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美国学精神分析的占比不到10%,精神分析被认为是非科学,为何我国大部分心理咨询师治疗还是做精神分析呢?

2021-11-15心灵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桑德尔·费伦齐、卡尔·亚伯拉罕、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卡尔·荣格

安娜·弗洛伊德 、海因兹·哈特曼、勒内·斯皮茨、 玛格丽特·马勒 、伊迪思·雅各布森

哈里·沙利文、克拉拉·汤普森

梅兰妮·克莱因、威尔弗雷德·比昂、托马斯·奥格登 、海因里希·拉克尔

W.R.D.费尔贝恩、D.W.温尼科特 、迈克尔·巴林特、哈里·冈特瑞普

约翰·鲍尔比 、玛丽·安斯沃斯、Mary·Main

埃里克·埃里克森 海因兹·科胡特

奥托·科恩伯格 、罗伊·沙弗、汉斯·洛伊沃尔德、 雅克·拉康

斯蒂芬·米切尔、丹尼尔·斯特恩

彼得·福纳吉

-----------------------正文分割线--------------------------------

在我们谈论「精神分析」是否是科学的、是否实证主义的时候,我们要先拉齐一个认识。

这个认识就是上述这些名字。

如果你仅仅认识 斜体字 这几个名字的话,我想我们并非在谈论同一个「精神分析」。

不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精神分析」,我们并非一定要拉齐这个认识。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丽国一样,当一个领域庞大到如此时,必然犹如哈姆雷特。

这些名字个个对「精神分析」这座大厦,都贡献卓著。

而在我心中,黑体字的那些名字,对我的心理咨询工作影响尤甚。

他们有一些或局限于时代、或专注于个人心灵细微之处,而多采用观察法,从临床素材中得出他们的理论猜想;

而他们也有一些受益与科学手段的进展,多采用实验法,从大样本中或精确的实验控制中,得出他们的实证结论;

所以我认为,说「精神分析」是「非科学」或「伪科学」,是有失偏颇的。

约翰·鲍尔比(以及他的学生玛丽·安斯沃斯、Mary·Main)、彼得·福纳吉,都是被写进心理学教科书,他们的心理学实验,堪称经典范式,被后人广泛引用。

丹尼尔·斯特恩的婴儿观察,影响了这二十年做微观时间序列的科学研究范式。

更别谈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神经科学与精神分析的各项研究,已把脑科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纳入到这座大厦中来。

当代「精神分析」,早已不(只)是一百年前,在躺椅上自由联想的那个「精神分析」了。

而且,当代心理治疗,流派与流派之间坚不可破的那堵墙,也在逐渐打破。过去,「精神分析」的发展存在意识形态的倾向,「政见」不同的大佬们,会互相掐架。

我相信你会熟知的,是荣格与阿德勒对弗洛伊德的背叛。

其实还包含,安娜为首的自我心理学和克莱因学派的长期互相攻讦。

但是此时此刻,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成熟的心理治疗师们,已经抛下了那些成见,彼此互相吸收、互相学习。因为大家逐渐发现,人心是如此复杂,或许每一个角度、每一个面向,都有真相。

最近我在参与九十多岁的奥托·科恩伯格(Otto·Kernberg)的培训,内容讲述「与人格障碍来访工作」

你一方面能够感受到,大师对过往精神分析传统的传承,不断听到克莱因、温尼科特、比昂的名字,这是大师的理论根基;

另一方面,你会感受到,大师的兼容并包,针对不同的人格障碍,科恩伯格会推崇这种情况下,使用CBT\DBT或基于正念的疗法。

你能感受到,人是有多重面向的,人格障碍不是一个固定的诊断,而是多重复杂症状的复杂糅合。

追求真相,追求真实,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而不只是发论文。

这也是精神分析的精神。

如比昂所说:

真实是促进成长的;而对于真实的对抗,在精神上是使人虚弱无力的。
精神病人或人格的精神病部分,并不接受这样的断言,事实上,他们支持的,是相反的观点:「谎言是富有营养的,而真实是富有破坏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