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了,油封保鲜技术,堪比真空保鲜,甚至可以媲美工业防腐剂的效果。
小时候,曾经有满满一缸猪肉,幸福了我一整个童年。
我的故乡,在皖北平原的一个村庄。没有大山大河,只有一望无际的肥沃平原、和两三条小河蜿蜒。土地总是丰收的,小小的平原产出了养活了无数人口的粮食,但生活在这里的人,却总是那么的贫穷。
有一年,发生了大规模猪瘟,村子里很多猪都病死了。生瘟的猪,是没人要的,病死的猪肉,也是不能吃的。父亲望着猪栏里的三头大肥猪,无奈的一声叹息。本来一年的开销全指望它们了,结果猪瘟来了。活猪卖不出去,猪肉也没人敢买了。
也不能继续养了,万一也感染猪瘟死了呢?瘟死的猪,是不能吃的。父亲看着活蹦乱跳的三条大肥猪,说不行就都宰了吃肉吧,趁着没生病,宰了吃掉,至少能顶点粮食。以免生病死了,就只能扔掉了。听到要杀猪,我和妹妹很高兴,终于有肉吃了。那时年幼的我,还不懂得父亲做出这个决定,是多么的绝望和沮丧。这三头猪,是全家一年的开销来源啊,就这样没了。。。
三条猪,每头都接近300斤。全杀了的话,猪肉的存储也是个大麻烦。那时候的农村没有冰箱,就算有冰箱,也放不下那么多。好在父亲是有办法的,他说可以炼油装在缸里,当年给狗日的乾隆皇帝进供江鲜、海鲜就是用的这样的保鲜方法。父亲说,这叫油封保鲜!
请人帮忙杀猪,人家都不敢来,怕有猪瘟。父亲只能自己动手,我那时年幼,帮不上忙。父亲只好一个人捆猪、杀猪,我和妹妹帮着烧水、刮毛。折腾了大半天,才把一头猪宰杀好。顾不上孩子们对肉的渴望,父亲开始处理猪肉,幸好是春天,还不太热,生肉没那么快变质。
父亲先是取出所有的猪板油,切成大块儿,在一口大锅里放点底油,再把猪油放进去熬,慢慢的炼出猪油。等到猪板油都成了麻将块儿大小,再把切成块的五花肉放进去,一起慢慢的炸制。肉块不能太大,太大了炸不透。也不能太小,太小了就成肉渣了。。。
油炸其实也是对食材脱水的过程,水份是万物之灵,把水份炸干,微生物也无法存活。父亲读书不多,也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他也有生活的智慧,至少现在很多人是想不到这样存储猪肉的。
我烧着火,父亲处理着肉。五花肉块炸到表面金黄、滋滋冒油的时候,肉块儿经过高温形成美拉德反应,香味开始充满鼻腔,真的的好香啊。我和妹妹开始盯着锅里,恨不得把肉「看」进嘴里的样子。父亲就捞出几大块肉,放在灶台上,让我们凉一下再吃。可馋嘴的孩子怎么忍得住呢?赶紧抓起一块,一边哈着气、换着手,一边试探着往嘴里塞。香!油脂和蛋白质的香气,在口腔迸发。软糯而又醇香的口感!至今想不明白,连盐巴都没放的五花肉,为什么会那么香呢?
