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你在哪个瞬间突然喜欢上了某个历史人物?

2020-02-29心灵

汉文帝刘恒。 看到他遗诏的那一瞬间,真的泪流满面。 中国古代那么多修仙的皇帝,只有他看淡了生死。(完结了)

先看看他的遗诏怎么写的:

「朕闻之: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罹寒暑之数,哀人父子;伤长老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念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践。绖带无过三寸。无布车及兵器。无发民哭临宫殿中。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皆罢。非旦夕临时,禁无得擅哭临。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它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改。归夫人以下至少使。」

直接复制一下翻译:

我听说天下万物萌发生长,最终没有不死的。死是世间的常理,事物的自然归宿,有什么值得过分悲哀呢!当今世人都喜欢活着而不乐意死,死了人还要厚葬,以致破尽家产;加重服丧以致损害身体。我认为很不可取 。况且我生前没什么德行,没有给百姓什么帮助;现在死了,又让人们加重服丧长期哭吊,遭受严寒酷暑的折磨,使天下的父子为我悲哀,使天下的老幼心灵受到损害,减少饮食,中断对鬼神的祭祀,其结果是加重了我的无德,我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呢!我有幸得以保护宗庙,凭着我这渺小之身依托在天下诸侯之上,至今已二十多年。靠的是天地的神灵、社稷的福气,才使得国内安宁,没有战乱。我不聪敏,时常担心行为有过错,使先帝遗留的美德蒙受羞辱;岁月长久了,总是担心不能维持始终。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将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现在诏令全国官吏和百姓,诏令到达后,哭吊三日就除去丧服。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祀、饮酒、吃肉。应当参加丧事、服丧哭祭的人,都不要赤脚。服丧的麻带宽度不要超过三寸,不要陈列车驾和兵器,不要动员民间男女到宫殿来哭祭。宫中应当哭祭的人,都在早上和晚上各哭十五声,行礼完毕就停止。不是早上和晚上哭祭的时间,不准擅自哭泣。下葬以后,按丧服制度应服丧九个月的大功只服十五日,应服丧五个月的小功只服十四日,应服丧三个月的缌麻只服七日,期满就脱去丧服。其他不在此令中的事宜,都参照此令办理。要把这道诏令通告天下,使天下人都明白地知道我的心意。葬我的霸陵周围山水要保留其原来的样子,不要有所改变。后宫夫人以下直至少使,都遣送回家。」

这心态,放到现在都很少有人能做到吧!

先说明死亡是人世间的道理,让大家不要悲伤。

然后再谴责自己没有什么德行(绝对是自谦),让大家不必辛苦守孝,意思意思就行。对自己的陵墓也没有什么高的要求,不让奢侈。

接着,他不让人陪葬,遣散了后宫!(这个真的好感动啊 )

当然了,遗诏肯定是最后才下的,刚好当时已经看完了他平生的经历,当看到这个遗诏的时候,真的突然间崩溃了。

我哭死!天底下怎么会有那么好的皇帝呀!

……

我看别人都写那么长,我再继续写下去。

虽然说他的谥号为「文」,不过此文非彼文。

看过他的资料后,我甚至能感觉到他非常狠戾的一面,但是又觉得他做得对!

大概就是润物细无声吧, 我没有大刀阔斧,但是我能用柳条,一点一点地把所有事情鞭策成我想要的效果。

从头说。

首先,他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

刘邦的儿子!在吕后手下长大的!看看别的例子就知道,这非常不容易。

他的母亲薄姬很不受宠,据说刘邦就宠幸她一次。

也正是因为不受宠,所以不惹眼,而且母子两人都很会隐忍,不像戚夫人那样作死,才没成为吕后的眼中钉。 (薄姬大概率是一个聪明温柔的女人,所以才能教出这样的儿子,绝对不是【美人心计】里那样的)

安安稳稳长大后,他被封到偏远的代国当了代王。

至于在代地怎么样,史书上一字未提。

反正就是龟缩呗,还很有可能受到匈奴的骚扰,就是挨打呗。

直接快进到了吕后去世。

吕后在的时候,没有人敢在朝堂上大声说话,结果吕后一死,吕氏立马被灭了族。

灭吕氏的是当时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功臣集团,主要代表是周勃(太尉)和陈平(丞相)。

因为之前的皇帝都是吕后选的,现在大家都不相信那几个小孩的身份,所以他们打算从刘邦之前的儿子中选一个当皇帝。

这点我看到很多分析,也许是为了自身利益,功臣集团本质上是想选一个傀儡皇帝的,所以出兵帮助平乱的诸侯王out了。

大家一看,远在代地不是还有一个乖乖仔刘恒吗,非常适合做傀儡皇帝,所以就派人迎他进宫称帝。

是的,在众人眼里,他是一个非常听话的诸侯王。

使者来了之后,他真的非常冷静。

拉着自己的臣子在宫里进行了一大阵分析。

中尉宋昌(这人蛮厉害)支持进宫,分析了一通,让他不要怀疑,去;郎中令张武说可能有危险,吕氏和功臣集团打来打去,不知道是不是又拉替死鬼呢,别去。

说的都还挺有道理。

由此可见,他有谋臣,他的谋臣还真靠谱,他还真有眼光。

后来就选了一个很科学的方法,占卜。

占卜结果出来,说他应当称王。

他问:我已经是王了,怎么还能称王呢?

卜者回:当然是直接称帝当天子啦!

话说,他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为什么还要发此疑问呢?他也许真的是受宠若惊,也许是因为好学,也许,他只是性格比较闷骚(划掉),聪慧到了一定地步,很多话不自己说,而是让别人去说,这样说出来的效果比他自己说还要好。

然后就回京了。

好,回京之后开始一顿输出。

一、让众人知道,自己不是好拿捏的。

大臣在桥边迎接他,周勃说有话要跟他私下说(也不知道是要干啥)。这里不知道这对君臣有没有使眼色什么的,反正宋昌直接帮他挡了。「如果是公事,就请直接公开说,如果是私事,当君王的人没有私事。」你是人家邀请来的,本来以为你肯定逆来顺受呢,没想到你还真敢拒绝。这一下就让人不敢小觑了。

二、让众人知道,自己是聪明的。

又是周勃,周勃奉上了天子的玺符,他也没有立马就接,并没有表现出对帝王的渴望,说这件事等他到了自己在长安的官邸再说。

到了代邸,又开始了一通极限拉扯。大臣表示就你最适合,别人的都不配,你来当皇帝吧!他表示:我也不配,还是看看别人吧!大臣再表示,你最合适我们都是这么觉得啊……再三拉扯之后,终于,即天子位。

三、保证自己的安全。

即位这天晚上,被迎进未央宫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宋昌为卫将军,管了南北军。让张武为郎中令,先到宫殿里,估计是去打扫宫殿了,因为这里刚刚进行过一场厮杀,按道理来说非常血腥。这样,军营和皇宫先控制住,就没有了生命危险。

第四,证明自己有当皇帝的能力

还是刚进宫这一夜,他连夜发了一道诏书。

一共两点,首先说了吕氏谋逆的事,说他们是想谋夺刘氏的江山,所以将他们全部诛杀了。

其次是大赦天下,毕竟初登帝位嘛,请大家多多关照。

诛杀吕氏是功臣集团的手笔,首先他肯定也是认同的,吕氏该杀。其次他也是想表达,他没有怪罪功臣集团的意思。这道诏书是给他们的所作所为正名了,这些人也可以安心了。

而且不久之后又给这些人升了职。陈平从右丞相成了左丞相,周勃从太尉成了左丞相,窦婴从大将军成了太尉。之后又给这些人赐了金。他在示好。毕竟现在要当皇帝还是得靠他们辅佐。

做完上述那么多事情,终于可以好好当皇帝了!

-

有关当皇帝这段,说点历史上没记载,只能推断猜测的:他曾经娶了一个吕家的女儿。

当时吕后对诸侯王的控制太过恐怖,要么搞死,要么赐一个吕氏的女儿,因此还逼死了刘邦的五儿子刘恢(刘恢跟表妹情投意合,嫁过去的王后把刘恢表妹毒死了,刘恢自杀)。

所以,按道理来说,代王也会有一个吕家的王后。

可是史书完全没提名姓,直接就是王后去世,王后的四个儿子也接连去世。所以皇后成了欧皇窦漪房,太子成了窦漪房的儿子。

四个儿子啊……真狠啊,真牛啊。

有人说他是跟功臣集团达成了某种协议,要想当皇帝,吕氏生的这四个儿子必须死。

但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自己下的手。

看着吕氏横行霸道那么多年,伏低做小那么多年,应该也是有痛恨的吧。

不多评价。猜测而已。后面还会说到全部诸侯王的状况。

-

当皇帝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刚开始没坐稳皇位的时候,他肯定是需要功臣集团的扶持,坐稳了之后呢?

