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为什么有时候人会很固执?

2024-04-13心灵

我是哄哄,欢迎大家耐心阅读完全文,评论区留言支持!谢谢大家!

固执分为坚持和坚持己见。人们往往对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坚持自己的态度,这里的坚持就可以形容为固执。

人们常常以为固执是贬义词,明明是错误的决定或想法,仍然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意见。(即冥顽不灵)固执也有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无论他人怎么不认同,仍然坚持的褒义的一面。

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什么是固执以及影响人们产生固执的原因两个方面展开。

什么是固执?

固执是坚持成见、不懂变通的心理现象(即冥顽不灵)。 在日常工作中表现为缺乏民主作风、一意孤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固执心理对于领导者,尤其是主要领导者来说,其危害性是很大的。久而久之,领导班子民主作风削弱,战斗力削弱,这既影响事业发展,也会使领导者处于苦恼的孤立地位。

引证解释

1.坚持。(褒义)

【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宋书·王弘传】:「时内外多难,在丧者皆不终其衰,唯弘固执得免。」

2.坚持己见,不肯变通。(贬义)

【后汉书·韩棱传】:「窦太后怒,以切责棱,棱固执其议。」宋王明清【摭青杂说】:「汝自意如此,吾岂可固执,但后去或有不是处,不干我事。」李准【不能走那条路】:「他爹还是那样固执。」

心理学概念

产生

个人需要不能满足,受到挫折,不分析原因、总结教训,而是盲目地采取某种无效动作。这时需要帮助他们认真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使之增强信心、恢复自信、振作精神,采取有效措施,接近目标。

「固执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无法将客观与主观、现实与假设很好地区分开来。如果将自己这种已有的经验驾驭现实之上,并过分固化的话,就产生了执迷不悟。」华夏心理网心理咨询师曹芬元表示,人本身对事物是有自己认知的,对事件的态度是由自己的评价来决定的,而且这种评价是依赖于其自身的经验。

此外,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在解释人的固执的心理时,认为这是由认知失调导致的。他认为,人都会遇到信念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认知平衡失调,此时,人们就会感觉难受从而想办法来恢复心理平衡。恢复平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承认事实,一是找到一个理由来维持平衡。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失调———当你做决定采取行动或者遇到跟你原先预想的不一样的信念、情感或价值观后,引起内心冲突,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状态。

固执

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的李玲认为,认知失调可能会导致执迷不悟,但执迷不悟并不一定是由认知失调所引起的。导致执迷不悟的原因有许多:首先是思维定式,以前认识事物的习惯可能会影响后来认知事物的方式,而不会因时因事而进行变化,这表现为人们的固执;其次,有的执迷不悟是由于心里的保护,有时人们未必认识不了事物的客观,只是由于自我防御机制,会使人坚持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说我们在劝解别人的时候语言要恰当,如果不恰当的话,两人会因为言辞争论,而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再者,有的是由认知失调引起的,比如说曾经有一个女孩深陷爱情骗局,别人一眼就看得出来是在骗她,但女爱她的。这就是另一种的固执。

原因

自尊心过强是导致固执形成的基础。自尊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要,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人的自尊没有睿智的思想,熟练的技能,幽默和风趣的谈吐,精辟的论证,高尚的品格以及谦虚的态度,因而只能用执拗、顶撞、攻击、无理申辨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使固执在这种满足中得到发展。这样,必然会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浮夸、傲慢、懒惰、墨守成规是构成固执性格的要素之一。这种人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性较差,对周围环境或人漠不关心,易与人发生摩擦,处不好人际关系。自己的内心苦闷,却又不能耐心地听别人讲话,因而使自己的心理积聚无处排解,最后陷入心理变态的泥潭之中。

缺点

固执是一种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类人具有敏感多疑、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不接受批评、易冲动和诡辨、缺乏幽默感等特点。固执的人常常发生与朋友分手、与恋人告吹、夫妻不和、父子反目等情况,因而可以说,固执是人际交往的大敌。固执可分为感觉性固执、记忆表象固执、情绪固执,这些心理现象可以连成一体,形成一种习惯,当别人破坏这种习惯时,就会使个体产生不愉快、不舒服,甚至苦恼的情绪,从而引发攻击性行为,表现出强烈的固执。

解决

个人修养、平时所交往的对象是固执形成和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常与个人修养好,善于应酬周旋、灵活性强或虚心随和的人交往,往往会改变或减弱本人的固执程度;而固执的人与固执的人交往,会促使双方更加固执。固执是可以说服的。首先,要克服虚荣心。人无完人,这是客观事实,用不着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夸夸其谈、不懂装懂,要把精力引向事业,使虚荣心得到转化,达到心理平衡。其次,要提高个人修养,丰富知识,把自己从教条和陈规陋习之中解脱出来。要尊敬和信任他人,培养自己宽容待人的态度。不要过于欣赏自己的成绩,谈论别人的不足,要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不要去计较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其三,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以及无礼的言语和行为,加强自我调控,学会使用感情转化的心理调适方法。对自己的错误要主动承认,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固执调适

从书籍中获得抚慰: 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说过:「读一些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实验表明,经常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更能使那些固执的人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丰富的知识使人聪慧,使人思想开阔,使人不拘泥于教条的陈规陋习。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越有知识越要谦虚,为人处事要尊敬和信任他人。

加强自我调控: 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以及无礼的言语和行为。对自己的错误,要主动承认,善于应用幽默,自我解嘲地找个台阶下,不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养成善于接受新事物的习惯:固执,常常思维狭隘,不喜欢接受新事物,对未曾经历过的东西感到担心。为此,要养成渴求新知识,乐于接受新人新事,并学习其新颖和精华之处的习惯。

人有时候会表现出固执的原因如下:

认知偏见。 人们倾向于寻找和记住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略反驳自己观点的信息,这种现象称为确认偏见。例如,怀疑邻居偷了自己的斧子,就会觉得邻居的行为处处可疑。

情绪因素。 当人们对某件事有强烈的情感时,即使面对相反的证据,也可能会坚持自己的立场。例如,恐惧和愤怒可能使人难以接受改变。

社会因素。 属于某个群体的人更可能采纳该群体的规范和价值观,从而在群体中保持一致性。

个人自信和自我认同。 固执的人可能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高度的自信,将它们视为个性的一部分。因此,当面对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时,可能会感到自尊心受损。

缺乏开放性和批判性思维。 缺乏对新想法和新经验的开放态度,或缺乏评估、分析和评判信息有效性和真实性的能力,可能导致人们更加固执。

认知能力限制。 认知能力较低的人可能因为视角狭窄、想法单一和缺乏判断力而表现出固执。他们可能因此拒绝学习新知识和倾听他人意见,导致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停滞不前。

总之,人们可能会因为认知偏见、情绪影响、社会压力、个人自信、缺乏开放性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认知能力的限制等多种因素而表现出固执。

以上

我是@哄哄一个专注情感生活以及美食和旅游的知友,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支持!

作者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固执名词解释。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百度智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