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国家监委严查严纠「督检考」过多过频、「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公开通报32起案例。各级监察机关叫停、责令整改盲目「造景」项目700余个。
通报案例看着极端,却颇具典型意义。比如,某地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过程中,大搞形式主义——组织群众搞「人草大战」,要求主干道两侧杂草留茬在10厘米左右;对调研检查常走的线路反复收拾,可村内环境特别是背街小巷脏乱差;把公路沿线房屋「刷白墙」「加青瓦」,而其他房屋则未作任何整修……只要面子,不顾里子,如此工程劳民伤财,令基层干部不堪重负,又与党的事业、群众利益背道而驰,被戳脊梁骨是必然的。及时叫停这种「奇葩」操作,避免了瞎折腾,也在更大范围敲响了警钟。
近年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四风」高压态势下,各地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为减少,但仍有些地方热衷「拍脑袋」「抢风头」「造光环」。从火急火燎割草刷墙,到大张旗鼓挖湖移石,再到声势浩大盖楼造景,无不是钱没少花、活没少压,最终只剩一地鸡毛。其共性问题就是功利主义的顽疾还在、权力投机的毛病没改。
某些领导干部好大喜功,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别地「红红火火」自己也要「有声有响」。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背后还往往隐藏腐败问题,不少相关案例就查出了权力寻租、利益输送。
必须看到,无论建设美丽乡村,还是推动城市治理,抑或前沿产业开发,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进行严谨调研。想干出实绩,必须尊重和弄清基层实际。
以更大视野来看,杜绝各种形式的盲目造景,最根本的还是要先回答工作为谁而干、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强化重实干看实绩的导向。一方面,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那些只顾给脸上「贴金」、为个人「造势」甚至从中牟利之人,严肃查处、严惩不贷;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让绸缪长远、为民造福成为最重要的政绩。
「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撸起袖子加油干,更要
摒弃虚头巴脑,多些求真务实,干得怎么样,群众心里自有杆秤。
图源: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流程编辑: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