陈平在他登基第二年就去世了,唉,还好安稳过世,不用再陷入这些权谋中了。

来看他是怎么对周勃的。

首先,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是一个非常仁慈的好皇帝。

……

2022.10.30更新啦

之前也是心血来潮,发出来很久,发现压根就没有人看,还以为就这样石沉大海了,没想到又来流了。那继续写啦。

首先,有关「文」这个字,是我当时写的唐突了。正如大家所说,「文」在西汉是一个很难得的谥号。

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

当时写的时候是急于表现,想说明他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皇帝,无为而治也不是说什么都不做。

因为从我个人来说,最早对他的了解其实只有「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文景之治」这些词,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

而且大家提到千古一帝之类的就是秦皇汉武、唐宗洪武这种,他很少被提及。

所以潜意识里就觉得「应该也就那样吧」。

不过对他真的了解之后才发现……卧槽啊!

所以大概就是想表现出这种感觉。

而且除了文治,他其实也想动武的,他在位二十三年,匈奴大规模进攻了三次,第一次他最年轻,他也是想自己亲自上阵打匈奴的,群臣劝谏他都不听,不过,后来还是被太后给拦下来了。

唉,当时汉朝条件也不允许,还好后来汉武帝抹平了这个遗憾。

哈哈哈看到那么多人为他正名,有点窃喜,看来喜欢他的也很多嘛。不过我在这个话题里竟然没找到,所以就自己动手写了(这也证明了确实少有人提唉)。

另外,有关吕后的描述,也没有抹黑她吧……只看正史记载,她确实是做了一些很不好的事情,对彭越、韩信这种功臣的处置,以及可能会威胁到她和吕氏地位的诸侯王,真的很狠心。彭越是duo碎了送给诸侯王吃,韩信(兵仙啊)是被带到钟室给打死,据说是让女人们拿着木棍打的(刘邦应该也是想杀他们的,不过没吕雉那么多手段)。戚夫人确实是比较作,但是做成人彘真的太惨无人道啦。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惠帝那么护着他,还是被杀了,惠帝也很无奈吧。

只能说权力已经驾驭了她本人啦。

不过作为一个掌权者呢,太史公单独为她写了本纪,从百姓的角度来看,「萧规曹随」修生养息之治在当时来说对百姓还是很友好的,而且她也会给老百姓赐民爵。民爵对老百姓还是有真用处的,卖爵位可以换钱,也可以抵罪。但是这件事【史记·吕太后本纪】里没提……不知道是不是我看了假书,【汉书】里倒是写了一句。

太史公只在最后的时候评价了,说汉惠帝和高后在位的时候,黎民百姓不受战乱的苦,有吃有穿,犯罪的少。嗯,是种肯定,不过比较官方。

只能说,很多精彩的故事,都是属于上层人物的,而这些刚好都被史书给记载下来了,所以看来看去,就会觉得这些人怎么那么多事啊。

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能够安稳度日,就已经是很好的生活啦。

(还有一个八卦,说根据目前的推算,吕后执政的时候,出现过五星连珠的天象哦,不过史官都没记,可能还是对她不太服气哈哈哈哈。五星连珠在古代看来是详兆,之前出土了一个西汉的「织锦护臂」,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几个字。电视剧【汉武大帝】里还拍了这个镜头呢。而且武则天称帝时期也出现过五星连珠哈哈哈,史官也没记载。)

继续说当了皇帝之后。

先说因为他超级心疼人民,所以有由头搞周勃的故事。

周勃在当时平诸吕的时候是非常显眼的,后来迎接文帝继位,也算是个出头鸟。

看到文帝这么一系列操作之后,知道是个厉害人物,周勃自己也有点后怕。

所以在受到封赏之后,就已经有人劝他了,内容还是这些,说他当初杀吕氏,又迎立代王,开始「居功自夸」,现在受到了最高的赏赐,看起来地位是很尊贵,其实要有灾祸啦。

周勃果然怕到不行,他辞去了右丞相的职位,让陈平一个人任丞相。

可惜陈平年纪也大啦,这个人跟了刘邦半辈子,从刚开始的分肉就是,他最会揣摩人的心思,很多人说他只会「阴」谋,不过他也确实帮了刘邦很多。

对陈平,我印象最深的竟然还是「张良、陈平蹑王足」这段。当时刘邦被困,本来想让韩信出兵解围呢,结果韩信派使者来,请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对着使者破口大骂:「老子被困着呢,你还有心思当王?!」

张良、陈平一起踩刘邦的脚,然后刘邦当场改口:「大丈夫当什么假齐王,要当就当真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当时众人还是有点喜剧感的。可惜后来就都散啦。

这个时候很多功臣都已经去了,文帝登基的第二年,终于,陈平也去世了。

这样一来,周勃又被文帝召回去当了丞相。

是的,文帝先把他召回去了,后来是用了另一件方式让他离开的。

因为朝廷里很多官员是有自己的封地的,但是他们一是在朝中有职位,二是贪图长安这边的富裕,或者娶了公主的,就没有回自己的封地。

他们不回去,那么就需要封地上的人,把封地里的东西来回运输,中间非常耗费人力物力,而且这样也未必能准时管理好自己封地上的事。

所以汉文帝就觉得很浪费人力物力,从这点出发,在继位第二年的时候下了个诏令,命令这些列侯回到自己的封地去。

这中间又经历了一些事,可能是文帝只用礼仪教化,并没有动真格,所以很多人都没有走。

继位第三年的时候,文帝又下了一个令,说有些人找借口没走啊,那怎么办,这样吧,丞相带头吧!

「丞相是我所敬重的,希望丞相为我率领列侯回国。」

然后周勃就没了丞相的位置,回到自己封地里去了。

真的非常顺理成章,看起来呢,他对周勃毫无芥蒂,真的是因为目前有这么个事情,所以才让他远离了朝廷的。

真的是……稳如泰山,滴水不漏。后面还会说到别的剧情,他真的一直很稳健。

不过周勃的事还没结束。

周勃回去之后,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平日里都要穿上铠甲才能安心,每次郡守到河东巡视,他还让家里人见郡守的时候要拿着武器,就是害怕自己被诛。

可惜啊,他越是这样,还真越来事,这样一来,直接有人告他谋反!

文帝估计窃喜了吧,不过他也没有直接管这个事,而是按照章程,交给廷尉去查。

可以看出他还是比较迂回的,很多事情自己不会说出来,也不会做出来,而是让别人自己去领悟。 算是闷骚吗。

然后廷尉领悟到了他的意思,毫不客气把周勃抓起来了。

这里写了句:周勃恐惧,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所以狱吏逐渐地就欺凌侮辱他……

可能真的是武将没文化?也可能是一时吓傻了?

不过这些老油条也都有自己的手段的,不会傻傻坐以待毙。他送了一千金给狱吏,狱吏就偷偷给他递木条,告诉他,应该让公主给你作证啊!(周勃的大儿子娶了文帝的女儿。)

查了一大出,周勃又把之前收到的赏赐,都拿去贿赂了薄太后的弟弟,薄昭。

刚好,汉文帝最孝顺啦,被母亲敲打了,而且调查出来周勃确实没造反,又给放回去了哈哈哈哈。

属实给人吓破胆了。

周勃出来之后感慨:「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然而怎么知道狱吏的尊贵呀!」

不知道是阴阳怪气还是真的感慨。

对了,【二十四孝】里那个为母尝药的大孝子就是汉文帝。

这里的描述是,文帝来朝见太后,薄太后抓起头巾去扔他,问他:以前周勃直接拿着皇帝的印玺,领着南北军,都不曾谋反,难道现在回到了县里,还真的要谋反???

薄太后一直很聪明,这里也看出自家儿子故意的吧哈哈哈哈。

文帝没想到吧,竟然玩过头了。

周勃是个重要人物,连周勃都这样了,别的人自然已经在他掌控之中了。

反正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让人根本找不到错处。

还有刚才那位薄昭,薄太后的弟弟,按理说是汉文帝的舅舅。

他犯了死罪,汉文帝也不下令直接弄死他,还是迂回。

说是「不忍心」杀他, 而是派大臣和他喝酒,劝他自己醒悟,然后自杀。

但是人家脸皮厚,不想自杀啊!

