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从田间到餐桌,一粒粮食的汾酒之旅

2024-10-01心灵


九月之末,秋日正当时,田间高粱郁郁葱葱,时有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散着清香。


这里是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东10公里处的西马寨村,是汾酒高粱基地的核心区域,生长着酿造汾酒的专用原粮。此刻正值高粱的掐穗期,穗子渐渐褪去绿色,显露出丰收的红。


高粱,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有关它的出土文物与史典籍证明,其种植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以上。高粱的浑身都是宝,除了食用价值以外,其秸秆还可用于编织器物等其他杂用,因其「茎高丈余」,也被广泛种植以保护其他农业作物。


而其最为人所熟知的用途,是作为中国白酒的酿造原料。


中国人的酒多用粮食酿制而成。在酿酒业,有这样一句话概括了不同粮食酒的特点「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净、大麦冲」。


其中高粱又深受酿酒人的偏爱,「好酒离不开高粱」的说法广为流传。曾导致高粱苦涩口味的物质「单宁」,经蒸煮发酵,摇身一变成为了独特的芳香物质,这赋予了高粱酒丰富的层次和醇香,淀粉、氨基酸与脂肪含量的优质比例,也赋予了酒体柔和的口感。如今,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酿制的蒸馏酒,早已是中国白酒当中 主流。


高粱与酒,是自然的馈赠,也代表着一种人为缔造、代代传承的文化奇迹。如今,它们已经深深地绑定在一起,从山西杏花村的根脉出发,开枝散叶。因此,当你沿着这条路径追根溯源,一场关于文化的、自然的、生态的旅程,也将沿途之中缓缓展开。

汾酒的来处与远方

汾酒的历史悠久,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


公元561年,北齐武成帝高湛继位,长居在下都晋阳,将上都邺城交给了侄子高孝瑜管理。此值战乱时期,权力更迭频繁,维持人心并非易事,而汾酒作为这对君臣叔侄的共同爱好,常常出现在二人的对话与信件之中,成为了沟通情感的媒介之一。据【北齐书】所言,高湛在写给孝瑜的信中曾道「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


「汾清」是史书当中,关于汾酒的最早记载。其中「清」字意为清洁澄明,是古时对最高品质酒的称谓,这意味着,当时的汾酒便已经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宫廷用酒。


明代中叶,商业流通顺畅,「敢为天下先」的晋商崛起,汾酒的地位也随之改变。一方面,汾酒开始大规模地进入外地市场,另一方面,来自杏花村的酿酒师也顺着热潮去往全国各地。汾酒及其酿造技艺伴随着晋商的足迹,传遍华夏大地的大江南北,今天历史悠久的白酒产地,当时基本都是晋商云集地。这也使得汾酒不再只是少数阶层的独享,而进入了寻常百姓的餐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汾酒见证了无数的事实变迁,文人墨客也从不吝惜对它的赞美之词。


晚唐时期,诗人杜牧的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让杏花村变得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也让「杏花村」与「酒」之间的关联深深刻进了我们的文化基因之中;清朝道光年间,闽浙总督孙尔准来到同僚韩克均家做客,品尝到了来自山西汾阳的汾酒,其酒清香甘美,如饮三春芳菲,借着醉意写下了一首近两百字的长诗【饮芸昉中丞杏花村酒赋谢】,其中写道:「杏花村枕汾水滨,村中风气含古春。 春光骀荡何所著,散入汾酒清而醇」,也留下了一段关于诗酒友情的佳话。


一直到近现代,不仅鲁迅为汾酒所深深着迷,当年过七旬的谢觉哉老先生在经过杏花村时,也为这里的美景与佳酿所吸引,留下诗句:「逢人便说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闻。草长莺飞春已暮,我来仍是雨纷纷」。从古至今,汾酒与杏花村从未在我们的主流文化语境当中缺席。


如今,汾酒不仅早已在国内家喻户晓,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汾酒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50多家海外经销商,设立了9000多家终端门店及180多家国外免税店和中国离境免税店,成绩显著。


而汾酒也在不断强调,在产品出海之前,首先要实现文化的输出。酒及其味道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文化软实力为坚实的硬实力提供支撑。


而对文化源头的追溯,正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汾酒独特而丰厚的底蕴;回到「杏花村」,也是为了拥有更加稳固的底气与根基,去让这份来自北纬37度的清香和甘甜,飘向千万里之外,也飘向更遥远的未来。

一粒粮食的旅程

粮为酒之本。想要酿造出至纯、至清、至净的高品质酒,一定要从源头的涓涓细流开始。


汾酒深谙此道。


如今在中国生产的高粱中,八成被用于酿酒,其中,还有不少高粱品种是专门培育用于酿造,以提升酒的产量和风味。


多年以来,汾酒集团与多地农科院、中科院以及各大农业大学保持合作,经历了无数次实验、无数次试错,层层筛选出了兼具适应性好、区域亩产量大、独特风味保持良好三大特点的专用高粱品种,只为了让汾酒的口感层次更丰富一些、酒体更醇厚一些。


