒 难以控制发怒 (例如,经常发脾气,持续发怒,重复性斗殴)。
9. 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 偏执观念 或严重的 分离症状

(1)感受模式

Young提出的图式形态模型(schema mode model)指出,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经常突然从一种图式形态转向另一种图式形态(图式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一系列图式之上的关于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结 构模式,不同图式形态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边缘型人格障碍有4种主要的图式形态:

1、弃儿型图式形态: 患者处在某种绝望状态中,该种图式典型的核心信念是, 他人是不可信赖的,会抛弃或惩罚我, 当我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时尤其如此。在行为上,患者会表现得有如一个痛苦而绝望的孩子, 渴望抚慰和保护,同时又恐惧这一切
2、愤怒/冲动儿童型图式形态: 一种孩子气的愤怒或冲动状态。边缘型人格障碍者通常会 避免体验或表达愤怒,但被压抑的愤怒会积聚起来,并突然以某种不受控的方式表现 。冲动性地需要即时即刻获得满足是该类患者的行为表现之一。其内在信念是, 我的基本权利被剥夺了, 他人是罪恶的,我必须战斗,必须紧紧抓住我所需要的东西
3、惩罚性的父母型图式形态: 这代表一种严厉的自我惩罚状态,他们会看起来 很自责,认为自己很不好 ,这种图式形态可能是童年期受惩罚经验的内化。该种图式典型的核心信念是, 我坏、我罪有应得;我的情绪、观点和愿望是不正常的;我没有权利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和情绪
4、超脱的保护者型图式形态: 为了在险恶环境中求得生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性策略。虽然边缘型人格障碍者似乎 难以控制情绪,但在大多数时间他们显得很超然,似乎不想同别人,甚至同自己的内心发生真正的接触 。这种图式形态被认为是 为了保护患者不被依恋(因为依恋即可能伴随被抛弃、惩罚和虐待的痛苦)、情绪体验等伤害 。其核心信念是, 情绪感受是毫无意义的;与他人发生联系是无意义的甚至危险的;超然物外是求得生存和自主的唯一办法 。患者常常使用大量策略来坚持这一图式形态。包括 回避情感和思考,沉默寡言,回避社交活动,睡大觉,使用药物和酒精等

边缘型人格障碍者会常常 使用原始的保护机制 ,比如分裂、否认、外化、投射性认同、全能感、原始理想化,而不是成熟的保护机制。

(2)非此即彼的思维

在认知方面,Pretzer假定, 过度警觉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最重要的认知过程,这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情绪和行为变化莫测的原因。

非此即彼思维即一种 按照相互排斥的范畴评价经验 的趋势,而 不是把经验视为连续体

非此即彼思维可以是单维的,也可以是多维的过程:

(1) 单维 所有的评价都是好的或都是坏的 ,比如将某人评价为完美无缺或一无是处;
(2) 多维 指的是 一个人可以同时被评价为「完全可信」和 「完全不可信」,即有好有坏的极端评价 。他们可能急切地想要让人靠近自己,之后又唐突地怪罪对方,在难以平复的情绪和不理智的责备中,拒绝他人。

由于这样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点, 边缘型人格障碍者常常会陷入到不稳定的关系中,在极端亲密和极端对立之间急剧转换,基于分裂基础上内化的病态的客体关系,把自体或者客体看作是「全好」或者是「全坏」 。肯伯格假设,孩子没有一个内化好的整合的、连续性的客体印象,也没有一个整合的自体印象。因而没有逾越一种有母亲特征的人抛弃的恐惧,母亲形象的破坏和天生的攻击性导致了发展的阻滞。从而发展除了随时会被生活中重要的人抛弃的慢性焦虑。

他们不是基于真实情况来理解关系,而是依靠自己的感觉。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让人惊诧的解读和预设,忽视和预设相反的事实,其结果可能和事实相差甚远。

一旦认为对方在有意疏远或者拒绝自己,就会产生很强烈的情绪反应, 这种对于亲密关系的强依赖性,和对于被抛弃的极度恐惧,使得他们常常以激怒人的方式和人反复争吵,这种关系模式使得亲密关系的质量严重受损。

他们可能会对于亲密关系中自己的言行感到羞耻,但是因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在下一次出现同样的情况。

(3)对拒绝的敏感

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更害怕被抛弃,对排斥更加敏感,但是因为他们的情绪特征、自尊水平,使得他们容易被排斥,因而就会对否定和排斥的信号更加警惕。

他们可能会坚定地认为他人拒绝了自己,在没有确认事实的情况下,总结被排斥的原因,比如「你是不是生我的气,因为你觉得我很小心眼?」而这样的问题可能会使得他人感到被烦扰,使得被排斥由自己的想象变为现实。

边缘型人格障碍者会真实地感受到对方的生气,只要稍微在自己平静的时候品尝一下对方的意思,就可以解读出排斥感,这种感受使得自己十分恐慌。

3、二者的区别

肯伯格认为,自恋与边缘处于同等人格水平。防御和病态的内在客体关系也类似,不同之处在于:

自恋有个连续的、但病态的无所不能的自体,不像边缘那样在好坏之间快速转换。自恋人格障碍的无所不能是对依赖的防御,拒绝真实的自体和父母印象,通过无所不能的自体保持自负的幻想,从而可能有较高的自我功能,他们可以长期追求同一件事情,自体印象较边缘更为连续。

自恋型人格障碍从治疗师那儿寻找的主要是赞美和奉承,体验到自己是最好的、特殊的存在,可能会对其他来访者产生嫉妒,这是为了隐藏饥饿自体的感受;边缘型人格障碍则更加低调地期待关注他们的自体更易破碎、有更多的自我贬低、更乖僻、极易愤怒爆发,自体的印象总是在好与坏之间摆动,无法获得真实的自体感。 科胡特认为:

边缘性障碍的中心点是空虚 , 核心的自体在早期的发展中尚未形成;
自恋性障碍在早期的发展中则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核心自体。

边缘性障碍主要的防御是攻击、纠缠或距离,边缘型人格障碍不像自恋型人格障碍那样强烈地追求权利和完美,也不象他们那样更频繁地体验到嫉妒。

在人格组织上,二者也有所区别。肯伯格认为,6-18月之间,婴儿开始区分自体和母亲意象,自我具有区分功能,但是无法整合。有整合能力即把力比多的部分和攻击性的部分整合起来,把自体和客体好的部分和坏的部分整合起来。发展到整合阶段即神经症水平的人,对于自己和他人有着明确的边界,并且可以整合其他人,可以把攻击性和力比多投注到同一个人身上,但是可以整合,具有现实检验能力,主要的防御机制是压抑。而没有到达神经症层面的人的主要防御机制不是压抑,而是分裂,即把好的意象和坏的意象分裂开,比如对自体在力比多和攻击性层面的投入被看作是投注在2个自体里,同理,对于客体的力比多和攻击性的投注也是分裂的(像是2个客体),对自己的感觉是不连续的,可以截然相反,对客体的感觉亦然。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分裂大致是力比多和攻击性对半的分裂。而自恋型人格障碍则是外显(大部分)和隐藏(小部分)的分裂,外显的部分是夸大的,而隐藏的部分是渴望力比多投注的。

参考文献:

周世杰.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认知特点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01):36-39.
童俊. 自恋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异同[J]. 上海精神医学,2005(0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