文帝又让群臣给他哭丧,无奈,薄昭只能自杀了。

他不是雷厉风行那种,不像汉武帝上来就是一刀,但他就像是钝刀磨人,到最后也根本逃不掉。

因为他很迂回,常用的话就是「 请你们再考虑考虑 」。所以如果和他共事,其实是需要玲珑心思的,要搞懂他在想什么。他的儿子,汉景帝也和他很像。

可惜周勃没有这种心思,他的儿子周亚夫也没有,所以后来也挺悲剧的。

不过身为百姓,或者正常官员,你没犯过事,那就还行。

对百姓他还是很爱惜的,其实对官员也是。

有的是免刑罚,有的是改政策。

第一,针对百官的,汉文帝废了一个官职,秘祝官。

古代有一个习惯,就是天有异象(最多的日食月食),或者有自然灾害的时候,就表示目前朝中出了奸臣,或者是皇帝德行不嘉,反正就是有什么事情做的不对,所以才会有这种「惩罚」。

皇帝万金之躯不能动,就只能让朝堂里的官员来背锅。之前有些是让官员罢免,到了宣帝时候,因为各种政治因素,天有异象了直接赐死丞相的都有。

丞相的危险系数真的直线飙升。(虽然和汉武帝朝的丞相比起来还是逊色了)

在文帝二年的时候,连着发生了2次日食。

他为此也下了诏,他的诏书,其中一个特色就是,谦虚,一开口就要责怪自己。

「我对下不能很好地治理抚育众生,对上又牵累了日、月、星辰的光辉,以致发生日食,我的无德实在太严重了。接到诏令后, 你们都要认真想想我的过失,以及你们知道的、见到的、想到的我做得不够的地方,恳请你们告诉我。 还要推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的人,来补正我的疏漏。」

然后还说到了具体的事情,说不要浪费,别派太多人保卫他,顺便把自己马匹的用度也减少,都交给驿站使用吧。

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下地耕种,做了一些补救的措施后,他又下了一道诏书。

百官的过错,应当由我一人承担 。现在,秘祝官把过错都推给了下面的大臣,其结果是显露了我的无德。我很不赞成。应当取消这种做法。」

开头我就在说遗诏,然后有人说遗诏可能是后人/官员给他写的。

不过官员只是代笔呀,具体的内容肯定还是他自己定的。

从他别的发言里还是可以看出,他真的是一个很谦虚的人,一直把自己说得卑微到尘土里的那种。

就算说他是作秀,那做一辈子的话,也就成真的了吧。

每个君王的诏书特色也不一样,文帝的就是一直很谦虚,像汉武帝,就多了些文采,总是引用诗经什么的。

不会也是写诏书的人自己加上去的吧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二,针对百姓,废了另一个刑罚,诽谤朝廷。

推翻秦朝的时候,刘邦先入关中,来了个约法三章,给老百姓高兴坏了。

后来发现三章还是不够用啊。

当时别人都在抢金银, 萧何 把秦朝的文书都给搜罗走了,建立汉朝之后,就有了「汉承秦制」。

所以刑罚还是挺多的,老百姓不知道怎么就犯罪了,有一条就是:百姓不能议论君主的过错。

上面那条也写到了,汉文帝是想要大家告诉他的,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他是很想改善的。

所以废除这条法律,也算是意料之中吧。

把他的原话翻译复制过来吧,比较带感:

「古代治理天下,朝廷设置进善言的旌旗和批评朝政的木牌,用以打通治国的途径,招来进谏的人。 现在法令中有诽谤朝廷妖言惑众的罪状,这就使大臣们不敢完全说真话,做皇帝的也无从了解自己的过失 。这还怎么能招来远方的贤良之士呢?应当废除这样的条文。百姓中有人一起诅咒皇帝,约定互相隐瞒,后来又负约相互告发,官吏认为这是大逆不道;如果再有其他不满的话,官吏又认为是诽谤朝廷。这些实际上只是因小民愚昧无知而触犯了死罪。上述做法我认为很不可取。从今以后,再有犯这类罪的,一律不加审理不予治罪。」

第三,针对罪犯,很有名的,废了肉刑。连坐。

肉刑就是指那些会伤害个人身体的刑罚,比如割去鼻子,割脚。

损伤身体很残忍,而且对于当时来说,会对人丁产生影响,割了就废了啊。

因为有匈奴的骚扰,汉初的几位皇帝一直致力于秣马厉兵、增加人口的,会影响人口的都是大事。

而这件事起始于「缇萦救父」这个故事。

缇萦是个女娃娃,她老爹受贿犯罪了,要被拉到长安实施肉刑,家里没有男娃,他爹感慨:「生孩子不生男孩,危急时没有人能帮忙啊!」

那缇萦就很伤心啦,所以就鼓足勇气,跟着到了长安,还见到了汉文帝,哭诉了肉刑的危害,所以汉文帝就很感动。

下诏:

「听说在有虞氏的时候,只是在罪犯的衣帽上画上特别的图形或颜色,给罪犯穿上有特定标志的衣服,以此来羞辱他们,这样民众就不犯法了。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当时政治清明到了极点。

如今法令中有刺面、割鼻、断足三种肉刑,可是犯法的事仍然不能禁止, 过失出在哪儿呢?不就是因为我道德不厚教化不明吗 ?我自己感到很惭愧,所以训导的方法不完善,愚昧的百姓就会走向犯罪。【诗经】上说,‘平易近人的官员,才是百姓的父母’。

现在人犯了过错, 还没施以教育就加给刑罚,那么有人想改过从善也没有机会了。我很怜悯他们。 施用刑罚以致割断犯人的肢体,刻伤犯人的肌肤,终身不能长好,多么令人痛苦而又不合道德呀,作为百姓的父母,这样做,难道合乎天下父母心吗?应该废除肉刑。」

你看,这个诏书,也是非常有他自己的特色。

(突然发现汉文帝咋也引用诗经啊)

所以肉刑就废除了,改成了鞭笞和仗刑,听说实际实施起来也挺惨的。

毕竟是刑罚嘛,也不可能享受啊。

废除是废除了,只不过后来汉武帝这个祖宗又开始用啦。

关于连坐的刑罚。

文帝的说法是:「我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可取,希望你们 再议论议论 。」

官员们商量下来,觉得连坐是为了让百姓有所牵挂,从此不再犯罪,所以还是希望不要改变。

汉文帝继续说了自己的道理,表示重点是引导百姓向善,表示:希望你们再 仔细考虑考虑。

官员们应该也看出了他的意思,哈哈哈哈如果考虑不到位,今天是散不了会啦。

所以只能同意了,废除了连坐法。

真的是既柔又刚啊。

针对百姓,一些柔和的政策。

一是减赋税。

田税,种田真的太过重要了,他多次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包括他自己也带头下田种地。这样还不够,他还减田租,把土地税从十五税一变成三十税一,甚至中间有免过税,不过后来发现这样对国家来说不行,所以还是继续收了,三十税一。

算赋,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算赋就是人头税,15-56岁之间的男女就要交人头税。很多穷人家,女儿15岁就要立马嫁人的,不然家里就多了一个税。也是为了人口发展,毕竟从秦末到汉初,打了七八年,少了3/5-2/3的人,太恐怖了。

二是减徭役。 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很轻了,听说在封建社会里是独一无二的。

三是免费开放山林大泽。 让老百姓可以自己去挖矿,盐铁什么也可以,所以当时还是有很多富商的。盐铁官营是武帝时期才开始的。

四是建帝陵的事情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起义军在西汉帝陵挖墓抢劫的时候,唯独没有动文帝的墓。有人说是因为众人都很信服爱戴他,还有人说是因为文帝墓里没钱……这,证明他自己还是很节俭的哈哈哈。

五是日常开支。 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服饰、车驾,什么都没有增加,他想要建一个高台,请工匠一计算,发现需要上百斤黄金,立马就放弃了。他自己穿着置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关于那个慎夫人,没错就是美人心计里的,算是他的宠妃了,文帝看到她的衣裙太长,就劝她不许穿得太过奢侈。(等等,邓通怎么回事,这人设有点ooc了,只能说喜欢到极致的,还是舍得花钱的啊)

有人说文景之治言过其实,因为汉初分封的问题,百姓其实并没有分到多少田,所以还是很苦。

但是……能每天三顿饭,能吃饱肚子,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啊。在此之前的百姓,又有什么时候才不算苦呢。

所以才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当时,只能说一句「尽力而为」罢。

·

·

觉得他权谋段位高的,其实还有很多例子,比如平日里说话做人,还有和南越王赵佗的书信。

觉得他很稳的,也是还有一些例子,一个是关于贾谊,一个是对诸侯王。

还有对匈奴的策略。说实话匈奴单于的信很像小学鸡打架,文帝也是运气不好,刚好赶上匈奴单于频繁更换的时候,每次都要来骚扰一番,而且还总是有天灾。

先说第一点吧,刚登基的时候,有人劝他立太子。

毕竟不立太子,社稷就不稳固啊。

他说:我德行浅薄,天帝神明还没有享用祭品,天下人民还没有感到满意。现在我纵然不能遍寻天下贤能圣明有德的人而把天下禅让给他,却说要预先立太子,这会使我的德行更加浅薄。我怎么对天下人说?这件事暂时搁置。

