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和音:防治荒漠化,中国书写新的成功故事

2024-12-10心灵
原标题:防治荒漠化,中国书写新的成功故事(和音)
中国人民艰苦卓绝、久久为功的防沙治沙故事深深打动世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两次授予中国「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认为「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
近日,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实现3000多公里生态屏障全面锁边「合龙」的消息引发高度关注。国际舆论认为,这项世界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不仅有助于防治荒漠化,也为提高全球森林覆盖率作出重要贡献,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绿色长城」。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环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屏障「合龙」是中国推进荒漠化防治的生动缩影。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成为防沙治沙国际典范。截至目前,中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塞罕坝造出世界最大面积人工林海,毛乌素实现世界最大面积生态逆转,库布其走出产业治沙的全新路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秘书处两次授予中国「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认为「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
中国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动令世界印象深刻,中国人民艰苦卓绝、久久为功的防沙治沙故事深深打动世界。正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特别设立中国馆,中国首次在境外对荒漠化防治和「三北」工程攻坚战进行展示宣介。「当我看到中国馆展出的中国人民为防治荒漠化所作出努力的图片时,我深受震撼,这体现了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的卓越领导力。」【公约】副执行秘书穆里罗说,强大的领导力、高效的决策,地方政府与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传统方法与创新技术的融合统一,这些促成了中国在防治荒漠化领域的巨大成功。
荒漠化防治的「成绩单」,是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砥砺前行的缩影。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中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40年保持「双增长」,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中国走出了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
中国以坚定有力的行动助力全球荒漠化治理。推动【公约】建立履约审查委员会,制定战略框架和实施目标;成立中国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履约办公室,制定国家履约行动方案;推动设立区域履约机制,促进区域履约合作;成功举办【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开拓「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连续举办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促进国际政策对话与交流……签署【公约】30年来,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治理。中国还积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防沙治沙技术和经验,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共谋绿色发展。与【公约】秘书处共建防治荒漠化国际培训中心、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通过组织国际研修、建立治沙示范基地等方式,年均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培养近百名治沙骨干;通过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机制,积极对接「非洲绿色长城」「绿色中东」倡议,成立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源自中国的经验技术为各国推进防沙治沙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荒漠化防治是关系人类永续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国将坚持做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参与者、引领者,携手各方共建生态文明,共促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