等五花肉炸的差不多了,父亲接着把所有的瘦肉、排骨一起放进油锅里,接着炸。我小心的维持着柴火,火不能烧太大了,火太猛了表面会糊掉。火也不能太小了,火小了熟不透。现在想来,父亲炸制的过程,其实就是对食材进行高温灭菌和把食材脱水、用油脂填充、包裹的过程,从而让肉可以保存很久。
最值得称道的是,虽然炸过的肉再回火加工,味道会和新鲜的肉有很大不同,但是真的别有一番风味呢。很好吃,一种很特殊的醇香。比新鲜的肉有过之而无不及。
肉食的香气,弥漫在低矮、昏暗的小小厨房。等所有的肉都熟透了,父亲让我停止烧火。等待油温降低一些,一大把草果、大料、香叶、白芷、小茴香、一把整根的小葱、大蒜粒等等香料,还有大半袋的粗盐,投进还在冒泡翻滚的油锅。然后连油带肉搅拌着,让小小的空间里更加香气四溢。
我和妹妹围在灶台上,眼巴巴的看着锅里。父亲叹息一声,说马上就能吃了。说着就给捞了一大碗炸好的排骨和肉,让我使劲吃,管够。就连粗粮都吃不饱的年月,肉管够是什么样的幸福,是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我抱着碗,和妹妹蹲在厨房门口啃食着。不管是油渣的丰腴酥脆、还是五花肉软糯与柔韧的口感结合,还是排骨肉那经过纯化的纯粹肉香。都太香了,那香味仿佛镌刻在灵魂上,至今难忘。
我和妹妹蹲在厨房门口吃肉的时候,父亲搬过来一口大缸,用几块砖头简单的把大缸支起来,底下升上火。大缸就架在火堆上烘烤。通过高温炙烤,对大缸进行消毒、杀菌和消灭微生物。等大缸烧热,父亲先用滚烫的猪油把缸内整个泼一遍,然后把所有的肉都捞出来装进去,把油留在锅里,父亲开始处理猪头猪脚和猪下水这些。把那些猪头、猪蹄、猪肝、猪心、猪肚、猪大肠,全部清理干净后,在另外一口锅上烧水卤制。卤到半熟,把有骨头的脱骨,没骨头的直接切成大小适中的块儿,用特意留下的猪油,烧热了炸一遍。炸好以后,然后连油带肉,一起装在那口大缸里。
所有的肉都炸好了,只剩下猪肺。父亲说猪肺一炸就成渣了,只能炒着吃。猪肺洗干净,先放在卤水里煮熟,再切成块儿,加上青蒜苗、红辣椒一起炒,炒干一些,就可以吃了。忙碌了一天的父亲,在昏黄的灯光下,一盘子炒猪肺,再来上一杯高粱酒。我和妹妹揉着吃肉吃到撑的肚子,期待着以后每天都有肉吃的日子。。。
第二天,剩下的两头猪如法炮制,全都杀了。猪瘟肆虐,猪肉都卖不出去,不杀了吃肉又有什么办法呢?
放上一夜的猪肉缸,整缸的猪油凝固成了奶油状,像豆浆的颜色,还泛着微微的黄。在猪油的下面,埋藏着五花肉、瘦肉块、炸排骨、猪油渣,还有大块的猪肝、肥肠之类的。对于童年的我来说,这满满一大缸肉,就代表着幸福和快乐。
那年,吃肉真的是吃到爽了。吃的时候就用专用的大勺子挖下去,挖到什么吃什么,就像开盲盒一样。就那一缸猪肉,从春天一直放到冬天,直到吃完,都没变质。
有肉吃的日子,就是幸福的。无论是挖一碗排骨用来煮面条,还是挑一块肥肉切碎了炒咸菜。无论是猪肉烩白菜,还是五花肉炖冬瓜。还有就是小白菜粉丝油渣馅儿的饺子,和肥肠粉丝汤、野菜猪肝汤,每一餐都是满满的幸福和快乐。哪怕是直接挖一块裹满猪油的油渣,夹在馒头里,一口咬下去,那香香的味道,别提多好吃了。。。
那时的我,只顾着沉浸在能敞开吃肉的幸福中,还无法体会到父亲的心痛。那时候毛猪也就两块钱左右,三头猪虽然卖不了多少钱,却是一家人、一年里最大的一笔预期收入。却由于猪瘟,只能杀了吃肉。在孩子的眼里,是有肉吃的快乐。但那三头猪在父亲眼里,是孩子的学费、是家人身上的新衣裳,是人情来往的花费、是柴米油盐的开销。却由于一场瘟疫,就这样没了一年的花销。。。
这段记忆,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去年春节,我和父亲说想吃那年那样的猪肉。父亲越老越宠孩子,虽然我这个「孩子」都而立之年了。立刻打电话给肉铺定了半头猪,很快半扇子猪肉送过来。该说不说,以前农家养的猪贱如白菜,现在农村养的土猪肉就金贵了,半扇就花了小两千块。有点小贵,但父亲说土猪肉好吃,值这钱。
我付了猪肉钱,就带着父亲和儿子,去村子里的超市去买调料。儿子说怎么不开车呢,路上有泥巴。没办法,老家那里是黄土地,下点雨就会变成能粘掉鞋底的黄泥巴。泥巴还特有粘性,走几步脚底下就会变成一个大坨子。一不小心就会被吸在泥里,动弹不得。小时候不知道被黄泥扯坏过多少双鞋子,所以我的童年雨天,大多数时候都是光脚的。夏天倒也还好,泥水清凉滑腻。秋冬天就惨了,光脚踩到泥水里,刺骨的痛。