这是他刚继位的时候,还是保持一贯的风格,对皇位没有丝毫急切的表现,现在对太子之位也是。

官员应该也熟悉整个流程了,就继续劝:预先立太子,就是要尊崇宗庙和社稷,表示不忘天下人民。

他继续推辞:楚王,是我的叔父,他年纪大,懂得很多天下的道理了,明白国家的大体。吴王,是我的兄长,慈惠仁爱而喜好道德。淮南王,是我的弟弟,持守道德来辅佐我。 他们难道不是预先确立的继承人吗? 诸侯王、宗室兄弟、有功之臣,很多贤能和有德义的人,如果推举有德之人来辅佐我完成未竟的事业,这是社稷的好事,是天下的福分。现在不推举他们,而说一定要立自己的儿子,人们就会认为我忘记了贤能有德的人,而只想着自己的儿子,不是为天下人分忧的做法。我认为这样做很不可取。

这个话真的很厉害。

浅显点看,把所有人夸了一圈,他真的很会给人面子。

如果他是一个单纯的人,那么他说这话真的是人间大义啊。

再仔细一看,他所提到的诸侯王,真的适合当皇帝吗?这些可都是当时功臣集团投票之后剩下来的,那他为什么还要提呢?

接下来官员回复了:子孙继承嗣位,世代不会断绝,这是天下的大义,所以高帝设立这一制度来安定海内人心。 现在放弃应当遵守的,却另选诸侯和宗室人,这不是高帝的本意。 再议论也不合适。

官员开口,直接堵死了那些诸侯王当皇帝的可能。

666啊。

然后文帝就同意了,让自己的儿子刘启当了太子,就是未来的汉景帝。也就是窦漪房的儿子。

另外,为什么说窦漪房是欧皇呢。刚开始,她本来是吕后的人,吕后要把她们送给各个诸侯王。首先,窦漪房本来想去离家近一点的地方,结果阴差阳错被送给了代王。第二,去的不止她一个,代王还偏偏只喜欢她。第三,代王突然就成了皇帝。第四,代王的王后死了,皇后之位成了她的。第五,王后的儿子接连死了,太子之位成了她儿子的。

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可是什么都有了。

用百官的嘴,来堵诸侯的路,这招汉景帝也学得炉火纯青。当时窦漪房是太后,刘启已经是皇帝了,窦还想让自己的另一个小儿子刘武未来也当皇帝,就让刘启封刘武为太子。刘启每每就用百官的口来挡窦漪房,真的好用。

后来汉武帝也想效仿,想用这招救窦婴,可惜,因素太多,失败了。

2022.11.5更新

为什么好多人的评论都显示被删除了啊,不是我干的。

我也很好奇大家说了啥。唉。

继续。

贾谊的【过秦论】里有一句话,叫: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贾谊和汉文帝的故事在后面,先说百越,赵佗。

赵佗,就是那个从秦始皇活到汉武帝,活了大约103岁的人。

汉文帝曾经给他写过一封信,赵佗收到信后也回了一封信。

可以看一下两个聪明人的对决。

事情要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

当时秦始皇派兵攻打「百越」,因为自然环境问题就死了很多人,最后是硬着头皮,用人头把地方给打下来的。

攻打百越的主将在战争中被杀了。 副将就是赵佗。

打下来之后,秦始皇在番禺设了南海郡,大概在广东,郡尉叫仁嚣,就是管理这一片的(上海江苏沿海地带)。

到了秦二世,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仁嚣病死,赵佗听从他的建议,把桂林郡、象郡给兼并了,建了个南越国,自称为南越武王。

刘邦称帝之后,刚开始把赵佗当透明人,直接把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封给了长沙王吴芮,不过吴芮是个老实人(刘邦在的时候,白马之盟之后唯一的异姓王),非常本分,他肯定也不敢啊。刘邦自己唱了个独角戏,然后只能派陆贾过去劝说,想让赵佗臣服。

陆贾很有才,就是劝刘邦以礼治天下的那个(所以刘邦登基之前直接尿在儒生的帽子里,登基之后老老实实去祭拜孔子,真·从善如流·汉高祖)。

陆贾还真说动了,汉朝给赵佗封了南越王,两方在一起做生意,还挺和谐。

赵佗还问过陆贾,「我跟萧何、曹参、韩信这些人比起来怎么样」。陆贾说能比得过他们。又问,「我跟皇帝比起来怎么样」,陆贾暴躁了,给他说了一通大道理,意思就是你这偏远的王不如俺们中原的皇帝。赵佗还感叹了一句「那是因为我没有发迹在中原,不然也跟你们中原的皇帝一样啦。」他其实也是有野心的。

记住这个陆贾,因为他跟赵佗的关系还真不错。

但是刘邦一死,吕后称制,不让人卖给南越铁器了。

赵佗怀疑这是长沙王的计策,长沙王想吞并他,自己当王,所以向吕后进了谗言。

然后他脱离了汉朝,还是和以前一样,称帝了,「南越武帝」。

这还不够,他还觉得危险,害怕长沙国来进攻他,所以自己先出兵,攻打了长沙好多县,不敢多待,又回去了。

两边决裂,吕后派周灶带兵去干南越。

结果人一过去就生病死了,过了一年多也没啥结果。

然后吕后驾崩了,军队又被朝廷召回了。

终于,到了汉文帝继位。

汉文帝继位的时候,汉朝刚立朝二十多年。

内部的问题还没有搞定,文帝肯定也不想动武。

所以汉文帝一继位,立马派出使者,去问候所有的诸侯,和四方蛮夷之地的君长。

其中,给赵佗写的一封信,被后人感慨了很多年,有说是「含黄老之道」,有说太极高手的。

这封信还是被当年的陆贾带去的。

汉文帝问谁能出使,陈平推荐的陆贾。

陈平真的,适应能力太强。

这封信,其实资治通鉴里的带感一点,这里还是用汉书的吧。

全文:

皇帝谨问南粤王,甚苦心劳意。」

「朕,高皇帝侧室之子也,弃外奉北藩于代,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

「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日进不衰,以故悖暴乎治。诸吕为变故乱法,不能独制,乃取它姓子为孝惠皇帝嗣。」

「朕以王、侯、吏不释之故,不得不立,今即位。乃者闻王遗将军隆虑侯书,求亲昆弟,请罢长沙两将军。」

「朕以王书罢将军博阳侯,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修治先人冢。」

「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当其时,长沙苦之,南郡尤甚,虽王之国,庸独利乎!必多杀士卒,伤良将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

「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长沙土也。’朕不得擅变焉。吏曰:‘得王之地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领以南,王自治之。’」

「虽然,王之号为帝。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争而不让,仁者不为也。愿与王分弃前恶,终今以来,通使如故。」

「故使贾驰谕告王朕意,王亦受之,毋为寇灾矣。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遗王。愿王听乐娱忧,存问邻国。」

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添油加醋地翻译一下

我是高皇帝的妾室所生的儿子,被封在偏远的代地,消息闭塞,也没给你写过信。

高皇帝和你是老朋友,高皇帝去世之后,是孝惠帝继位,当时高后也在掌政,后来高后一人当政,她亲自处理政事,不幸患了重病,愈发严重,所以在治国方面出现乖乱之事。当时她对你不好,这也无可奈何啊。

不过她已经去世了,现在我们把吕氏一党都给诛灭了。当然,这不是我的功劳,都是功臣们的功劳。

我本来出身卑微,但是封王、诸侯、大臣们都支持我,我不得不当了皇帝。

我一继位,就听说你给隆虑侯(周灶,吕后派去攻打南越的人)写了信,询问你堂兄弟的下落,还想让朝廷罢免长沙那两位将军。

我是真心想要尽量满足你的,所以我现在已经下了圣旨,罢免了博阳侯陈濞的将军之职。你想找的堂兄弟,我已经派人去帮你找了。你家的祖坟,我也找人帮你修葺看管了。

听说你先前攻打长沙,一直骚扰周边,长沙百姓苦不堪言。

出兵就要又消耗,你们南越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一定会使士卒、良将、官吏伤亡,会让别人的妻子成为寡妇,让别人的孩子成为孤儿,让别人家的父母失去儿子!

得到一点好处,却失去了更多,我实在是不忍心!

