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普罗大众的印象中,一个患有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是「过于偏执,对自身要求极为严苛,追求极致的完美,难以接纳真实自我,与自己和解」的。
换种方式来说,往往那些「不放过自己」、「难以知足」或者「欲望太高」的人才会容易陷入到负面情绪之中。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因为包括焦虑、抑郁、强迫在内的一切心理挣扎、冲突,归根结底都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存在差异」。
例如:
失眠的朋友总是希望自己每晚都可以酣然入梦,白天可以一直精力充沛,毫无倦态;
社交恐惧的朋友总是渴望得到周边所有人的尊重与喜爱,自己可以在任何社交场合下侃侃而谈,谈笑自若;
洁癖的朋友,期盼着自己周边的环境完全整洁、无菌,不能沾染丝毫的尘埃、污秽;
......
正如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指出的「本我」与「超我」的矛盾,或者是森田正马在森田疗法中提出的违背自然的「思想矛盾」一样—— 神经症,抑或一切负面情绪,都源于「我们对自己、他人或者世界的「预期」与「现实」不符」 。
然而,如果我们深究神经症的本质,就会发现 这个论断事实上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只关注到了神经症的表面现象,并未揭示其底层逻辑。
因为 「生的欲望过于强烈,难以对平凡的生活知足常乐」只是焦虑、抑郁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必要条件」。
通俗地来讲,神经症者一定「想要的很多」,但「想要的很多」不一定会导致神经症。
比如,我们会在许多成功人士、伟人身上看到一些「神经质」的影子。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这类人群身上往往都散发着勃勃的生机与昂扬的斗志,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与发展有着明确的目标、高标准的期盼。
但是他们在面对常人无法想象的挑战、波动、困难时却通常会展现出临危不乱,淡定自若的一面,且在日常生活中整体的情绪基调也是稳定且偏乐观的。
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呢?
其实,究其根本, 致使我们焦虑、抑郁与强迫的,并不是「想要的太多」,而是「想要太多的同时,为之付出的努力太少」 。
02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会焦虑:
一种是可以怡然自得地躺平的,即便自己是芸芸众生中最平庸的那一个,也可以坦然悦纳;
另一种是有着雄心壮志的同时,也愿意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去实现自己梦想的。
市面上很多伪心理学鸡汤文都对「接纳人生的不完美」、「学会与自己和解」的重要性夸夸其谈,但是这些老生常谈对有焦虑、强迫的朋友几乎没什么效果。
因为这些陈词滥调的核心无外乎「接纳」二字,其实质就是劝解我们 「通过降低自己的期待与欲望的方式,让理想与现实接轨,进而化解内心的思想矛盾」。
但「接纳」只是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并不是一个可以着手实践的行动方案。
对于一个焦虑的人来说,Ta不可能主动地、用力地去接纳,因为人的欲望是不会单纯地通过自我说服、劝慰的方式降低的。
根植于神经症患者潜意识中的强烈不安全感和生的欲望,是不允许Ta们轻而易举地接纳最糟糕的情形的。
如果过分执着于用思维上的努力来迫使自己接受,内心反而会越来越抗拒。
比如,社交恐惧的朋友不可能欣然悦纳自己被所有人嫌恶、唾弃;
失眠的朋友不可能说服自己人生以后的每晚,即便睁眼到天亮也没关系;
疑病症的朋友也不可能迫使自己在面对死亡时毫无畏惧;
......