下过雪的水泥路上,到处都是小路上带上来的黄泥巴。我和儿子说路不远,走几步就到了。再说我小时候既没有水泥路、连鞋子都没有呢。儿子问我光脚踩泥巴是什么感觉,我说挺好玩的,他说他想试试。我想了想说,就和沙滩差不多。他说那就算了,还是开车去吧。最后,还是爷爷有办法,骑上他的电动三驴子,儿子兴奋的爬了上去了。。。
调料买回来,我们父子一起上阵,带着我那喜欢吃肉的儿子。我们祖孙三人,我负责分割猪肉,爸爸负责做。儿子一边帮忙烧火,一边玩我给他做的猪油灯。柴火灶是父亲用砖头和黄泥亲手垒的,木柴是我带着儿子去捡的,猪油灯是我用亲手做的。猪的蹄甲撬下来、里面塞满猪网油,用一根粗棉线当灯芯,再把蹄甲插在泥巴做的小小底座上,就大功告成。棉线点燃后的高温会融化掉猪油,猪油又为灯芯提供了燃料,一个完美的猪油灯。哈哈,我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城里出生、长大的儿子,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父亲按照当年的做法,做了一大锅肉。妹妹闻到香味,大呼小叫的跑过来,迫不及待的想吃。小弟说你们真能折腾,搞这么多猪肉怎么吃的完哦。弟弟是做冷链供应商的,各种中高端食材,过年也带回来一车。什么和牛、海蟹、龙虾、鲍鱼都有,但他不懂,我和父亲对于那一缸猪肉的情感。那时候的他,还太小。。。
儿子很喜欢爷爷做的肉。抱着刚炸出来的排骨,一边啃,一边和爷爷说这是他吃过最香的肉了。爷爷高兴的哈哈直笑,又特意挑出来一盘切成方块的五花肉,中午加白菜一起炖成红烧肉。儿子那一顿吃撑了,非要拉着爷爷去田里散步。冬日的田野,一望无际的黄土地,大片的昏黄色调上,有着点点嫩绿在萌发。沟通都费劲的爷孙俩,一个夹杂着天津味儿的京片子,一个说着江淮土话。彼此都是半听半猜才知道对方说的什么,却如此的亲密。我想,或许这就是血脉亲情吧。。。
半头猪,还是被一家人一个春节吃了好多。没办法,我家人多,亲戚也多。猪肉只剩了一点,偏心的爷爷不让别人吃了,要留着让大孙子带着回北京。他说平时也没有为大孙子做过什么,好不容易有大孙子喜欢的,都给他留着带走,谁也不许动。我和儿子返城的时候,儿子抱着爷爷不撒手,和爷爷撒娇,说明年还回来吃爷爷做的肉。爷爷却故作淡定,让孙子赶紧走,别误了飞机,耽误上学,一直赶我们赶紧走。可是我还没到机场,就给我打电话问五一几天假?暑假是什么时候?大孙子能不能回来住几天。问的我心里酸酸的。。。
我们回去的第三天,收到爷爷寄来的顺丰快递,全部都是炸好猪油封着炸好的肉。原来我们刚出村子,他就去买肉回家做,然后自己开着电三轮车,去镇上把快递寄走了。只是因为大孙子喜欢吃他做的肉,他就想多弄一些。实在是太多了,冰箱都放不下。不过没关系,毕竟当年这东西,是可以在缸里放一年都不会坏的。。。
父亲与我儿子,相处的时间不多。但只要一见面,却没有一丝陌生的隔阂。偶尔父亲也会问我,他说不知道他将来死后,大孙子能不能每年回来到他坟上看他。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其实谁知道呢,我连自己将来埋在哪里都不知道。又怎么知道儿子会不会每年去祭拜爷爷呢。可是我不能这么说,我只能说,您放心吧,不管以后如何,这都是您的长孙。。。
往昔的岁月早已远去,当年馋嘴的孩子早已长大,各自立业成家。父亲虽然晚婚晚育,但也有四个孩子,我是最大的,还有两个妹妹,最小的一个弟弟,也是两个孩子的爹了。猪肉的味道,还是当年那么香。可我时常唏嘘不已,感叹岁月的无情。那个能一个人打倒三百多斤大肥猪的父亲,如今却白发苍苍,腰也弯了、背也驼了。而我作为人子,却不能留在他身边陪伴他。。。