我本来想把南越与长沙这一片领土交界的地方重新规划呢,把犬牙相错的地方划直。

(其实我的仁慈与狠厉也在一念之间,把南越之地划直,要么是给你,也方便你治理,要么,我自己收回来。)

问了官吏,官吏说,这是我父亲刘邦先前规划的土地,我不能随意变更。

官吏又说,汉朝已经那么大了,我就算是得到了你的这点土地,汉朝也大不到哪里去,得到了你的财产,汉朝也富庶不到哪里去。

所以啊,我还是决定,南越之地由您自己来治理。

不过,即使这样,您自己称为皇帝,这还是有点问题。这样一来就有两个皇帝了。

两个皇帝并存,中间又没有使者可以相互问候,这表示谁也不服谁,是在互相争抢。

互相争抢而不退让,有仁心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

所以啊,希望咱们可以摒弃之前的不愉快,从现在开始,互相通使,友好往来吧!

我现在让陆贾匆匆忙忙地赶过去,带这封信给你,告诉你我的心意,就是希望你不要再出兵侵扰长沙周边了!

我给你送了许多衣服,希望你能好好生活,没事听听小曲儿,慰问慰问邻国,不要再和汉朝为难!

……

看完了。

好。

其实看完应该就能感觉到了。

那种微妙的氛围。

明面上,他身为君王,将自己放在一种非常卑微的位置上,跟人说着客客气气的话。

实际上,他已经表露出了,他才是如今天下的主人。

而且他表示,他已经非常仁慈了,换成别人,真的不会这么仁爱,所以希望赵佗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再找事了。

后世其实很多人看到这封信都是在夸赞的,说是刚柔并济,不战而屈人之兵。

听说也有人说这样太过低声下气,有损君王的颜面……额,不过我没见到诶。

古代的皇帝又称天子,说是上天的儿子。皇权也总是高高在上,不可逾越,很容易给人一种「他在睥睨苍生」的感觉。

其实,当他主动谦卑的时候,只要不是城下之盟、迫无无奈的那种卑微,那只会展示他的人格魅力啊。如果有人因为这个看轻他,那人肯定是蠢货啊。

在汉文帝继位之后,有句话叫: 皇帝日益庄重,丞相(周勃)愈发害怕恭敬。 (周都有点可怜了),可见谦卑并不会让他被人轻视,真正的懦弱才会。该软的软,该刚的刚,一边说着软话,一边手起刀落,这才更让人敬畏啊。

其实这封信,如果说他真的是仁爱,也是说得过去的。不过由于太过高明,所以大家还是愿意相信,这是他的帝王权术。

他是个任君,要想施行自己的仁爱,也确实是需要手段。

所以他一边谦虚,一边示好,一边若有若无般威胁一下。

这样就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赵佗已经是一个老古董了,他看到这封信,立马也懂了,知道这是一个聪明人,所以顺坡下驴。

给汉文帝写另一封信,然后跟汉朝称臣了。

正文:

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老夫,故越吏也,高皇帝幸赐臣佗玺,以为南越王。孝惠皇帝即位,义不忍绝,所以赐老夫者厚甚。高后用事,别异蛮夷,出令曰:‘毋与蛮夷越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予牝。’老夫处僻,马牛羊齿已长。自以祭祀不修,有死罪,使内史藩、中尉高、御史平凡三辈上书谢过,皆不反。又风闻老夫父母坟墓已坏削,兄弟宗族已诛论。吏相与议曰:‘今内不得振于汉,外亡以自高异。’故更号为帝,自帝其国,非敢有害于天下。高皇后闻之大怒,削去南越之籍,使使不通。老夫窃疑长沙王谗臣,故发兵以伐其边。老夫处越四十九年,于今抱孙焉。然夙兴夜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钟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汉也。今陛下幸哀怜,复故号,通使汉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号不敢为帝矣!」

简易翻译一下:

「我只是一个蛮夷老头子,当时高帝让我当南越王,惠帝也挺好,但是到了吕后,不卖铁器和牛羊给我了。

我们地处偏僻,牛羊都老啦,不能好好祭祀,这是死罪啊,我也是无奈!

另外我听说我的亲人已经被诛杀了,祖坟也被破坏了,我很生气,大臣劝我,我才称了帝。

高后大怒,不跟我们通使了,我怀疑是长沙王进了谗言,所以先动手打了他。

我已经在南越待了49年啦,今年还抱上了孙子,但是因为没法侍奉汉朝,我也是夜不能寐!

现在知道了陛下您的意思,您这么爱惜怜悯老臣,我当然还是恢复我原来南越王的称呼!

以后就算我死了,只要骨头不腐烂,我就再也不会称帝!」

……

同样,认真看完。

想到一些词:

虚与委蛇,八面玲珑,巧言令色,识时务者为俊杰……也许是咱们自古以来独有的特殊文化。

不死要面子,能够放下身段,只从利益来做出选择,才是真的厉害啊。

在这之后,赵佗表面上老老实实,开始跟汉朝称臣,确实再也没有找过事。

当然,是明面上称臣,其实在南越私下用度还是和皇帝一样……

不愧是你!

好在面子上都过得去了,事情圆满结束,两方也都安心了。毕竟谁也不能确定打得过谁,都是战战兢兢试探罢了。

后来南越确实安稳了许久。

一直到汉武帝时期,赵佗去世,南越才开始有了乱子,不过……后来,汉武帝一挥手。

再后来,就没有南越了。

……

没有相关记载,不知道这件事情有没有给朝堂上带来什么影响。

年轻的君王来这么一手,应该是很令人敬佩的吧。不过那些功臣老臣们应该也都清楚了他的手段。

自从登基之后,汉文帝一直在求贤,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和老臣们抗衡,不当一个傀儡皇帝。

在求到的贤臣中,贾谊就是其中一个。

说到贾谊,李商隐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好多翻译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只能自己来了:

汉文帝广求贤臣,在宣室召见被贬的臣子贾谊,贾谊的才华确实无与伦比。谈到半夜,汉文帝听得入迷,在位置上情不自禁向前移动膝盖,靠近贾谊。可惜,白白听得那么认真,不问百姓之事,问的却是鬼神之事。

应该没有漏掉什么细节吧。

我看了看百科词条上对这首诗的赏析:

【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 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诗中 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 ;「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 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

这首诗对后世影响真的很大。

我在评论区也看到了。

先不评价,先看看, 正史里是如何记载 的: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译文: 汉文帝刚刚祭祀完,接受过神的降福保佑 ,坐在未央宫的宣室殿中,因为对鬼神之事有所感慨,所以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根本。 贾谊乘机详细地讲述了之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 。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 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 。」)

啊这。

是吧。

记载里只有「鬼神之事」这些字眼,说实话我不知道具体是啥,不过贾谊对「鬼神之事」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述,这证明他本人对其也是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的,所以说,这些「鬼神之事」应该是祭祀文化里的一部分。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局限性,对当时的人来说,祭祀之事也是关乎社稷的大事,尤其是当它被运用在政治中的时候。

所以,两个人其实是在讲正事啊。

而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样,汉文帝不务正业,只想听臣子讲一些玄幻故事啥的。

对吧。

在感慨贾谊的作品中, 【滕王阁序】里也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使贾谊屈居于长沙,并不是当时没有圣明的君主。)

这个就友好了许多,重点就放在感慨命运与机遇上了。

当然啦也不是说李商隐不好哦,人家写的诗在当时是有特定的意义的,只不过咱们后人看的时候要理智一点。

直接看 汉文帝为什么会让贾谊屈居长沙 吧。

汉文帝登基之后,广求贤才,求到了一个人,叫 吴公

吴公是管诏狱刑罚的,他和秦国丞相 李斯 同县,经常和李斯学习,所以非常厉害,管刑罚管到全国第一,然后被推举给了汉文帝。

吴公被召过去当廷尉之后,给汉文帝推荐了贾谊。

前面也写过廷尉,就是直接把周勃抓了的那个,接下来,缘分妙不可言。

贾谊被推荐当了博士,当时才21岁。

而贾谊本身呢,也非常非常有才华。有才华到什么地步呢,司马迁把屈原和贾谊放在一起,写了个 【屈原贾生列传】

他是 张苍 的学生。张苍,是 荀子 的学生。没错就是孔子孟子的那个荀子。

荀子的徒弟还有李斯、 韩非 ,李斯是秦国丞相,韩非是法家学派的大家。

张苍在文帝继位的时候是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四年后成了丞相,安稳当了大约15年,最后因为政见不合,自己辞职了。活了很久。

因为贾谊本来就有才,所以每次汉文帝提问,他的回答是最精辟的。

一年内就被 破格提拔 为太中大夫!

