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觉珵 马 彤
2024年刚刚过去,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
事实证明,中国经济依然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但国际舆论中却不时有一些唱衰杂音泛起。近期,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达龙·阿西莫格鲁公开声称「中国的经济繁荣缺乏稳定性与持续性」,这让个别外国媒体借机利用他的理论,攻击中国是所谓「攫取性经济制度」,再度鼓噪「中国经济见顶」等陈词滥调。
1月9日,山东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景象
长期关注阿西莫格鲁所提理论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阿西莫格鲁在制度经济学领域有一定创新性,但其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和制度背景的局限性,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存在不少错误与偏见。
张晓晶表示,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在消除绝对贫困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证明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也反映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经济理论
环球时报: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阿西莫格鲁等三名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制度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响繁荣方面的研究」。您如何看待阿西莫格鲁关于「包容性经济制度」与「攫取性经济制度」的代表性理论?它的创新性与局限性有哪些?
张晓晶:阿西莫格鲁的理论强调制度和历史的重要性,政治与经济的互动,以及「包容性经济制度」的优点。他认为,具备法治、保护产权、高度竞争等特点的「包容性经济制度」是经济繁荣的前提。这些观点从一般性的角度来看是成立的,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学术价值,这也是为何诺贝尔奖委员会会授予他这一殊荣。
然而,将这种一般性理论应用于具体国家或制度时很容易出现问题和偏见。例如高税收一般被认为是「攫取」,但这在北欧国家并没有导致经济停滞,反而实现了有效的财富再分配。这说明理论的普遍性需要结合具体的国情来看,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
去年11月15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专精特新及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22个专业展汇聚于此。(视觉中国)
在代表作【国家为何失败:权力、繁荣和贫穷的根源】等著作中,阿西莫格鲁关于中国的分析,包括对历史和现状的描述,都存在不少错误与偏见。
阿西莫格鲁将一些「包容性经济制度」与「攫取性经济制度」的定义和归因直接套用于中国,这种分析方法显然存在局限性。他的很多判断都是基于西方视角和研究对象得出的,这种理论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和制度背景的局限性,其研究结论未必适用于所有国家和社会。
张晓晶
环球时报:阿西莫格鲁近日声称,中国通过投资人工智能(AI)等创新领域获得了不错的经济增长,但这样的经济繁荣很可能在稳定性、持续性方面不及西方国家。您如何看待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张晓晶: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引起一些外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个别国家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科技竞争对手,进行打压和技术「脱钩」,这其实已经证明了中国的创新实力。
中国一直推动开展全球科技合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遭到一些西方国家阻挠,影响像5G、「新三样」这样的中国创新成果走向世界,阻碍了中国科技创新为全球包容性发展做出贡献。事实上,不只是「全球南方」国家,西方国家也需要中国的技术。
在科技领域,西方在评价自己和中国的相关政策时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中国在治理平台公司、反垄断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与美国对脸书、谷歌等公司进行的监管有相似之处,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维护市场公平与保护消费者利益,但中国的做法往往被歪曲成「不包容的行为」。
环球时报:我们应该如何客观看待阿西莫格鲁等学者的理论和观点?
张晓晶:对于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们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过去,我们可能会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创新之处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如今,我们更加注重批判性吸收,而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这种变化展现出中国的自信。这种自信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发展、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自信尤为关键。这种理论自信让我们在面对诺贝尔奖得主时不再盲目崇拜。
比起理论和模型,事实证明一切
环球时报:近期,一些外国媒体利用阿西莫格鲁关于「攫取性经济制度」的理论,试图将这顶帽子扣给中国。您对此有何回应?
张晓晶:事实胜于雄辩。从新中国建立至今,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无论是消除绝对贫困,还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成就不仅是简单的数字,更是摆在世界面前的有力证据,是中国的「金字招牌」。
大量外国政要和学者都对中国取得的成就赞不绝口,尤其是那些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模式的「全球南方」国家。比起一些理论和模型,事实证明了一切。
近年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之一,共享发展也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我们不仅提出理念,更在实际中不断推进,例如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些事实有力证明,中国不仅不是所谓「攫取性经济制度」,反而是包容、共享等理念的践行者。
环球时报:对于中国的制度和发展路径,西方主要存在哪些偏见和误解?
张晓晶:许多西方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持有严重的偏见。
我近期前往非洲多国考察,发现当地官员和民众都非常羡慕中国的发展模式。这些国家拥有资源和劳动力,但缺乏强有力的领导,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持续性不足。
有了强有力的领导,我们才能把好的想法付诸实践,这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能够取得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面临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这是许多快速发展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发现问题并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正是中国制度优势的体现。
中国经济发展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环球时报: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舵定向。您对这次重要会议有哪些关注?
张晓晶: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中央下定决心,加大了政策力度以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例如,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此次会议也将消费和民生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在今年的九大重点任务中,位列第一的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而其他八项任务也涉及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等事关民生的各项工作。这些重点任务,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这确立了未来一段时间宏观政策的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