因为,人不可能通过摆烂、逃避或者自暴自弃的方式来实现「接纳」,真正的「内心自洽」一定是在久久为功的努力与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达成的。
或者换句话说, 「接纳」就是「改变」与「进步」。
我们通常说「唯有接纳了自己,才能做出改变」,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即「 只有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才能接纳自己 」。
因为当我们在内心原始的动机与渴望的驱动下,展开扎实的行动,承受与欲望相伴随的痛苦时,一方面,「现实的自我」得到了提升,与「理想化的自我」更为接近;
另一方面,在这个专注于过程本身,不过分排斥痛苦,不过分贪恋一蹴而就的满足的旅程之中,我们反而会逐步发现:目标、最终的奖励好像没那么重要,努力奋进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
因此, 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同时朝着「中庸之道」趋近,实现了内心的和谐统一。
比如,对于一个对迫近的考试、面试怀有过分强烈的预期焦虑、担忧的朋友,心理治疗如果知识单纯通过「做思想工作」的方式来劝慰自己降低期待,接纳最坏的可能,或者「比烂」「摆烂」等其它规避困难、寻求安逸的方式来舒缓紧张的情绪,都是不现实的。
正确的治疗思路与路径恰恰是尊重内心真实的诉求,也就是隐藏在焦虑情感后的那份可以在考试中取得卓越成绩的渴望,然后顺应它去将注意力聚焦于学习知识本身,而非最终的结果,去展开行动。
这样不仅自己的应试能力从客观上得到了提升,主观心态上反而也不会那么在意成败了,推动Ta持之以恒学习的动力更多的转变为了吸取知识、突破难题本身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
这也就是为何身边的学霸在进考场前反而会格外的淡定,云淡风轻地告诉你反正努力了,结果听天由命;
为何在事业上取得丰功伟绩的人,在面对人生的起落,甚至一夜之间重回原点时,依然可以不被情绪击溃,选择东山再起。
也正如我在咨询中的那样——同样两个有很着强烈的渴望想要走出焦虑、抑郁的来访者,恢复的进展却可能是天差地别,甚至截然相反的。
一个可能会很顺利地康复,利用这种急切的心情驱动自己「为所当为、克服焦虑」;
另一个反而会越陷越深,越是想摆脱症状、过分忧虑自己无法痊愈,反而被焦虑情绪缠得越紧。
其实,是否「着急康复」、「急着甩掉焦虑、抑郁、强迫」本身不是问题,「是否愿意遵循「正确的方式」走出神经症」才是。
换句话说, 令我们深陷焦虑、抑郁的,并非对自己要求太高,欲望过强,而是总想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目标实现的侥幸心理;
并不是因为太过偏执、追求完美,而是不足够的偏执,或者说内心缺乏一个可以战胜懒惰、克服求易的本能的更强大的偏执。
03
有一种世俗成见认为,人之所以会焦虑、抑郁与「懒惰」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勤奋、行动力强、充满朝气与活力的人是不会陷入到情绪障碍中的。
虽然这个观点太过武断,过于以偏概全,但是却从某个角度揭示了神经症的重要诱因之一—— 行动力的缺失,生命活力的匮乏 。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被焦虑、抑郁与强迫困扰的朋友,尤其是程度较重的那一批,往往带给我一种 「欠缺活力」,「卡在原地无法活动」 的感觉。
无论是个人的情绪,还是生活状态,都呈现出一种僵硬、不能自由流通的样子,好像被固着在了一个节点上无法移动。
例如,强迫性穷思竭虑的朋友会死死地盯着自己无法搞懂的问题,想不明白的疑惑,翻来覆去地研究、思索,全部的注意力凝滞于此。
对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置若罔闻,内心始终无法跨越这道槛,就像在沼泽中拼命挣扎却越陷越深一样。
再例如,一旦焦虑、抑郁情绪发作,整个人好像丧失了所有的行动力,被强烈的疲倦感和低落情绪包裹住,每天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了自己的床上或者房间内。
除了无休止的刷手机以外,面对稍微复杂一点的、需要耐心的事情就会感到烦躁、无力,对生活似乎丧失了所有的兴趣。
再比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艰险时,总是习惯于通过逃避,寻找捷径的方式来「蒙混过关」;
总是喜欢躲藏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重复着一成不变的生活规律,一些不良的习惯很难戒除。
还有很常见的,几乎一定与焦虑、抑郁状态相伴随的拖延问题:凡事总是拖到最后一刻,在「不得不做的恐惧」的驱使下才开始行动。
事后虽然会无比自责懊悔,但下一次还是会重复着「拖延—自责—更拖延—更自责」的恶性循环。
......
