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追逐AI风口,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2025-01-01心灵
年底回忆2024年工作中最有意思的时刻,是在3月的GDC(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下沉美食广场里吃个章鱼小丸子的功夫,旁边站了个看AI的投资人。
这个位于上海徐汇滨江的会场尤其大,8.5万平方米。从主会场去往展馆的途中,走得饿了,就去广场里找些吃的,挑了个章鱼小丸子,旁边突然传来声音:「你不热吗?」转头,旁边是一高个儿,穿了件短袖,而我当时穿着毛衣。
聊起来得知,他是VC投资人,从一年多前开始将全部精力放在AI应用层投资,作为一线投资者他深刻感受到AI发展之快,很多项目几个月不见就又多次迭代。
AI今年真的很「热」。GDC去年还在遥远的滴水湖,今年就搬到了徐汇滨江,参展商们感受到「规格比此前高了很多」,展馆「人山人海,基本挤不太动」,对记者来说,座位更难抢了。到7月,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时,展馆甚至要排队入场,人群在酷暑的馆外绕了好几个圈,堪比过年进景区。
作为记者参加了几届WAIC,这无疑是最「热」的一次。关注AI的人更多了,投资人、创业者、各行各业要融入AI业务的人,大家都急切想知道,机会在哪里。
「FOMO」
这一年的AI圈,有两个英文词听得比较多,一个是PMF(ProductMarketFit,产品市场契合度),另一个是FOMO(FearofMissingOut,错失恐惧症)。前者是许多投资人和创业者常常提到的,好的项目需要找到成功的商业模式。后者是一种整体的情绪,无论创业者、投资者,还是大厂,宁愿投入更多,也不要错过AI。
很多在大厂里干得好好的高管,出走创业,投身AI了。一位从大厂出来做AI应用的创业者跟我说,自己实际上已经财富自由,创业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希望抓住这个机会做点有意思的事情。年尾,也接触到一位AI公司的产品经理,他说自己准备出来创业了,做AI应用。
对于从大厂出来创业,印象深刻的一个形容,是阶跃星辰CEO姜大昕说的,他此前是微软全球副总裁。他说,「这个世界上每天刮很多风,但这个风刮到你家门口,一辈子就那么一两次」,说到GPT带来的冲击,他的感受是,「整个世界在我身边呼啸而过,留下自己在风中凌乱」。
对很多过去就从事AI甚至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的研究者来说,生成式AI和大模型或许就是「吹到家门口的风」,「这值得所有做AI的人投入进去」,一位研究者这样说。
今年采访中,一个明显的感受是,AI圈的创业者有更多的年轻人,90后甚至00后走到台前了。
AI圈话题度较高的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以及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稚晖君」,都是1993年生人。一度刷屏网络的视频生成模型Pika背后,站着95后创始人郭文景,甚至「父凭女贵」,带动父亲公司股价六连板。波形智能创始人姜昱辰是1998年的博士,公司在年末传出被OPPO收购。在年初,采访了AIGC公司Tiamat创始人青柑,是一位00后创业者。
这些创始人除了年轻,另一个特征是「学霸」,都毕业于名校或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或许需要擅长跑业务做销售,AI圈的年轻创始人则更专注于技术。
在一场论坛上,真格基金合伙人刘元也提到了一个观察,2024年是真格基金成立的第13年,「今年我们所投资项目的创始人平均年龄,是历年中最年轻的,今年投的项目创始人,80%都是90后,还有几个是00后」。
过去,创始人往往需要具备较强的实战能力,运营经验至关重要,有过销售方面的经验,年龄也会偏大一些。但现在这个时代,对技术的理解越来越关键,创始人不一定需要具备运营的经验,更多的是刚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有从0到1动手能力的创始人,就是我们下一步最看重的创始人。」刘元说。
不确定性
大部分人都会认可这次AI浪潮很重要,但时间来到年底,另一种不确定性和怀疑的情绪也更多了。
现在还能记得,OpenAI在过年期间发布的Sora,带给所有人的震撼,有媒体惊呼「现实不存在了」,AI好像会给未来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且这个进程会很快。
但到年尾,AI圈已经平静了很多。去年OpenAI发布了GPT-4,但今年GPT-5迟迟没出,只有数学模型和多模态在迭代,Sora年底正式发布了,并不如预期。大模型还在进步,但好像速度放缓了,人工智能还没想象得那么智能,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突然变得遥远。
这一年,采访了很多一线从业者,游戏美术、程序员、音乐人、设计师……问AI对这个行业带来的改变,未来是否会替代人类,得到的答案都不是简单的肯定。AIGC目前更多的可能是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但如果进一步问会多大程度提高效率、节省多少成本,这个问题至少目前还没有太好的结果。
例如,采访了几位AIGC艺术家,他们很好的作品往往是在AI界面经过无数次反复对话,重新生成得到的结果,有时甚至要生成100次才得到可用的结果,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艺术加工。用AI很简单吗?实际上看从业者繁琐的产出过程,并不那么容易。
在记者的工作中,有时候也会尝试使用AI,例如将一些英文片段翻译成中文、让AI帮我生成提纲,即便是这种简单的活儿也不能完全信任,有时候AI会偷懒,翻译漏掉一些片段,生成的提纲问题很无聊,我可以拿它去问任何一个人,得到的答案一定不会有太多价值。
有一次我试着将全部采访和素材整理好放在一个文档中,设置一个思路,让AI帮我写一篇文章,看到结果我想,如果这样交上去能够通过的话,那这个行业就完了。
至少在当下,2024年的AI还远远不够智能。行业很兴奋、很热闹,但同时,有很多的不确定和未知,AGI是真的吗?还有多久?现在的机会在哪里?谁也无法下一个准确的判断。
对投资人来说一样,「大模型要不要投,今天的AI应用是不是真的,或者是一场泡沫?每个机构都面临着这样一个课题去回答。」弘毅投资总裁曹永刚表示,很多情况下,答案并不是占有充分的数据,在事实的基础上有很客观的结论,很多时候需要主观的判断。
对财经记者来说,可能要做的事情是,在众多的不确定性中,去探索某一个确定性,这对读者来说就是价值。答案并不是一天就能有,2025年,带着问题找答案,去找更多确定性。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