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当「台湾腔」遇上「东北话」

2024-12-27心灵
新华社哈尔滨12月25日电 题:当「台湾腔」遇上「东北话」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杨轩
「你们搁哪儿来的?」
「台湾。」
「唉嘛,‘小当归’!整挺好!」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台湾90后女孩林榕瑜难掩笑容,这场与保安的对话,一下子拉近了她与「冰城」的距离。
「尽管天气很冷,但冰雕太惊艳了,‘尔滨’人真的好热情。」她说,上个冰雪季,「尔滨」火了,台湾游客被亲切叫作「小当归」,自己非常想来,如今终于圆梦。
台湾青年游览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1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轩 摄 台北与哈尔滨,隔着千山万水,跨越3000多公里。12月18日至24日,以「燃情冰雪·携手同行」为主题的海峡两岸青年冰雪节在黑龙江举行。在「台湾腔」与「东北话」的对话中,约千名台青「打卡」冰情雪景,饱览北国风光,体认祖国幅员辽阔、同胞情谊深厚。
来自台湾的吴韦君是一名本科四年级学生,正在重庆一所大学做交换生。这次「尔滨」之旅,让她深刻地认识了一个字:「且」。
「且」,是东北方言中对「亲戚」「客人」的称呼。吴韦君说,自己常说「蛮好」「蛮刺激」,一不小心就「暴露」台胞身份,但大家听出她是台湾来的,就会说「来且了」。
「在中央大街逛夜市,我问旁边的小姐姐‘刚买的小吃好不好吃’,她就直接给了我一份,说‘来且了,送你了,玩得开心’。」吴韦君感叹,这份豪爽热情让她惊喜连连。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中国空间站小机械臂、嫦娥六号、天问一号……哈工大参研多项「国之重器」的实物和模型,令不少台青心潮澎湃。
「没来过大陆,会错过很多精彩,我觉得台湾青年都应该来看一看。」吴韦君说,哈工大师生「不是要做全国第一,是要做全世界第一」的信念,让她发自内心地觉得「了不起」,激励自己「每日精进」。
台湾青年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1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轩 摄 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去年冬天火爆「出圈」,也成为台湾青年此行中的一站。
多达数千页的美国解密档案,用于人体解剖的手术刀,731部队原队员的受访视频……在陈列馆里沉默缓行、不时记录,台湾「00后」青年雷以谦红了眼眶。
「心情非常沉痛……我们的同胞曾被当做活体实验的材料……很难想象那是怎样的可怕。就算历史书上没有提到这些细节,这些物件和证词也不会说谎。历史的残酷,只有在真正了解后,才能成为今天的借鉴。」
雷以谦的话激起了同伴的强烈共鸣。
在陈列馆的留言簿上,不同的腔调在此刻交融成同样的方块字——
「愿凛冬散尽,春暖花开再无国殇。」
「因为这场追寻,我们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