真的没有怀才不遇。

相反,汉文帝肯定是很喜欢他的。

汉文帝自己就是那种一步一个脚印的人,稳如泰山啊,现在会为了一个人破例,这真的很不容易啊。

贾谊的著作有很多, 有关于百姓,关于农业,关于诸侯,还有关于匈奴的,他的思想同时有道家、儒家、法家的影子。

他和文帝说过的事情,那肯定也很多。

有些史书记载了,比如有关农业的事情,要「重农抑商」,汉文帝听从了。

比如用阴阳五行学说,提出要「改正朔,易服色」,把秦朝的法律全改了。这点汉文帝觉得时机不到,所以没有实施。

还有关于诸侯王的事,他认为诸侯肯定会造反,迟早有一天会造反。

「分地」这个想法就是贾谊先提出的 ,而且他提出的很多问题,最后的解决方式都是去削弱诸侯王。

后来汉景帝时期的 晁错 提出了「削藩」,汉武帝时期的 主父偃 提出了「推恩令」,都是在他的基础上。

不过关于诸侯王的「分地」之说,汉文帝并没有听从。(一是时机不到,二,当时的诸侯还都是他的血亲,他对诸侯还是比较好的。)

之前对贾谊的印象,一直觉得是一个儒雅的、温和的学士,后来发现,他更加年轻,更加积极奋进了一点。

原来他一直在疯狂输出,给汉文帝提出目前国内各方面的问题,然后再说各种解决方案。具体内容太专业了,贾谊的思想还是去看专家分析吧。(有个up叫「唠点历史」,感觉意志比较坚定啊,竟然全总结并且念出来了。)

汉文帝有些听从了,有些没听,不过总体还是非常喜欢他,甚至想直 接提拔他为公卿。

这下就惹到了一些人,他们看文帝对贾谊实在太过宠信,酸到不行,直接联合起来弹劾贾谊。

说这人 太过年轻 ,而且对 每个方面的事情都要指点 ,有 祸国擅权 的嫌疑。

弹劾的这些人里就有周勃。另外两个也是重量级的人物。(周勃不是坏人,但是确实居功自傲,太秀了。)

汉文帝这个时候也意识到不对劲了,所以他立马做出了反应。

他开始疏远贾谊,不再用他的学说,甚至将贾谊贬到长沙国去了。

这里真的有点虐了。

但是汉文帝的做法对不对呢?

其实可以从后面的例子来看。

同样是很有才华、帝师、备受宠信、提出了削藩的,晁错怎么样了?

汉景帝继位不久,晁错提出削藩,可以说是「七国之乱」爆发的导火索。

为了平息反军, 晁错被腰斩于市

这人是汉景帝的老师,汉景帝对他宠信至极,因为重重压力,一念之差,最后也没能保住他。

身为内朝重臣,提出了推恩令的,主父偃呢?

汉武帝之时,经过七国之乱,诸侯王已经都不太行了,这个时候主父偃提出了一个阳谋,也是分诸侯的地。

不过这个要素有点多,因为主父偃本人也是「倒行暴施」,人缘太差。

后来也是和诸侯有关, 主父偃最终 被灭了族。

汉武帝有没有真心想保他,不知道,要是跟保卫青霍去病一样,肯定能保住他。可惜,他不是卫霍。

(说个小八卦,话说卫青早年多次推荐主父偃,汉武帝一直没同意,也没说原因。最后主父偃自己递了奏折,汉武帝突然来了句「你实在是太有才了,朕要是早点看到就好了」,这,啊这,演员的诞生啊。有人说汉武帝本来就知道主父偃是什么人,这是在保护卫青……毕竟卫青被人忽悠,送了500金给王夫人家人,汉武帝张口就是「大将军自己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后来一问,果然是别人教的,立马把人送到遥远的东海去当都尉了……怎么说呢,清清白白大将军,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真的很需要保护。也许当时的事情没那么简单,但也许当时的事情就是那么简单。还有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汉武帝张口就是「他是被鹿给撞死的!」……陛下,这理由您自己相信吗。说汉武帝是「爱则欲其生,恨则欲其死」,真的太形象了。)

这么一看。

汉文帝把贾谊贬到长沙,是不是在保护他啊?

应该是。

因为朝廷一稳住,汉文帝就把他召回去了。

不过, 这次贬谪对贾谊来说伤害很大

他刚知道要被贬到长沙,认为长沙环境不好,就觉得自己命不久矣。

其实他才二十出头啊。

年纪轻轻,就非常忧郁。

后来到了湘江,他悼念屈原,写的赋也很忧伤。

在长沙的时候,有一只猫头鹰飞到他的房间,这在当时是一个不详的征兆,证明他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

贾谊又觉得自己命不久矣,又写了个赋,更加忧伤了。

其实是他要被召回了。

快进到三年之后。

汉文帝终于搞定了朝堂!

所以周勃为啥被吓得那么厉害。

贾谊的老师,张苍,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贾谊的老乡、推荐人,吴公,廷尉,管断案刑罚。

缘分,妙不可言。

汉文帝把人召回去之后,这里就到了【贾生】那首诗写的场景。

三年之后,两人再次促膝长谈。

汉文帝听到入迷,情不自禁前席。

最后感慨:

「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啊。」

……

有点感动。

然后汉文帝又任贾谊为怀王的太傅。

史书里还特意写了,这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小儿子。

其实也是重用啊。

可惜啊,天不遂人愿。

怀王坠马死了。

贾谊伤心,又自责,哭了一年多,也去世了。

唉。

怎么评价呢。

他就像一个名贵的瓷器,真的很名贵,找遍全世界,也只有这么一个。

他大放异彩的时候真的很耀眼,令人痴迷。

但是,他无法接受磕碰,因为他太容易碎了。

而且因为他太名贵,一旦碎了,就会让人感到格外可惜。

所以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在惋惜。

在长沙那三年,也成了「怀才不遇」的知名典故。

唉。

这一声,是为汉文帝刘恒。

·

·

关于贾谊一直想削的诸侯王。

还有人说汉文帝是故意逼死自己弟弟的。

唉。

没办法,史书上只记载了表面上的事件,很多内里的原因都要靠猜测,猜测的也不一定对,所以才会出现各种派别,大家各执一词,找遍资料,试图论证,都希望能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不过呢,究竟谁是谁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

汉文帝继位的时候,封王还都是他的亲兄弟们,或者亲兄弟的儿子,可以说,他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刘邦的大儿子,刘肥,齐王 ,这时候已经去世了。继承王位是是他儿子,刘襄,在平诸吕的时候还想过抢皇位,被灌婴挡住了。只能罢兵回家,第二年去世了。

二儿子,惠帝, 被吕后带过去,看到戚夫人的惨状后,就不理政事了,不久之后去世了。

三儿子,刘如意 ,代王,改封赵王。被吕后毒死,去世。

五儿子,刘恢 ,梁王,改封赵王。因为吕家女毒杀了他的表妹,半年后自尽而死。吕后认为他懦弱,废黜了他的子嗣,不让继承王位了。

六儿子,刘友 ,赵王。因为不喜欢吕后赐的吕家女,被吕家女告状,被吕后召到长安,幽禁,饿死。

八儿子,刘建 ,燕王。在吕后七年就去世了,吕后又把他的后代杀了,没有人继承了。除国。

小儿子,刘长 。从小跟着吕后,跟刘恒关系也不错,可能真的小儿子最受宠吧,嚣张到离谱。淮南王。

上面说了七个。能感到,赵王简直就是有什么诅咒。

还有一个就是主人公了, 刘恒,刘邦的四儿子,代王。

其实在刘如意、刘友、刘恢,接连死去之后,吕后也想把他封为赵王。

不过刘恒毅然谢绝了。

言辞上,说自己甘愿为大汉守护边疆!

行动上,恩恩爱爱地跟吕姓的王后生了四个儿子!

