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忍不住对熟悉的人发脾气——这是一种心理学防御手段,叫做「置换」。
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踢猫效应」。就是受了气找最弱的对象发泄。
而所谓最弱,就是最能容忍、最不会打击报复的对象,通常身边熟悉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的情绪就像一壶烧开的水。水蒸气顶着盖子。如果严丝合缝,那么最终会发生爆炸。总得找到一条出路让蒸汽跑出去。所以我们的烧水壶都有壶嘴,或是盖子上有小眼儿。
人也是一样。尤其是在外面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候。但是出于理智考虑(避免冲突、顾全大局、保住工作等等)人在压力的当下选择了压抑下自己的情绪。
然而就像刚才所说的,情绪是压不下去的,它总要找个出口出来,否则人会爆炸(崩溃)。
就像水壶的盖子,什么时候容易被蒸汽顶开?当外界压力小的时候。人的情绪也是一样。当回到家或是到了让你放松的环境,情绪容易释放。
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个丈夫工作了一天心里很烦,回家跟妻子说了,心情回复平静了。但妻子开始不安;
妻子忍不住跟孩子唠叨了几句,孩子心情变得沉重了。
情绪会传递。传出去后,心里就轻松了,但是接收方就难过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情绪垃圾桶」。
如何破局?
首先,要觉察情绪起来,理清情绪。有时候,看见即疗愈,对一部分人是奏效的。好比你头痛但找不到原因就更加烦躁担心,但如果知道了头痛是因为服用了某种药物的正常副作用就心里平静许多。
之后,情绪理清之后如果依然需要发泄,那么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发泄。如,写下来、去运动、找朋友聊聊,如果有条件,最好找心理咨询师。
最后,情绪的背后隐藏着内在的需求。只有深刻地看到自己内在需求,情绪才失去的发作的价值,才会归于平静。
更多的时候,一个人的情绪并不只和ta自己相关,也很有可能是一个系统相互影响的结果。如果看到自己如何影响了别人,以及如何被别人所影响,将这一团乱麻摊开,在心理师的专业帮助下,会更加安全高效。
个人简介:理工科博士转行心理咨询,海外生活10+年。
心理学陪伴我走过学业、职场、陌生文化及人际困难。因为体验,所以懂得。如有需要,欢迎咨询