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中国创新药物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日本市场,上海外高桥设立中美日三地ULab联合实验室,提供中国企业的创新药管线出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1月10日举行的创新药企出海策略研讨对接会上,ULab高岳上海联合实验室、ULab思尼特神户联合实验室、ULab NJS波士顿联合实验室揭牌。它们将为中国企业的创新药管线出海提供前期咨询及资源对接服务,聚焦药企出海中的海外临床服务资源、市场分析和策略、海外网络搭建及商业拓展、临床申报咨询与实践、高端人才交流与合作、NEWCO实体设立及与MNC建立业务拓展渠道等核心需求。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刘厚佳表示,出海或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创新药发展升级迭代的一个必选项。目前中国创新药国际化进程非常明显,已经有不少代表性企业的产品实现了在国际市场销售,或在国际的临床试验中表现优异。
「但也要客观地看到,具备出海发展、国际化发展能力的企业还没有那么多,需要共同拓展这一能力和水平。」刘厚佳说。
中国创新药研发端出海存巨大潜力
自2023年以来,创新药海外授权(License-out)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出海的主要方式,当年License-out项目的数量首次超过了License-in的项目数量。2024年,生物医药产业出海热潮继续。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18日,国产创新药对外的商务合作(BD)数量达到71项,较2023年同期增长16%;总金额达到405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54%。
「中国患者数量属于世界首位,入组效率达到海外均值的3-5倍。中国医疗成本低,临床试验成本仅为欧美的30%-60%。」上海高博肿瘤医院院长李进表示,中国医药产品参与全球竞争,可充分发挥国内患者多、入组快、临床试验效率高及高水平临床试验团队等优势,在国内实现概念验证,形成初步临床关键数据,申请相关批件,进行授权转让出海。
同时,出海也成为目前创新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现金来源。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医疗健康行业组负责人王莉表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数量和金额在2021年达到峰值后,整体热度急转直下,大量高度依赖一级市场融资输血的生物医药企业融资难度陡增,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而在生物医药创新资金循环路径受阻的背景中,王莉表示,在中国创新药产业「工程师红利」、完善的产业生态及充沛的临床资源的支撑下,中国创新药研发端出海获利仍存在巨大潜力,「欧美技术IP+中国临床开发」等出海模式在未来存在更多的交易机会。
生物医药是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刘厚佳表示,在出海已经成为中国创新药研发升级的关键词和催化剂的当下,上海正不断发挥城市资源禀赋,从政策及服务等方面多措并举推动创新药械出海。
2024年7月,上海发布【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就提出「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2024年10月,【上海市提升生物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布,提出进一步提升上海市生物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推进沪产创新药械产品海外上市,为解决全球临床需求作出上海贡献。
具体目标是,面向海外市场,加强创新产品研发,通过自建或联建国际营销网络、海外权益授权许可、国际组织采购、援建援助等方式,加快沪产创新药械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到2027年,上海本市生物医药企业国际化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药械产品出口额超过500亿元,海外市场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2~3家。
刘厚佳表示,上海将持续加强对创新药械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快本土跨国药企培育,持续优化企业国际化发展环境,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
日本成出海新选择
基于病种相似性、药品定价及审批速度等优势,日本成为药企出海的热门新选择。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本庶佑表示,中日两国在医药产业领域展现出的互补性,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打造整体产业链优势,推动两国医药产业的共同发展。
思尼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苗苗则表示,日本是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人均医药及医疗支出达到6000美元/年。依托日本生物医药产业国际认可度高、审批速度快、临床数据质量高、市场性价比明显等优势,中国创新药企出海可将日本作为第一站,并以此为锚点,走向全世界。
此次设立的ULab思尼特神户联合实验室,将主要以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为试点,在药械研发、技术共享、合规以及市场开拓(包括 License-in/out、出海)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精准对接上海相关企业的需求,共同推进临床转化项目和跨境商业化模式的落地。
刘厚佳表示,联合实验室将成为海外BD交易的助推器,目前已经有上海细胞治疗的企业在谈,准备把全球领先的TIL细胞治疗产品引入日本。「我们也希望通过Ulab联合实验室的助力,能够加快这样一个进程。」
上海外联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寿晓琪表示,中国生物药企业出海并非坦途,仍需面对很多国际标准的临床实验设计、全球资源整合,资本合作对接等挑战。出海更是技术、资源、资金以及智慧的全面比拼,要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中开辟新的航道,让中国创新药能够驶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