求生欲爆棚。

(之前阴谋论,说四个儿子可能是被杀害的,现在更阴谋一点,可能,他根本就没有这几个儿子,这些都是杜撰的,刘恒把那个王后控制了而已。美人心计翻版,帝王心计。)

代地是什么地方呢,刘邦刚开始把它封给自己的二哥,因为匈奴来攻打,二哥就弃国逃走了。云中、雁门、代郡,这三个地方,在汉朝最西边,直接和匈奴势力接壤,确实很危险。刘如意也封过代王,但是他太受宠了,根本没去过代地,就去当赵王了。紧接着就是刘恒。

当然了,现在代地就算有匈奴,刘恒也不肯走啊,宁愿守国门,也不能去当赵王。

真,聪明人,有谋略还有胆魄。

在表兄辈里,还有一个, 吴王刘濞 。是刘邦二哥的儿子,当年跟着刘邦立过功的,他被封在吴地,就是想要震慑当地。刚封完之后,刘邦就看他有反相,害怕他造反,不过也晚了。

继续说刘恒继位之后的事。

有人劝他该给皇子封王了。

他的做法是,怜惜赵幽王,先把赵幽王(刘友)的儿子们封了王,然后再给自己的儿子封王。

这里不会是单纯因为颜面吧……应该是有真感情的。

毕竟多封一个王,朝廷后面就多一分危险,现在都是亲人,不造反,到了后代,肯定会反啊。这里我支持贾谊。他那么聪明一个帝王,难道会这么本末倒置?(当然了,也有可能是真的,单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众口,或者是为了稳固刘氏的江山。)

接下来是吴王刘濞。

吴王刘濞呢,这件事情主要是怪太子刘启。

吴王刘濞的儿子是刘贤,人家怎么说也是藩王的儿子,是吴国的太子,就是性格出挑了点。

景帝和人玩棋,一言不合,直接操起棋盘,把人砸死了……

这,这直接,藩王和皇帝尴尬至死了吧。

而且我发现,文帝真的很溺爱。

史书里没有任何记载,哪怕对太子有任何惩罚的。

没办法,事已至此,只能把尸体送回吴国,说是送回去安葬。

刘濞也很生气,说还有什么必要送过来?于是又送回长安了,在长安葬的。

因为吴国这里本来就很富裕,刘濞自己也在铸钱,再加上儿子的事,他就很想造反。

他说自己生病了,不愿意去见天子了。

朝廷也知道啊,他肯定是因为儿子被打死了,不乐意,所以才不上朝啊。

派人去查看,发现他确实是骗人的,根本没病。

所以当时朝廷就把吴国的使者给扣留了。

刘濞害怕极了,想抓紧谋反。

面子上的事情还是要过得去,有一次节日,刘濞又派使者到长安。

汉文帝亲自问了刘濞的事。

使者说:吴王先前确实是因为儿子的事情,所以称病不想见天子,后来装病的事情被发现,他也是害怕陛下杀了他啊,就更不敢来了。希望陛下可以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

然后, 汉文帝还是仁善处置了

也没有责罚他,还赐了他拐杖,让他不用上朝了。

刘濞发现文帝对他还行,也就不造反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1

晁错当时就劝汉文帝了,说吴王肯定越来越壮大,还是尽早削弱他们吧。

还好文帝没有听。

一直相安无事。

到刘启自己当了皇帝,晁错还是这么说,好家伙,他听了,然后七国之乱来了。

本来因为太子的事,跟人家关系就不好,现在还要去强硬地削弱人家。

……

其实现在已经很难说对错了,因为七国最终失败了,朝廷胜利了,而且很大程度地削弱了诸侯,这让之后的诸侯都没了什么气候。对于汉朝廷来说,也算是正面意义。

不过当时的刘启肯定不想要这样的结果,毕竟他为了让诸侯平息,无奈之下杀了晁错。

唉。

都说诸侯最后肯定会反,不过我之前听过另一种说法。

就是,等。

把时间线拉长。只要好好搞发展,朝廷的发展肯定会快过地方诸侯的发展,到时候就好搞了。(好像是王立群老师说的。)

唉。

说最后一个, 淮南王,刘长。

这个人真的很受宠,也很胡闹。

估计真的是小儿子,粘人精,吕后也宠他,刘邦也怜爱他,所以把他养得无法无天。

到了文帝继位,他也敢直接喊文帝「大兄」,大概是比较亲昵的,「大哥」「四哥」的意思。

可见他们的关系还是可以的。

刘长的身世也有一个故事。

他的母亲,是当时的赵王,张傲,的姬妾。没错又是赵王。

张傲是张耳的儿子。张耳是信陵君的门客。

张傲也是刘邦的女婿,娶了刘邦和吕雉的独女(鲁元公主)。

刘邦当年讨伐韩信,路过赵国,张傲送上一个姬妾,赵姬。这个赵姬侍奉刘邦,怀了身孕,就是刘长。

因为刘邦对自己的女婿呢,总是破口大骂,所以张傲手下的人就很生气,想要刺杀刘邦。不过高祖是什么人,那是「感生说」出来的人,立马就感觉到危险了,走了。

后来事情爆发,张傲就被抓了。

赵姬也被抓进了牢里,她跟狱吏说,自己怀了刘邦的孩子。

狱吏报上去了,不过刘邦正因为张傲要杀他的事情生气呢,就没管。

赵姬的弟弟去找到辟阳侯 审食其 (有说他是吕后男宠的),审食其也确实报告给吕后了,不过……自己老公在外面生的私生子,吕后当然不想管啊。

没办法,生下儿子后,赵姬就自杀了。应该是怨恨加产后抑郁。

刘长被抱给刘邦之后,刘邦才后悔,把刘长交给吕后去养了。

看到上面那些皇子的结局,能说,刘长肯定是靠着吕后的宠爱长大的,竟然一副无忧无虑、没有脑子的样子。

所以汉文帝继位之后,他还是很无法无天,经常跟汉文帝坐一辆车,还喊汉文帝「大兄」,犯了很多错事,汉文帝都没有计较过。

而且他力气还很大。

也许是有一天他突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所以直接去审食其门口,拿铁锤去锤审食其,把审食其杀了。

杀了之后,他跟汉文帝请罪,说了审食其的罪状:

赵姬的事情,审食其不肯力争,是罪一;

刘如意母子没有罪,吕后杀他们的时候,审食其不肯力争,这是罪二;

吕后封吕氏亲戚为王,审食其也不肯力争,这是罪三。

额。

好家伙,皇帝把国家给败光了,全怪宠妃不劝导啊。

话说你是吕后亲自带大的儿子,你咋不劝呢。

另外也可以看出,他还是把皇子当成自己的兄弟的,他肯定跟刘如意的关系不错。

(这里也有一个小八卦。惠帝时期,审食其曾经被人告发,当时惠帝想要处置他,连吕后都没办法。后来是审食其的朋友,朱建,找到了惠帝很宠爱的一个男宠,宏儒。传说这个人很好看,但是真的超级单纯。朱建跟他说:天下人都知道惠帝宠爱您,如今,吕后的心腹审食其被关进了大牢,大家都说是你在惠帝跟前谗言,如果今天陛下处死审食其,明天太后就会迁怒杀了你。宏儒竟然真的相信了,就去求惠帝。惠帝还真的很宠他,真的就放了……啊这,这是什么「男宠救了男宠」的戏码啊。)

刘长说了这些之后。

汉文帝可怜他的身世,还是保持之前的风格,宽恕了他。

有人说汉文帝是故意养虎为患的,额,其实他一直是这样啊。对太子也是的。

大家都知道汉武帝经常打着平阳侯的名号,出去为祸四方,然后被老百姓追着喊打。据说,汉景帝太子时期也是这样的,结果汉文帝收到好多弹劾亲家的……然后置之不理。

可能也对太子进行过「教育」吧,不过真的没记载,不清楚。

接着说,这次赦免了刘长之后呢,史书上有句话:这个时候,薄太后、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害怕刘长。

好家伙,薄太后都害怕他,那真的很离谱了。

刘长自己在封地里更离谱。

他所有的东西都模仿天子的,另外搞了一套文法。自己给人封侯,封丞相。

他召集了70个人,弄了几十辆大货车,沟通闽越、匈奴,要谋反……

70个人,七十个人,柒拾个人。

真的很离谱。

记得王立群老师在百家讲坛里,【王立群读史记】这一节也感慨过,七十个人造反,太离谱了。

不知道是在过家家还是干啥。

这么一来,朝中大臣坐不住了。

当时丞相已经是张苍了,张苍带头,好多有分量的大臣,搜罗了许多罪名,一起弹劾刘长。

内容很多:

丞相臣张苍、典客臣冯敬、行御史大夫事宗正臣逸、廷尉臣贺、备盗贼中尉臣福冒死罪启奏:

淮南王刘长废弃先帝文法,不服从天子诏令,起居从事不遵法度, 自制天子所乘张黄缎伞盖的车驾,出入模仿天子声威 ,擅为法令,不实行汉家王法。

他擅自委任官吏,让手下的郎中春任国相, 网罗收纳各郡县和诸侯国的人以及负罪逃亡者,把他们藏匿起来安置住处 ,安顿家人,赐给钱财、物资、爵位、俸禄和田宅,有的人爵位竟封至关内侯,享受二千石的优宠。

淮南王给予他们不应得到的这一切,是想图谋不轨。 大夫但与有罪失官的开章等七十人,伙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谋反,意欲危害宗庙社稷。 他们让开章去密报刘长,商议使人联络闽越和匈奴发兵响应。开章赴淮南见到刘长,刘长多次与他晤谈宴饮,还为他成家娶妻,供给二千石的薪俸。开章叫人报告大夫但,诸事已与淮南王谈妥。国相春也遣使向但通报。

