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很好玩。
刚毕业的时候我一个人住,我又睡得晚,下班后的时间挺多的。
打游戏,看美剧,看电影,这些基操肯定是有的,那时候动不动就敢下载一共6季100多集的【Lost】,现在不敢了。
看书也是一大乐趣。【大秦帝国】一共6部17本,我看了2遍,【天龙八部】150万字看了4遍,【倚天屠龙记】看了3遍,金庸的14本书看了有10本吧,还有【张居正】,阿西莫夫的【基地】。除了这些大部头,其他的书也看了很多。看书真的很消磨时间,要不是眼皮抬不起来根本都不想睡觉。
除了这些常规操作,我还喜欢琢磨点别的。
比如喝茶。
从小就喜欢喝茶,但之前就是跟着大人喝,对茶也分不清品种,分不清贵贱。就是喜欢那股香味和苦涩之后的回甘。
一个人住了之后,就开始琢磨起这个事情。
当然我也就是个玩票的性质,不是要表演茶道或者成为茶圣。下面说得有不专业的地方是很正常的。
理工科的人喜欢把事情条理化。
我把喝茶这件事,分成茶具,茶叶,水,出汤,四个大模块。
以前家里喝茶就是一个茶盘托着一个茶碗,3个茶杯,开水一倒,出汤的时候,茶碗在杯子上方循环移动,直到茶汤倒完。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但是当我开始琢磨这件事的时候,就发现不对,这个原始方案有几个问题。
(1)茶水分量分配不均
(2)茶水浓淡分布不均
(3)茶水在两个杯子之间移动的时候存在浪费
(4)杯子跟人之间不绑定,每一轮洗杯浪费水不说,卫生也无法得到保证
(5)茶水多少不好控制,有时候水多了,杯子盛不了,剩下的茶汤必须倒掉,不然下一轮会苦涩
上网一查就知道了,原来现在很多人已经使用公道杯来解决上述问题,我那时候真的第一次知道公道杯的存在。
简单说就是把茶汤一次性倒入一个公共容器,然后用这个容器分别给各个杯子倒茶,每个人可以使用固定的茶杯。一下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
公道杯还要配个茶漏,过滤细碎的茶叶。
很快我就购置到位,不管体验还是B格一下就提升了几个档。
公道杯和茶漏也有讲究。
公道杯口要尖和薄,有些陶瓷公道杯杯嘴很厚,经常把茶汤洒出来。杯底面积要大,否则一碰就倒。我比较喜欢用玻璃公道杯,因为能看见茶汤的颜色,不同的茶,茶汤颜色都有微妙的区别,特别有趣。
茶漏的滤孔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太疏滤不干净,太密容易堵。后来我总结,那种一个几块钱的不锈钢茶漏最好用,干净不堵摔不烂,但就确实丑了点。
一般人家里经常会看到的其他工具还有茶匙和茶夹。主要是为了卫生,当然茶夹还有防烫的作用。但我觉得没啥用,还麻烦。你要是能接受用手抓馒头吃,就不会在乎这点卫生问题。
琢磨完茶具,开始研究茶叶了。
茶叶分三大类,绿茶,乌龙茶,红茶,分别对应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
我当时着重研究了乌龙茶。为什么呢?因为觉得绿茶和红茶不好喝。为什么觉得不好喝呢?因为以前喝绿茶和红茶,都是喝茶包.........是的,就是这么草率,谁还没年轻过是吧。
我研究茶叶的方法是这样的,先上网看看大家怎么评价茶叶的,大概流程如下,开袋先闻干香,然后泡茶,出汤,闻盖子的香气,看茶汤的色泽,闻茶汤的香气,轻轻抿一口,品味一下,一整杯喝进去,感受一下,最后回味一下喉底的香气和回甘。等到6-10泡过后,茶叶味道已经淡了,还可以把茶叶倒出来,仔细看看叶片的大小,肥瘦,完整性等等。
搞清楚了,再自己尝试操作几次。接下来要买茶叶了。
