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赛场边、看台上、屏幕前,为他们加油鼓劲喝彩,此举足矣。
文 | 阿 晖
1月15日,据北青体育消息,王楚钦球迷会解散了粉丝群。
图片来源:北青体育微博
王楚钦。图源:澎湃新闻
网名「大头」的王楚钦作为中国乒坛名将、奥运冠军,主动解散粉丝群,向「饭圈文化」说「不」。这一举动,得到了网友们的支持。
网友留言评论微博截图。
体坛名将纷纷拒绝「饭圈」
解散粉丝群,远离「饭圈」的运动员不止王楚钦一个。
据潮新闻消息, 1月11日开始,包括中国羽毛球队官博、运动员王昶、梁伟铿、何济霆、任翔宇、朱一珺及教练陈其遒、罗毅刚等陆续解散粉丝群,表明了国羽在抵制饭圈文化上开始行动。
微博截图。
除了国羽队伍,此前已经有诸多运动员解散粉丝群。比如正当红的中国网坛「一姐」郑钦文、奥运游泳冠军潘展乐等,去年下半年就已陆续解散粉丝群。
2024年11月15日晚,据郑钦文原粉丝群成员消息,郑钦文官方账号前一晚已解散了能关联到她主页的微博粉丝群。据了解,该粉丝群由郑钦文粉丝自发创建多年,并关联郑钦文微博超话和个人主页。
微博截图。
对郑钦文的这一行为,有人表示遗憾,但更多的人则理解与支持。一位网友的跟帖直击核心:粉丝群解散,比郑钦文的发球还快。
而巴黎奥运会闭幕第二天,也就是8月12日,网友发现奥运冠军潘展乐粉丝群「潘展乐看台区」已被他本人解散,据介绍,该粉丝群是唯一一个与潘展乐关联的官方粉丝群。
微博截图。
这些运动员们纷纷解散粉丝群,并非一时的冲动和过激之举,而是以自己实际行动,表明了对饭圈文化的鲜明态度,示范的意义十分明显。
网传截图显示,在粉丝群解散前,国手何济霆给粉丝留言:
「希望大家有分寸,坚决抵制饭圈文化,抵制私生,我们的闪光点亮点始终属于场上,希望大家都有自己的分寸感、边界感,一起加油,向着目标努力!」
畸形「饭圈」搅乱体育圈
知名运动员纷纷解散粉丝群,拒绝「饭圈化」,只因苦于「饭圈」乱象已久。
体育界的「饭圈文化」始于娱乐圈,随着中国体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及优秀运动员受到粉丝追捧,但部分非理性追星行为也借此滋生,使体育出现「饭圈化」倾向。
一方面,在「流量至上」「泛娱乐化」「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引导下,粉丝不再关注赛事本身,而致力于为偶像博C位,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制造对立情绪,煽动网上粉丝互撕,造谣谩骂运动员。另一方面,优秀运动员在控评、打榜应援、非法获取运动员行程信息进行接机、跟拍,甚至跟踪运动员并侵入其酒店房间等行为的围追堵截之下,难言个人隐私,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竞技状态。
代拍者发布运动员行程信息的微博截图。
2023年全国跳水锦标赛10米台决赛中,陈芋汐夺冠,全红婵获得亚军。现场一位粉丝在看台上大吼「裁判不公」,认为全红婵被「压分」。全红婵被该粉丝的言行震惊,当场无奈叹气并劝告对方。但赛后网络上仍出现较多质疑「裁判不公」「故意压分」的舆论,甚至出现了对冠军陈芋汐的攻击和谩骂。跳水奥运冠军何冲也曾批驳「全红婵被压分」的说法,表示「饭圈化的思维和言行十分可怕」。
男乒运动员樊振东和王楚钦、中国女篮球员杨舒予、羽毛球世界冠军陈雨菲等都曾深受被跟踪、偷拍等畸形「饭圈」行为困扰,并纷纷发声自己「不喜欢」。
粉丝像观看演唱会一样观看体育赛事。图源:央广网
樊振东是重度「饭圈文化受害者」。2021年,樊振东发文恳请大家抵制跟拍、跟机行为,「恳请球迷们允许我做个普通人」;2022年,樊振东呼吁粉丝尊重每一位领导、教练、队友,不参战、不引战、不争论;2023年,某女士非法入侵樊振东所住的酒店房间,樊振东报警并在其社交媒体发布相关声明;2024年,樊振东深夜发布视频,表示其在酒店被粉丝团团围住,视频中还有人带着半人高的孩子......