朝中官吏发觉此事后,派长安县县尉奇等前去拘捕开章。刘长藏人不交,和原中尉*忌密议,杀死开章灭口。他们置办棺椁、丧衣、包被,葬开章于肥陵邑,而欺骗办案的官员说‘不知道开章在哪里’。后来,又伪造坟冢,在坟上竖立标记,说‘开章尸首埋在这里’。

刘长还亲自杀过无罪者一人;命令官吏论罪杀死无辜者六人; 藏匿逃亡在外的死刑犯,并抓捕未逃亡的犯人为他们顶罪 ;他任意加人罪名,使受害者无处申冤,被判罪四年劳役以上,如此者十四人;又擅自赦免罪人,免除死罪者十八人。服四年劳役以下者五十八人;还赐爵关内侯以下者九十四人。

前些时刘长患重病,陛下为他忧烦,遣使臣赐赠信函、枣脯。刘长不想接受赐赠,便不肯接见使臣 。(真离谱)

住在庐江郡内的南海民造反,淮南郡的官兵奉旨征讨。 陛下体恤淮南民贫苦,派使臣赐赠刘长布帛五千匹,令转发出征官兵中的辛劳穷苦之人。刘长不想接受,谎称‘军中无劳苦者’。 (离谱又搞笑)

南海人王织上书向皇帝敬献玉璧,而刘长的中尉*忌居然敢擅自中途毁了王织的奏章,不予上奏。朝中官员请求传唤*忌论罪,刘长拒不下令,谎称‘*忌病了’。他的国相春向他请求,说愿意进京朝见,刘长大怒说‘ 你想背叛我去投靠汉廷 ’。

刘长的这些罪行理应斩首示众,臣等请求陛下将刘长依法治罪。」

……

说完这些之后,又来了三次推攘。

第一次,汉文帝说,不忍心惩治他,让列侯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再议吧。

官员议出来,「冒死」启奏,还是应当按律处置。

第二次,汉文帝说,那就废掉他的王位吧。

官员继续「冒死」启奏,说实在不行,就把他牵到蜀郡吧!

第三次,汉文帝同意了。同意 用囚车把刘长送到蜀郡去。

就算这样,还是让人每天给他五斤肉,二斗酒,还让他的宠妃一起去。

袁盎劝谏说:皇帝你太过娇惯他,也没有给他安排严正的太傅和丞相,所以才让他落到这个地步的。淮南王性情刚烈,万一死了,岂不是让您落得杀死弟弟的罪名。

这个时候汉文帝还说了: 只是让他尝尝苦头,还会让他回来的。

这已经,仁至义尽了吧。

结果呢,也许是怕刘长太有力气,没有人敢打开他的囚车封门。

刘长觉得屈辱,还说了一番话:谁说你老子我是勇猛的人?我哪里还能勇猛!我因为骄纵,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终于陷入这种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郁闷!

然后绝食,饿死了。

史书记载,听到消息之后,汉文帝哭得很伤心。

刘长一死,至此,他的 所有兄弟就全都死了。

经袁盎禁严,汉文帝把一路上不肯开车门的人都给问斩了。

不知道老百姓是否清楚刘长的罪行,竟然编出一个歌谣,非常有名的那首歌谣,讽刺帝王之家兄弟相残的:

一尺麻布,尚可缝;一斗谷子,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汉文帝听到之后,说了一番话:尧舜放逐自己的家人,周公杀死管叔蔡叔,天下人称赞他们贤明。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能不因私情而损害王朝的利益。天下人难道认为我是贪图淮南王的封地吗?

然后谥封已故淮南王为厉王,并按诸侯仪制为他建造了陵园。

在这之后,又封了他的三个儿子为王。

不过,这次把淮南的地盘一分为三了。

其中一个就是未来的淮南王,刘安。

以上。

有些人认为,汉文帝是故意害死刘长的,他就是一步一步纵容,让刘长逐步犯下大错,到最后再陷害刘长谋反,将他连根拔起。

目的呢,一是觉得刘长对自己有威胁,二是为了削弱诸侯。

唉。也有可能。不过只是猜测哦。

因为刘长本身的问题实在太大了,也不知道是受人教唆还是怎么了,丝毫不把文帝放在眼里。

后期的他,直接说「背叛我去投靠汉廷」这样的话,是因为身世问题,开始怨恨汉朝了?还是因为前期吕后杀了太多人,所以他对汉朝失望了?还是真的想自立朝廷,所以敌对汉朝?

无论从哪儿看,都挺离谱的。

而且知道他不舒服,还派人给他送枣脯,汉文帝算是事无巨细了吧。如果是演戏,那也太细致入微了。

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其实写刘长的故事的,起点有一本【家父汉高祖】,人物性格都挺符合的。比较治愈。可以抹平一些遗憾。

……

……

好吧,太累了,汉文帝就写到这里了。

意思意思总结一下。

根据史书记载,刘邦刚刚称帝的时候,皇帝出行都找不齐四匹毛色相同的马,公卿出行只能用牛车。

「文景之治」结束之后,国库中陈粮还未吃完,便有新的粮食盖在上头;串钱的绳索存放至断裂,银钱已经无法细数;普通老百姓住的大街小巷里都是马匹,田野上更是骡马成群,谁要是骑着一匹怀孕的母马就要受到歧视,不许参加体面人的聚会……

怎么说呢。

一个低调恭顺的庶子,一个战战兢兢的偏远小王,有朝一日气运加身,化鱼成龙,也没有任何矜骄做派,在位二十三年,减刑罚、除徭役、免农税、安百姓,不费一兵一卒,令诸侯安定,令蛮夷臣服,一步一步,成为名垂青史的汉孝文帝。

他优秀地扮演好了每一个时期的角色。

并且留下了那篇传世的遗诏。

天下万物,从萌发生长,到最后就没有不死亡的。死亡是这世间的道理,又有什么值得过分悲伤的呢。

……

汉景帝评价他:

孝文皇帝君临天下,疏通关隘桥梁,远近没有区别歧视。废除诽谤之罪,取缔割毁肢体肌肤的肉刑,赏赐年长的老人,收养抚恤孤独,以此养育众生,他抑制自己的嗜好和私欲,不接受臣子的供献,不私自谋求利益。犯罪人的妻子不受牵连,不滥杀无辜。取消宫刑,放出后宫的美人,慎重地对待隔绝人情伦理及父子相继的事。

司马迁记载的他:

天下干旱,发生蝗灾,文帝施恩于民,诏令诸侯不要向朝廷进贡,解除民众开发山林湖泊的禁令,减少宫中各种服饰、车驾和狗马,裁减朝廷官吏的人数,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百姓,允许民间买卖爵位。

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即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

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坟;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

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文帝却把尉佗的兄弟召来,使他们显贵,报之以德。尉佗于是取消了帝号,向汉朝称臣。

汉与匈奴相约和亲,匈奴却背约入侵劫掠,而文帝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乐意给百姓带来烦扰和劳苦。

吴王刘濞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就趁此机会赐给他木几和手杖,以表示关怀他年纪大,可以免去进京朝觐之礼。

群臣中如袁盎等人进言说事,虽然直率尖锐,而文帝总是宽容采纳。

大臣中如张武等人接受别人贿赂的金钱,事情被发觉,文帝就从皇宫仓库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下交给执法官吏处理。

文帝一心致力于用恩德感化臣民,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

司马迁评价他:

孔子说「一定要经过三十年以后仁政才能有成效,善人治理国家经过百年,也就能够清除残暴,废弃刑杀」,这话是对极了!汉朝兴起,到孝文皇帝已经历了四十多年,是德政最盛的时期。他非常谨慎地改正朔、易服色、行封禅,但是他谦让的德政在今天还没有最后完成。唉!这难道不正是仁吗!

……

好。

汉文帝部分结束。

写在最后。

前面写的时候还一直哈哈哈,到后面就一直在叹气。

一个是因为身体越来越不好,心境发生了变化,二么,历史本来就是这样的。

动不动就是「诛」「族」「坑」这样的字眼,「几万」「几十万」这样的数字。

再诙谐的文字,都掩盖不住其中的厚重感。

而且,有时候字越少,就越是暗藏乾坤。

我不是专业人士,只是看过一些资料而已,就情不自禁想要各种表达了,肯定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哎呀刚开始那么随意,后来评论多了,我就越来越战战兢兢了。唉,淡定淡定。)

大家当故事看就好啦,如果真的是有大用的,一定要自己再去求证哦。

当然了,我可以评价人,别人也可以评价我,这些都没关系。

评论区是开放的,大家可以随意,但是要礼貌一点啊,真的好多被删除的啊。

我也很好奇啊。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暴富暴富。

江湖再见。

内容有参考以下这些:

【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bilibili的up主「唠点历史」、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好像还有,一时想不起来了,以上的比较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