我开始在淘宝上买各种试喝装,因为想尝试多一些品种和价位,一个人买多了喝不完,一些贵的茶整包又买不起。试喝装虽然不划算,但很适合我。
拿到茶叶我就按照前面讲的那套流程操作一番,仔细感受不同品种的区别。为了仔细甄别,我曾经还买多第二套茶具,然后在桌上摆开,泡两种茶,互相对比。桌上摆得跟做化学实验一样。
为了找茶叶,我还会跑茶叶批发市场,跟老板聊天,蹭茶喝。不过后面发现这个方法太费钱,因为喝了老板3泡免费茶,脸就挂不住,必须买上一斤,最终发现还是网上买试喝装最好。
据说水也有影响,我最开始就直接用自来水,后来看网上说这样不行,我就买矿泉水和纯净水,最后为了做研究对比,我又买了滤水壶,就差去山上接泉水了。
乌龙茶对水温倒没什么讲究,水开了就能泡。但如果是绿茶和红茶,水温最好控制在80-90度之间,否则容易涩。
出汤的时间大概的规律是这样,第一泡多久出汤主要看茶的品种,像台湾茶需要泡久一点,铁观音十秒就差不多了,主要看茶叶展开了没有。第二泡是6秒出水,往后每多泡一次,延长1-2秒。一般的茶6泡就不太能喝了,好茶到10泡,香味还是不错的。
茶叶保存也很重要,发酵程度越低的茶,比如绿茶,越容易失去风味,保质期越短,对温度相当敏感。所以最好是小份包装,买回来立刻放冰箱冷藏,随用随取,一次一包。红茶因为是全发酵茶,没有这个问题。曾经有人送我一盒挺好的铁观音,我喝了几次,之后不舍得喝一直放着,六七个月后再喝,已经变成几十块一斤的地摊货了。
差不多半年下来,应该也试了几十种茶叶,便宜的几十块一斤,贵的有到3000多一斤的,你知道我研究出了什么吗?
我的结论是那套品茶流程就是装AC/2用的。我跟你们说,好茶一泡开,香气满屋,躲都躲不掉;入口顺,涩度低或者没有,茶香盈口,说人话就是很好喝;喝完你等一会,回甘明显又不霸道,还带点甜味,这时你用鼻子呼吸,鼻孔都是香的。不同茶,香气的味道不一样,嘴里的甘甜口感也不一样,但上述的感受,好茶基本都具备。下次千万不要闻盖子了,我现在想想当时闻了半年盖子都觉得不好意思。
一般如果没有被骗的话,一斤茶叶500块以上,就有我说的这种效果。两三百的茶其实也很不错了。500往上,如果要喝出档次的不同,一斤茶可能要差个三四百。500往下,每差100块就能有比较明显的不同。
水的品质影响也不大,喝多了嘴巴的感觉比较敏锐,是可以分辨出自来水和矿泉水泡出来的不同,但一般人其实分不出来。家里有条件的话,过滤一下再泡是可以的,专门买矿泉水泡茶我就觉得没必要了。不过这也看各地自来水的水质,不能一概而论。
几年后,我又陆陆续续研究了绿茶和红茶。就不细说了。
这个过程真的很好玩。哪有什么无聊、孤单,不存在好吗。
这还仅仅就是喝茶。
我用了几年时间研究种番茄。从第一年只开花不结果,到第二年结了2颗果,第三年长一半爆发红蜘蛛全挂了,第四年还是有红蜘蛛我买农药跟他们搏斗,最后成功救活,硕果累累。
我养过鱼,经历过团灭,曾经想自己动手设计制作鱼缸,后来太懒就没搞。有一条买回来刚2.5cm的女王大帆,养到现在已经10几厘米,可漂亮了。
我做过布丁,味道还不错,还拿上街去卖过。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好几年前,我还开过几天滴滴。
我还趁着晚上下班的时间,炒过外汇,详情请见
去年某天,晚上我拿手机斗地主,老是输,有点烦。决定找点别的事情做。突然有个念头冒出来,要不写写知乎吧。为什么要写,说不清楚,可能就想着有没有机会体验一下一篇文章几万赞,账号有几万关注的那种感觉吧。
想那么清楚干嘛,没经历过的事情,光是试试本身就很好玩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