在汾酒高粱基地之中,主要种植的高粱品种名为「汾粱30」,同时也伴有技术中心推荐的高品质纯系高粱品种「状元红」。种植的面积为1000亩,若加上周边集中连片种植的区域,可以达到3000亩以上。


「汾粱30」自2023年起开始试验种植,并逐步通过了汾酒原粮公司和技术中心联合酿造实验的共同认定,成为了优质清香型白酒酿造专用品种。这种高粱品种不仅籽大饱满、产量高、稳产性好,且具有优异的抗病性和适应性,在酿造品质、出酒率等方面也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利用先进的育种培育技术,汾酒筛选出了适宜本地种植的新优品种,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达到汾酒的高标准。


「天时」「地利」「人和」,对于高品质的汾酒而言,三者缺一不可。如果说前二者难以控制,那相应的,对全产业链进行高标准、高要求的管控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农业生产上,这里选用了世界领先、中国最先进、的大型机械设备,实现了从春种到秋收全机械化作业。管理之上,从春耕到秋收的过程里,每项责任都落实到个人,并通过健全的基地管理运行规范、农机设备管理使用规定,确保基地原粮增收、增效。


打造全产业链,是为了让每一粒粮食都可追溯,每一滴美酒都有保障。


为了进一步使原粮的高品质保持稳定,汾酒也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对高粱的生长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精准管理。据吉林大川公司基地负责人吴天鹏先生的分享,汾酒原粮基地以科技、机械助力选种,为原粮稳定增产夯实了基础。同时,汾酒还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对土壤、水分、气候等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一步都符合严格的品质要求。


正如汾酒原粮公司负责人赵胜所言,「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达到汾酒的高标准,确保每一瓶汾酒都能追溯到食物的来源。以此才能让品质成为汾酒最坚实的基石,让绿色成为汾酒最时尚的底色。」


如今再去回望汾酒集团刚刚成立原粮公司的2012年,彼时,汾酒原粮尚且是「一年一茬」,具备着产量不稳定、品质难保障种种特点;而现在,从一粒粮食,到其化为美酒最终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汾酒在这条路径上的每一步,都早已做到了可见、可控,且可靠。

生自土地,扎根土地

汾阳,这片古老而肥沃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酿造美酒的宝地。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杏花村一带已是山西地区的酿酒中心。


这里地处黄土高原地带,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雨量适中,且土地肥沃、地下水位较深,便于灌溉,加之无工业、无污染的周边环境,使得汾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无比适宜天然牧草和农作物的生长。


汾酒从汾阳起家,足迹逐渐遍布全国、全世界。但同时,它的根也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


秉承着「测天下吉壤为我所种,汇天下好粮为我所用」的初心,从2009年开始,汾酒便已经率先将建设粮食基地作为了最关键课题。


自此,汾酒集团先后在山西沁县、甘肃山丹马场、河北张北等地,均测选优质土壤规划建设具有统一标准的原粮基地,建设了适合高粱、大麦、豌豆种植生产的原粮基地,为高品质汾酒酿造生产提供优质、稳定的原料供应保障。


目前,汾酒原粮种植面积,总规模达到130万亩以上,跨越数千里,从华夏大地的最东边到最西边。而这些地方,无一例外,均与山西汾阳一样,位于北纬36度至45度的「黄金种植地理带」之上。


而位于山西汾阳的,由汾酒集团与汾阳市政府联合打造的高粱基地,正是汾酒「第一车间」的最好样板。


「好地产好粮,沃土育佳酿」,在高粱的种植过程中,汾酒也致力于实现绿色化转型,构建绿色健康生态产业链,并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推行无公害种植,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节约水资源;实施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保护土壤质量。要让消费者喝到最高品质的酒,也要让他们喝到最干净、最卫生的汾酒。


自此,优质的原粮品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绿色健康的生态链条,汾酒打造原粮基地的意义已经逐渐明晰。


但倘若你的视角从白酒行业之中抽离,又会发现,其实这件事早就有了更大的价值:因汾酒的原粮基地,大多位于山区或是略为偏远的地方,这极大程度上带动了乡村地区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造血能力的提升,在乡村振兴方面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近三年以来,汾酒带动吕梁产区白酒产量增长36.7%;在吕梁、大同、朔州等地种植高粱61万亩。稳定的供需关系,也为当地的无数农民提供了就业和稳定的增收致富渠道。


为保护农户利益、提升农户效益,并保证农户生产的粮食符合汾酒的要求,汾酒采取了保护价措施,如每年在种植期内有最低保护价,并在收割期高于市场价收粮,极大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此外,汾酒也一直在为农户提供优质的种子以及技术上的支持。类似的系列举措利于农户,也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对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汾酒从土地中来,历经风雨和阳光,才从一粒种子化成粒粒食粮,再经过复杂而精湛的技艺,最终变成鲜美的佳酿。这个过程,是自然的以及无数人工的创造与奉献。


因此,汾酒集团也在尽其所能,回馈这片土地,回馈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这是一家企业诚心与责任的最好体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 松 子

编辑 | 马妍睿

统筹 | 张鹏霞

排版 | 拼 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