2023年樊振东在其社交媒体发布的相关声明截图。
去年3月份,樊振东在他的微博账号发文,说他本人的身份证号,被不法分子恶意传播造谣,甚至有人查到了他名下的手机号,开始进行骚扰谩骂。
樊振东微博截图。
潘展乐去年12月在接受采访时回应了此前「解散粉丝群」一事,他说:「我只想说一点,我要这些流量能涨成绩吗?我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努力训练得来的,我还希望更少的人关注我,这样才能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发生在樊振东等身上的「饭圈」乱象,不是个例。不良「饭圈文化」对竞技体育的侵蚀和危害日益凸显。这种畸形「饭圈文化」不仅影响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更对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社会各界努力打造的「公开、公平、公正」以及「道德、风格、干净」的赛事环境被视而不见。
「饭圈」乱象治理是当前紧迫任务
国家体育总局对「饭圈」乱象早有警觉,已多次明确表示要拒绝畸形「饭圈文化」的渗透,鼓励体育工作者坚持「做好自己」,走正道、树正风、扬正气。
2025年1月14日,国家体育总局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和「饭圈」乱象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提出,要聚焦斗争重点,把「饭圈」乱象治理作为当前紧迫任务抓紧抓实,加强队伍管理、宣传引导,强化风险防控,聚焦重点群体。要提升风险预判、风险化解、风险防范等斗争本领。
国家体育总局官网截屏。
此前的2024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表示,全国体育系统将全过程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侵蚀。
当时国家体育总局表示,要把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的意识和要求,融入运动员选拔、培养、输送、安置的全过程,融入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服务、监管的全过程,并在思想教育、宣传引导、风险防控等多个方面采取有力有效举措,推动形成多部门协同配合、全系统聚焦发力的共治格局。
2024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召开整治体育领域「饭圈」乱象专题工作会。会上强调,要把整治「饭圈」乱象纳入体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范畴,坚决遏制体育「饭圈化」愈演愈烈态势,坚决铲除畸形「饭圈文化」在体育领域滋生滋长的土壤和条件,为体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实现营造稳定有利发展环境。
中国奥委会2023年底也曾引用【中国体育报】文章专门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坚决抵制「饭圈」乱象。中国奥委会质疑背后操纵者:「‘饭圈’乱象只不过是个表象,如果没有形形色色的利益驱动,这样的非理性冲动肯定长久不了。」
中国奥委会微博截图。
此外,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也对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依法打击,对发文攻击诋毁运动员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
从国家体育总局的多次会议及表态来看,「饭圈」乱象对运动员身心健康成长、运动队为国争光能力、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都极为不利。体育不应该、也不允许成为畸形「饭圈文化」继续滋生的「引线」和「温床」。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
理性追星让体育回归本质
有专家指出,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职业化发展,完全没有「饭圈」是不现实的。体育项目具备一定的文化性、娱乐性,球迷、粉丝的关注可以让体育项目更有市场,有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但是要抵制「饭圈化」向体育领域的渗透,警惕畸形饭圈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盲目崇拜和追求。
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张庆表示,「饭圈」在体育领域出现,首先体现了体育明星作为优质偶像对青少年和公众的影响力日趋增强,也反映了公众审美从「白瘦幼」到运动和健康之美的变化。他觉得,判断是正常的粉丝热情还是极端「饭圈」行为,主要看是否合法合规,合情合理。
也有专家提醒,要将粉丝呼吁公平公正的合理诉求和畸形「饭圈文化」区别对待。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席志武表示,捍卫体育的公正性与粉丝所诉求的自身偶像得到公平对待,具有一致性。粉丝的关切和质疑,应通过合法合规的渠道反映,而对于一些合理质疑或社会关切,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及时回应,避免舆论激化。
对于畸形的「饭圈文化」,除了体育系统发力之外,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协同共治。首先要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实现积极的价值观引导。比如,有关部门应对一系列新的市场主体进行有效监管,如粉丝追星的组织团体、网络平台等。
同时,也要逐步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评论评价体系,加强教育引导,及时引领相关追星组织团体的价值观。让体育明星与粉丝之间建立正向联系和健康互动,活跃产业经济,推广相关项目,带动群众体育,让更多人认识到体育精神的真正内涵,让体育回归其本质,恐怕才是「追星」应有的价值所在。
粉丝群的解散,背后是运动员对竞技体育本质的坚守。从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来看,远离「饭圈」不仅有助于他们保持专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舆论压力和干扰,从而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更稳。与粉丝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良好的业界生态。
每一个关心和支持中国体育健儿的人,也应当尊重运动员的个人权益和选择。我们在赛场边、看台上、屏幕前,为他们加油鼓劲喝彩,此举足矣,决不应该为他们制造障碍。
素材来源:环球时报、新华网、潮新闻、海报新闻、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