倔强的父亲怎么都不肯和我一起住,他怕打搅了子女的生活。我也曾坚持,把他接到我身边一起住。也尽可能的抽时间陪他去钓鱼、去公园、去旅行。晚上陪着他聊天、看电视,让儿子陪他去散步。可父亲在城市里面对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我也看的出他的不安和惶恐。他和我说,他说他抽烟很凶,城市里很多地方不能抽烟,他憋的难受。他说他年老痰多,到处找地方吐痰不文明。他说他一口江淮口音,容易让邻居嘲笑我。其实邻居那个退休的老头,也一口麻辣味儿。也许因为人家是干部,没人会去指责他的口音罢了。父亲说他习惯在家里把手机放很大声,怕儿媳妇不高兴。他说他去接大孙子放学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跟老师和其他家长打招呼。他说他去小公园下象棋,别的老头都不爱理他。他说家里的马桶坐便,他解不出来。他说他带大孙子去天安门,儿媳妇不让,怕走丢了。这老头,别说儿媳妇了,你儿子都怕你俩走丢了啊。他说她和儿媳妇不熟,我不在家他都不好意思在家里待着。我说这是你家你怕什么,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在家里可以随便一点。可他却只在一楼待着,一步也不上去二楼、三楼,仿佛那里是他的禁区一样。。。
我以为把他接来城市,他会幸福、安乐。实际上我错了,看着他一个人坐在小区里孤独的身影,我真的很难受,发现自己真的错了。自以为接到身边是尽孝,实际上却忽略了他的感受。就像鱼儿离开熟悉的水域,弄不好会死的。看着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低迷的父亲,我没办法,只好把他送回老家。回去了小半年,他才恢复成那个快乐的农村老头。
我在心里默默的计算,假设我一年回家两次,我和父亲见面的次数,也没多少了。父亲属猪的,今年已经76岁高龄了。他年轻的时候,要照顾一大家子的妇孺老幼,他是家里唯一活着的成年男丁。把弟弟妹妹们拉扯大,将近不惑之年才结婚,这才有了我这个老来子。就算他活到百岁,我和他,也只有二十多年的缘分了。按照我现在一年回家两次的频率来算,我最多只能再见他40多次了啊。回去的多了,他又会唠叨我,说我浪费钱。。。
有时候我很恐慌,人到中年,生活还算富足。可没有人能理解我,那种将要失去依靠的恐慌,有时候让我很难受。对岁月的无力感,让我有时候非常沮丧。多想爸爸能够长命百岁啊,只要父亲在,不管什么样的风浪,我都有面对的底气,因为我知道,哪怕我一无所知,我还有父亲支持我。就像我那年离婚,我背了个小包回到家,说我离婚了,啥也没要。爸爸只是轻叹一声,说孙子以后还能回来吗?我说能的,父亲说,那我就放心了。。。
父亲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我的避风港。父母在,尚有归处,父母不在了,不管多少岁,也都只是孤儿罢了。没有了父母,人生就只剩下归途。。。
我昨天还和父亲打电话,我说爸爸你要好好的,等我两年,等我安排好了以后的生活,我就回家陪着你,我们一起种菜、一起养鸡、养猪。我也累了,我想回到有爸爸疼爱的生活。父亲说,你回不回来的无所谓,我就等我大孙子长大了,暑假天天陪我钓鱼,我和大孙子可是约好了的。好吧,你个老头,儿子没有孙子香呗。我难得深情一次,破坏气氛啊你,真的是。。。
祝你踏过千重浪。。。 https://www.zhihu.com/video/1576536857394999296这篇文章,不会再更新了。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认可。但最近收到很多私信,对于我的过往和现状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我的童年和现状的巨大差异,让很多人很好奇,想探究。而我也早有写出来的想法,只是觉得这年头对文字感兴趣的人不多,就一直没有付诸行动。但一不小心,这篇文章被很多人认可,有些开心,也有点惶恐,同时也让我下决心多写一些。于是我决定在另外一个回答里,写下我童年到如今的过往。有兴趣、也有闲暇的朋友,可以移步。故事会很长,我会抽空不定时的去写。我就当做是自己对过往的一些记录,可能写的不好,请见谅。链接如下https://www. zhihu.com/answer/276383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