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一个总是在东拉西扯又绵绵软软打太极的咨询师,可以考虑更换了。
心理咨询不背这个锅,心理动力或人本主义也不背这个锅。
先从基础层面来说,看起来这位咨询师:
上述都是咨询的基本功,与流派取向无关。目前看起来,这位咨询师可能连基本功都是不过关的。Ta看起来似乎只是坐在「咨询师」的位置上,戴上了「咨询师」的厚重面具。很遗憾的是,ta的所作所为是与职业身份不那么相称也不那么合格的。
再回到流派取向上,人本主义的Rogers所会的并不只是「嗯哼」一下就完了,他本人的共情是可以让来访者感到整个生命都发生振动的。具体的可以看看以下他与 Gloria的30分钟晤谈片段。几乎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回应都踩在了点子上,并在必要时推进了咨询。
这些都是需要用心去琢磨的。我们在咨询受训的时候,无论是老师的课堂示范,还是对于15分钟逐字稿的研读,都是细致到如贾岛写诗那般反复推敲的,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都得讨论好久。
再说起常常在知乎上被黑的心理动力学,以我浅薄的了解来看(我自己并非心理动力取向),动力学的要点在于诠释,即找到不同的烦恼与烦恼、不同的困境与困境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烦恼啊困境啊可能只是表层的现象,动力取向所做的就是抽丝剥茧,逐层下去找到表象底下潜藏的动力性因素,然后把这些讯息呈现给来访者。
换而言之,心理动力取向的咨询师或许真的热衷于探索来访者的内在状态,常常将来访者抛来的问题视作是一次次探索的素材与机会。但他们探索的方式并不是通过粗浅地去问「你是怎么想的呢?」「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呢?」来进行的,也不会只是如此单薄地提问。
我见过功力深厚的心理动力咨询师,他们的诠释与分析是可以如藕片的丝儿一般,一条一条细细相连的;或至少也可以由浅入深,由薄转厚。相反,诠释一旦做得鲁莽了,与来访者的生命经验相悖,就会演化为野蛮的分析或是僵化的标签,甚至带来受伤的感觉。
这么一说或许已经有些绕远啦。回到题主的困惑上,一千个咨询师可能有一千种样貌,流派固然会带来某些差异,但那并不是关键因素。好的咨询师带给人的那些好的感受,是可以超越流派的分歧视野的。
在那些好的感受里面,就包括了很重要的一条——「我感觉到咨询师在跟我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我并不是独自一个人。」这正是治疗联盟的形成。
然而,在这场咨询里面,你感受到的是如此深切的,不被回应的孤独,是彼此之间的不断错频。
我相信,你已经给了这位咨询师很多次机会,也尝试换过不同的方式去询问ta你心中的疑问。然而,ta似乎一次也没给过你正面的回应。
我也试着理解,你的咨询师或许也有ta自己的限制与难处,在那些问题当中,或许真的有一些是不那么适合回答的,有一些是ta不能够回答的。然而,哪怕只是一句「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或是一句「我不想回答你的问题」也胜过了目前呈现出来的种种搪塞与推却。
或许,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一个正面的回应,更是一次真实的互动。咨询师时常强调「咨询关系」在共同有效因素中的重要作用,连真实的互动也没有,又何来的咨询关系与咨询疗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