「自由能原理」中将最适合生命系统或者非生命系统生存的状态描述为「动态平衡」或者「非平衡稳态」。
以人的精神健康为例, 一个情绪总体是平静,愉悦和痛苦可以自由转换,注意力可以自然流转,顺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心理状态才是最健康、持久的,最有利于我们生存的。
而 神经症病友的处境恰恰是「最佳状态」的反面,既不平衡,也不流动——情绪极端化且顽固,注意力固着于一点,性格较为偏执、刻板、生硬,行动、执行能力缺乏,拒绝做出改变。
这种暮气沉沉,少气无力且内心冲突严重的状态与神经症之间可以说是互为因果的——缺少活力的人更容易焦虑、抑郁,而焦虑、抑郁情绪又会进一步消耗减损一个人的心理能量。
04
对于「因为活力、行动力的缺失而导致神经症」的现象,我们可以从神经科学、脑科学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从三个角度的理解与解决方案:
1)自控力、意志力的缺乏,前额叶皮质的薄弱
神经症病友所展现出的行动力、执行力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是 因为过于贪恋此时此刻短暂的舒适与安逸,对于理智层面明知的长远目标缺乏情绪上的驱动力。
所以 在行为模式上,一直受潜意识中趋乐避苦本能的驱使,缺乏延迟满足的理性能力指引,总是寻求着最便捷、最简单的路径来宣泄欲望,逃避痛苦。
于是,生活中经常会为了途一时的爽快——刷手机、看短视频、玩游戏、熬夜、手淫等等其它不良习惯,而选择拖延工作学习任务。
面对症状时,明知最正确的做法是耐受不安情绪,放弃对痛苦的防御,但依然无法克制地想用强迫性思考和行为来满足「心瘾」。
情绪上头时,不顾一切地想去发泄;面对疲倦、劳累、疼痛时,迫不及待地寻求舒缓。
理智上明明知道从长远来看什么是最重要的,但面对在眼前的诱惑时总是无力抵抗,一次又一次地犯错。
负责管理我们理性思维,用高瞻远瞩来对抗贪图即时享乐的大脑部位是「前额叶皮质」,这一部分功能的孱弱,就会导致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懒惰」、「自控力差」、「意志薄弱」。
而「前额叶皮质」与负责制造强烈情绪冲动与欲望的杏仁核边缘系统是相互拮抗的,所以,在行动力低下的同时,内心却又对自己的现状感到强烈的不安,对理想化的自己抱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于是,我们会看到很多有拖延症的朋友一边拖延,却又一边自责,一边沉溺于痛苦,一边又不难以做出改变。
因此,「自控力」、「意志力」的锻炼与加强,对于神经症的痊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学会抵制眼前的诱惑,训练自己延迟满足的能力,有目标、有计划地生活,甚至有意识地让自己经受更多心灵与肉体上的痛苦 ,都会有助于我们一步步摆脱焦虑、抑郁情绪的困扰。
2)多巴胺、血清素等支持性神经递质的影响
在大脑的各种神经递质中,负责掌管动力与渴望的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多巴胺」。
多巴胺的释放方式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缓慢的、平稳的、像流水一样的释放方式,被称之为「 多巴胺基线 」,即一个人在生活中绝大多数时候的多巴胺的平均值。
简单来说,就是 在什么事情也没发生时,你日常的情绪感受基调,或者说背景情绪。
如果多巴胺基线水平较高,那整个人一天的精神状态就会是饱满充沛、活力十足的,对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任务也会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情绪体验会是良好的。
如果多巴胺基线水平较低,那么一个人的状态会恰恰相反,一整天也许会觉得疲惫、懒惰,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打不起兴趣,觉得人生毫无意义。
另一种多巴胺的释放方式是大量的、迅速的、猛烈的释放,就像大脑中贮存的大量多巴胺一股脑倾泻出来一样,这样的释放方式被称之为「 多巴胺高峰 」,也就是我们在做一件我们很享受的事情,或者欲望的得到满足的一段时间内体验到的「情绪高峰」。
例如,品尝到美食、购买到心仪的商品、在游戏中取得胜利、刷到喜欢的短视频甚至发生性行为、吸食毒品时所感受到的强烈刺激与愉悦,事实上都是「多巴胺高峰」的体现。
两种释放方式之间有着十分微妙的因果关联,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把多巴胺的存储想像成一个蓄水池。
「多巴胺基线」就像是水面平静时的水位高度,而每次「多巴胺的高峰体验」就像是用手去击打水面激起的朵朵浪花,它会在短时间内让我们飘飘欲仙,欣喜若狂,但同时也会导致一部分水溢出水池,进而等水面重归宁静时,水位,即「多巴胺基线」降低。
这就解释了为何当我们频繁地追求刺激后,会愈发感到对其它任何事情的丧失兴趣和动力。
稍微需要费点力气的事情都会让我们感到困难无比,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也变得极其无聊和枯燥乏味,先前能够引起我们兴趣的事情也变得索然无味......
