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节假日调整赋予人们更多的休息时间,也更尊重公众的节日感知。
▲10月29日,人们在天坛公园游玩。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新京报社论
从明年开始,多放两天假!
据新华社消息,根据2024年11月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其中春节、劳动节各增加1天。消息一出,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简单而言,这次调整主要是增加了放假天数,并限制了调休时长。根据修改后的【办法】,节日维持7个,放假天数由11天增至13天。调整后,我国法定节假日将形成「2长假+1中假+4小假」的三段式布局。此外,【办法】规定,除个别特殊年节外,法定节假日假期前后连续工作一般不超过6天。
可以看出,本次节假日调整的大方向即是赋予人们更多的休息时间,也更尊重公众的节日感知。
比如,像除夕这样的传统佳节,在2013年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并不是法定节假日。虽然过去大多企事业单位会根据习俗自行安排放假,但现在将其明确为法定节假日,无疑进一步强化了公民休假的权利保障,也更契合人们家庭团圆、共叙天伦的朴素情感。
同时也能看到,本次节假日调整对社会呼吁进行了积极回应。像此前休假前后调休过长,「拼凑」的长假,引发了不少上班族的吐槽。这次明确「调休一般不超过6天」,可以相当程度避免上班族的「超长待机」,减轻长时间工作的疲惫感。
其实,我国的休假模式并不是一朝形成的,中间几经调整,比如【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制定以来,先后于1999年、2007年、2013年进行修订。每一次修订,也都是在社会的广泛互动中去探索形成的共识。
从这个角度看,休假变迁过程,也是一面反映社会发展的镜子,折射了经济社会的诸多横切面——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以及产业结构的日益多元等。
总体来看,人们的休假总时长是在不断增加的。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全国法定假日和周末休息日,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约60天增长到目前的110多天,占全年的比例超过30%。而这次调整,也延续了这一趋势,再次延长了人们的休假时间,进一步保障人们的休假权利。
当然,客观上也要看到,休假安排众口难调的一面。不同群体的诉求不一样,收益和成本承受主体也存在区别——站在劳动者的角度,当然是希望多多益善;而站在社会经济运行的层面看,又必须保证正常运转。由此,围绕怎么休假,舆论场上总不乏各式各样的声音。
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如何安排休假也必然会是一个动态权衡的过程。从近些年的数次调整也能看出,放假安排保持了与社会意见的积极互动,努力在各方表达过程中求取最大公约数,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期待。
事实上,在2025年放假安排的消息同步发布后,「喜大普奔」「抓紧买好机票准备出游」「可以少请一天假了」,类似言论在互联网上非常普遍。这则好消息,着实让许多人感到了欣喜和雀跃。
这也正是节假日的另一重价值,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给人们的一次节奏调剂、精神振奋,同时向全社会传导一种积极情绪。小到家庭日常,大到社会消费,都可能会被这种情绪所感染,衍生出一连串涟漪,也让放假政策产生乘数效应,带动社会整体呈现更多亮色。
相信,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假日安排也会同步优化,并通过适时科学合理的调整,更好地平衡社会生活节奏,让假期更加贴合人们的需要和期待。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