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怎样停止心理反刍带给我的折磨?

2021-08-08心灵

太长不看之结论:当觉察到自己正在反刍时,就已经在停止折磨。

原因及具体操作:

反刍是一个能力,这项能力是关于:把过去的事反复放到现在的思绪里再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是反刍的具体内容。

过去的事导致现在想起来都会开心或不开心,这是一个结果,产生这个结果的过程是这样的:

  • 把过去不开心的事反复放到现在的思绪里再现,就会获得现在也不开心的结果;
  • 把过去开心的事反复放到现在的思绪里再现,就会获得现在也开心的结果。
  • 反刍就像一个流水线上的制造机器,过去的内容就像流水线上制造的产品。大脑是具可塑性的,选择什么产品去制造会加强大脑的相关能力,熟能生巧:选择对什么投放出注意力,选择对什么收回注意力。

    在生理上,大脑就具有可塑性,需启动上层脑(皮质区、大脑前额叶):同理及辨识自己此刻的情绪。

    「启动上层脑的方法很多,其中一个简单方法就是让孩子辨识现有的情绪。这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同理,并且帮助孩子辨识情绪,

    像是跟孩子说:「他把你的东西抢走, 你现在一定很生气吧 !」

    或是问问孩子:「他这样说, 你有哪些感觉?

    当孩子 感觉到被了解、开始辨识自己的情绪,就可以启动上层脑、开始思考。大脑是可塑的,越常使用的部分就会越强壮 。如果希望孩子能够 成为会思考、会调节情绪的人,就要经常帮孩子活用上层脑

    打骂、恐吓、威胁只会不断活化孩子的下层脑,让孩子没有机会练习思考与情绪调节。许多父母不擅长和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因此,帮孩子 辨认并谈论情绪 是父母必须经常使用的教养练习。」(来源)

    无独有偶,和大脑的研究相吻合的,是正念的练习也会注意到要关注且辨认出正在经历的情绪与感受。正念mindfulness 的来源satipatthana 里则把对自身感受的觉察更细化,主要按时间划分为 2 种状态:此刻,与非此刻,而把感受主要划分为 3 个种类:乐,苦,非乐非苦 ——

    1. 正在经历 的感受
    2. 是否执着 于某种感受

    也就是: 觉察到自己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以及觉察到自己是否正执着于某种特定的感受 。我们觉察到的「反刍」,其实就是执着。

    「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

    1. 正在经历的感受:

    「在经历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

    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

    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

    2. 是否执着于感受

    「在他执著於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著於快乐的感受。」 没有执著於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於快乐的感受。」

    在执著於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著於痛苦的感受。」 没有执著於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於痛苦的感受。」

    当执著於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执著於不苦不乐的感受。」 没有执著於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於不苦不乐的感受。」」(来源巴利三藏-经藏-maha satipatthana sutta 白话文。)

    在注意到自己正在经历的身体感受,以及注意到自己是否执着于某种特定的身体感受后,再留意感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