处于焦虑、抑郁心境中的朋友所体验到的「毫无动力、兴趣低落、快感丧失」基本上就是由「多巴胺基线」的降低导致的。
一方面,据我在咨询中的观察发现,绝大部分神经症来访者在陷入到焦虑、抑郁、强迫状态之前,都会有频繁追求「多巴胺高峰」的行为——手机成瘾、手淫成瘾、熬夜成瘾、吸烟成瘾等其它成瘾性行为。
另一方面,当一个人处于负面情绪之中时,趋利避害的本能会驱使Ta尽可能规避更多的痛苦,寻求舒服与刺激的感受,那么很容易再次选择一些能激发「多巴胺高峰」的错误行为,步入「越痛苦,越求刺激,进而更痛苦,更求刺激」的恶性循环。
例如,通过反复的强迫性思考、行为来获取暂时的安全感;通过一直躺着赖床来缓解疲惫、乏力;通过报复性饮食和购物来刺激身心等等。
但因为「多巴胺基线」一次次的降低,这些行为所带来的舒缓、愉悦往往效果一次不如一次,而且在宣泄过后,内心会形成更难以填补的巨大空洞。
因此, 保护好我们的「多巴胺基线」,少去做能够激发「多巴胺高峰」的行为——尤其是在已经体验到痛苦之后,不要妄图通过立刻寻求安全感与刺激体验的方式来让自己开心起来—— 对于恢复我们的活力、行动力、对生活的兴趣,引导我们一步步走出焦虑、抑郁心境,重回生活正轨尤其重要。
另一种神经递质「血清素」的降低也会导致生活意义感与兴趣的下降。
「血清素」的作用是情绪稳定剂,当我们处于焦虑、抑郁的痛苦之中时,大脑需要消耗大量的「血清素」来试图维持情绪的稳定,保证我们的心理不崩溃。
(绝大部分抗抑郁药物的药理作用都是通过提升血清素的水平来调节焦虑、抑郁情绪)
而神经科学的研究显示,「血清素」水平的降低会导致一个人面对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其它生命体验时「意义感」的阙如,进而丧失行动的欲望与动机。
而除了药物以外,目前已知最有效的补充血清素的方式包括冥想,均衡膳食(补充碳水化合物、含有色氨酸的食物),运动,晒太阳,按摩等等。
在被焦虑、抑郁情绪压的一动也不想动时,我们不妨从提升「多巴胺」、「血清素」的角度入手,来改善一下自己的身心状况。
3)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这个问题其实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详细的论述过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下面的链接:
焦虑是假,身弱是真
人的「身」与「心」是一体的,身体对于一个人的意识、精神状态,与大脑是同样重要的。
甚至,一些新的有关焦虑、抑郁的研究提出了 「神经症的炎症假说」 ,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学会联合主席爱德华布尔莫尔提出,神经症的生理本质可能是一种「炎症反应」。
身体的慢性炎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陌生的,很多我们熟知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慢性代谢性疾病等其它慢性炎症,往往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摄入大量的促炎食物,熬夜,抽烟,酗酒,缺乏运动,长期处于过劳与高压的状态中等等——导致的。
而最新的许多神经科学研究发现, 精神健康问题很有可能归根到底也是「身体健康的问题」 ,因为身体免疫系统激活的炎症反应,外周血液促炎细胞因子的增加会穿透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与多个脑区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所以,维持好身体的健康状态,减少上述提到的可能导致慢性炎症的习惯,尤其是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消炎的食物——omega3脂肪酸(深海鱼、坚果)、花青素(浆果类水果)、茶多酚(绿茶)、萝卜硫素(十字花科蔬菜)、白藜芦醇(葡萄)、姜黄素(生姜)等等——会对我们的身心状态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
事实上,无论是咨询中我对来访者的观察,还是相关科学研究的数据,都印证了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的正相关关系。
例如,很多患有焦虑、抑郁、强迫障碍的朋友往往同时也患有一种或者多种慢性炎症,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等;
生活中那些热爱运动,活力满满,免疫力很强的人情绪也往往是偏积极乐观的;
新闻中,我们看到的被焦虑、抑郁等心境障碍困扰的名人大多都是明星、艺术家、商人、政客,极少听说运动员也会有类似的境况,运动员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往往是「大心脏」。
因此, 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让自己的身体先恢复活力,心境自然也会逐渐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