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是isfj还是intj是个争议很久的话题,我觉得关键点还是在于史料和演义虚构的区分。先在前面声明观点,我支持诸葛亮是高阶isfj。
首先隆中对是史书演义均有的,为刘备规划了三分天下的谋划和格局,而且此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并未参与一线的征伐,因此从这里看ni特质是有所体现的。(但这里一定要注意,白天睡觉什么的不存在啊,是虚构,不过三顾是存在的。)
接着是联吴抗曹,用利弊说服孙权,吴蜀结盟当属鲁肃和诸葛亮的合力,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重要的事儿,这里率先主张吴蜀联盟的是鲁肃。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三国志】
因此诸葛亮在这里所起的作用是作为刘备的使者游说孙权,难度事实上不算很大,因为鲁肃早已经把吴蜀联盟的计划跟孙权说了,并且是「权即遣肃行」。因此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这个单独的事情,明显的体现出ni的是鲁肃,而亮哥的「说服」功绩也要分一半给鲁肃,具体到言论上,大抵是分析局势,阐明利弊,游说基本都是这条路径,不方便看出mbti。
再之后说一下南征孟获,诸葛亮采取了七擒七纵的战术,非常懂人心,很高明,很像fe、ti的结合运用(isfj的二三功能)
然后比较典型的事儿就是北伐,六出祁山,北伐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战役,这里需要标注一下,空城计、火烧上方谷是不存在的,是为演义虚构。和司马懿的对战基本上是有赢有输,司马懿总体采取的是固守不战的策略,意在消耗蜀军粮草,可谓是抓住了蜀军的痛点,最后诸葛亮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蜀军撤兵。
这里有两点我们注意看,一是诸葛亮事必躬亲,甭管大事儿小事几乎都亲自过问,司马懿曾评价「食少而事烦,其能久乎?」,这种认真细致入微的工作方式是si的体现。
再一个是人们一直以来对诸葛亮抹不去的印象,就是极致的「忠」和「鞠躬尽瘁」,在忠君爱国的道义上做到万无一失,将生命献给北伐的最后一刻,名垂青史,这很fe。
最后提一下诸葛亮的执法严明,他非常重视法纪,在法的方面贡献很大,参与制定【蜀科】及各种律令,并且严格执法,包括在治军方面也是体现了丰富的法令色彩。其实也是si。(也有te)
相比之下,诸葛亮整体体现出si、fe、ti优势,他的ni、te发展的也不错,综合来看还是更符合isfj
PS:介于mbti圈儿一贯的尊n贬s风气,我想说这点在我身上完全不!存!在!,我本人的各种推占比最大的就是istj和estj……判断ns是真的从性格本质来判断的。希望不要用这个角度觉得我在「歧视」,那我真的会很伤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